首頁 > 易卦

大醒法師講因明學:比邏輯學更殊勝!

作者:由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07-14

因明論有多少字

如果比喻成“邏輯學 ”也沒有錯,但它有比“邏輯學 ”更殊勝地方。“因明學 ”告訴我們:無論你曾經接觸過,也許是現在正在接觸或將來很有可能接觸,你怎麼能夠知道其“前因後果”?又怎麼知道其“真”或“假”?“正”或“邪”呢?這就叫做“因明學 ”。“因明學 ”很深很不容易瞭解,不過如果我們以方便善巧來比喻,通常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來比喻成“因明學 ”的工具,第一叫“五量”。以下介紹五種:

大醒法師講因明學:比邏輯學更殊勝!

(一) 現量:用我們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覺、接觸,然後去衡量一切事物。

(二) 比量:用比照的方法去衡量。

(三) 比喻量:用比喻的方式,因為比都無法比,所以就用善巧方便的比喻來影射、啟發。

(四) 聖賢量:聖賢告訴我們的話,讓我們有一個標準去衡量一切事 物。

(五) 神通量(意準量):如果我們能融會貫通、心領神會,掌握正確精要的意義,去衡量一事物。

如果有人去學過針灸,那我們舉例:你怎麼知道“合谷穴”這個穴道呢?那是因為古人、聖賢人,他們把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也許說善知識他們把其經驗、智慧、知識記錄在書本內,那就稱為“聖賢量”。

我們根據老師所教的,書本描述的,然後用我們眼睛去觀察人體,那“合谷穴”就在大拇指跟第二根食指之間,即手掌臂的地方。為什麼叫“合谷”穴?兩隻手指張開時,凹下去的地方像山谷,所以叫做“谷”,可是一合起又是最高的地方,因此這地方就稱為“合谷”了。我們現在用我們的眼睛—五官的其中之一的器官去感覺、衡量,所以這就叫做“現量”。

第二種叫“比量”,因為每個人有高、矮、瘦、胖,如果我們說這個“合谷穴”是離開這個掌的邊緣一吋的地方,那到底是那一種標準的“一吋”呢?針灸書上面就告訴我們一個標準:他用中指、中間的那一截。只要我們把中間彎起來,中間就會產生兩個皺紋,兩個皺紋之間就叫“一吋”;以這個人本身中指的一吋去衡量離開那一個標準點幾吋幾吋,這個就叫做“比量”。因為高的人一吋可能就比較長,矮的人一吋就會比較短,這就是“比量”的比喻。

我們也可以舉另外例子,當我們在燃燒東西時就會冒煙,所以如果我們看到遠處有冒起濃濃黑煙且又聽到有救火車、救護車往那邊跑,那地方好像很吵嘈、混亂,有的人往裡面跑,也有人往外面逃,不用告訴我們,我們就知道,那是“失火”啦!這也可以用來比喻成“比量”。接下來我們繼續用“針灸”這例子,下針的時候,那老師就會告訴我們,“合谷”穴道到底有多大;一般來說,穴道它的範圍相當的小,就好比像黑芝麻那麼小,所以針這麼細,只要我們下錯了一點點的位置,可能病人就沒有感覺,沒有反應,治病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一般剛學習者,在扎針時會提心吊膽、緊張兮兮的,把針插進去人體後,就很緊張問病人,酸不酸啊?漲不漲啊?麻不麻啊?如果病人說“沒有”,可能他就會信心不夠,也許很急躁地把針轉來轉去,鑽來鑽去,這個病人可能會受不了,既然問那麼多次酸不酸?痛不痛?漲不漲?所以有的病人就敷衍醫生,說:“酸了,漲了…”那只是病人的回答。那醫生自己用什麼標準、感受,可以知道自己扎對了穴道呢?那老師也可以方便比喻,讓學生了解:如果這根針插對了穴道,那根針你只要轉一轉放的很輕鬆,不要緊張,這樣手指的感覺就會靈敏,只要碰到穴道,你就會感覺到那針好像給吸住了,那種感覺如果釣過魚的人,他就可能比較容易體會;那根針就好像給魚餌吞了,稍微沉下去一點點,那一般來說就可以讓扎針的醫生知道,扎對了穴道。像這種沒有辦法可以用其它例子表明,也只好用這種方便善巧來比喻,這個就稱為“比喻量”了。

前面的古人、前輩,告訴我們“合谷”穴道有什麼效果,怎樣運用到臨床上來。所以針灸教科書,常常就提到一句話“面口合谷收”,凡是臉上、口腔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們就應該先考慮應用“合谷”穴來收拾、治療。因此,凡是長青春痘、流鼻涕、鼻子過敏,我們都可以在“合谷”穴上面來下針。如果沒有學過針灸的人,他也可以用大拇指的關節痕跡,就放在另外一隻手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張開就好像“谷口”的地方,把那個關節那根線比在那邊,然後往裡面一壓(較靠近食指處)就是“合谷”穴。

光是這樣推拿、指壓,那對我們鼻子過敏或容易流鼻水、鼻涕、長青春痘,多少都有一點幫助、效果;如果婦女生理期來不太順暢,只要再加上腳下小腿的下面三分之一與上面三分之二交界地方,在骨頭旁邊有一個穴道叫“三陰交”,“合谷穴”配上“三陰交”,加上恰當的手術、技巧下針運針,就產生對婦科治療的效果,那這些都是“聖賢量”。因為是聖賢告訴我們的,我們就用這些標準去衡量去運作。好比說如果這個人“合谷穴”壓下去,他感覺很酸,我們就可以衡量出這個人臉部迴圈較不好,鼻子較易過敏,如果再按一按“三陰交”,這病人“哇”!很痛的大叫一聲,那我們也可以猜出做參考,她可能有小腹部(婦科)問題。

如果只侷限在古人的經驗、傳統秘方,這樣各行各業各門學問都沒有辦法發揮及擴充,因此有些人對自己很有信心,也很有耐心來揣模,經過時間的充足試驗,他可能就有新的發現,發現“合谷”穴不單可以運用在臉部(青春痘、鼻涕、鼻子過敏),只要那根針扎的方向、深度有所改變時,原來“合谷”穴還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且不單可治療“坐骨神經痛”,改變一定方向、深度,它可以治療胸部的呼吸困難,氣管不順暢。這個人他掌握了針灸、穴道、經絡重要的精華及意義,很準確的把它運用、發揮出來,能夠心領神會,融會貫通,這個人已經做到了,也能印證,有“神通量”、“意準量”。

我們學習一樣東西,也許周圍的事物,只要我們好好握這五個衡量的辦法,那就可以讓我們容易知道學習的程式,容易有系統、步驟的去學習,對自己也會有信心,容易達到學習良好的效果。

接著,介紹另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容易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這方法分三個細節:

(一) 依他起性:

以醫學來講,好比一個人要是有心臟病,他要知道心臟病的起因。心臟病的起因,可能有很多因素、條件,也有可能是先天性的或後天性常常憂慮、提心吊膽、容易情緒緊張,或暴飲暴食、喜歡煎炸油膩、辣椒、大魚大肉等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心臟病。所以光是“心臟病”這名稱就有可能有很多因素、原因造成,這叫“依他起性”。既然有那麼多因素、原因造成,我們是不是應該每個條件、因素都要考慮到參考過呢?如果有一個人他在學醫的過程,也許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只說一句話:“哦!心臟病啊!那簡單,只要把阿斯匹靈每天吃半顆,心臟病就可以治療好了,不用擔心。”這句話及這種建議到底是對還是錯呢?如果是醫生一聽,就很容易分辨是非、正、邪及前因後果。如果是普通人聽到這樣意見、建議,我們怎麼知道對或錯、正或邪呢?真的有效或假有效呢?那我們就來應用應用“因明學 ”。

 (二) 偏計所執性:

那人道聽塗說,有時候是看廣告,看報章、雜誌,聽人家講每天吃半顆阿斯匹靈,結果心臟病就好了。其實這個說法、這個建議不見得完全是錯,因為阿斯匹靈可以把血液稀釋,讓血液不會這麼濃、黏,幫助血液在血管裡易暢通,這種情況治療血液太濃太黏,也許膽固醇太高、血管不正常,那可能見效。但是剛才我們提到,心臟病的確很有可能有很多方面原因造成,光是以血液濃、血管不順暢,就用阿斯匹靈來治療,那他只抓住其中一個可能原因,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因此這種做法就是“偏計所執性”。因此治療的效果可能好,如果好可能是碰巧、幸運、僥倖,如果不好的話,這就不叫“對症下藥”;不叫做了解“醫方明”醫術。如果堅持唯有用阿斯匹靈來治療心臟病,這人不去吃醫生所開處方、不聽其他善知識的關懷建議;如果他有胃潰瘍、腸胃不好,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或服量不正確、劑量過大,很有可能就會引起腸胃出血,或其它身體的疾病。

所以有所執著偏到一邊去計算,比較容易出毛病、過失,不值得提倡。因此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困難,我們最好要“圓成實性”!圓滿地來成就事實的真象,以達到利人利已、自覺覺他的效果。

如果是一個有醫術、醫德的醫生,他來診斷心臟病的話,他就不會光是道聽塗說,或聽一些秘方,不經過思考、三思而行,就用到病人身上,他會仔細的檢查,會和病人談,有關於他過去親人眷屬的病歷,他都關懷到、詢問到,以瞭解他是否有先天性的心臟病。如果沒有,才再考慮後天因素:飲食、起居、不良嗜好(抽菸、喝大量咖啡、酗酒…)有關;可能跟這些因素關係不是很密切,很有可能是情緒上的問題,多愁善感、容易悶悶不樂;也可能在實行一個危險的任務,長期下來也有可能得到心臟病,也有可能他的行業與投機很有關,一成功就平步青雲,一失敗可能無翻身之日,在這種情形下都有容易得到心臟病的可能。

(三) 圓成實性:

所以這個專科醫生,他掌握病人先天、後天,起居飲食、嗜好及其思想,甚至包括他住的環境,也許說他住的地方在飛機場附近,在火車鐵軌附近,常常有噪音,常有突然間很大的聲響引起他身心不能安詳,所以這醫生通通都考慮到了。不單這醫生完全瞭解,他還很有耐心地解釋給病人聽,做到了“自覺覺他”,然後開處方,替病人解決身心上疑難問題,幫助他情緒能夠穩定,身體能健康,開恰當的診方,那這醫生是做到“圓成實性”了!

瞭解“依他起性”、瞭解不要“偏計所執性”、瞭解我們常常能“圓成實性”,那對做人處世、學習經營、都有很大很大的幫助。不過有一點,“因明學 ”很深奧微妙,我們掌握理論、要實行起來,也很有可能不是那麼如意、順利。明明知道它的因果,可是我們要實行就可能沒有那麼理想;這時候我們不要失意、頹喪,我們要知道我們住的這個地球,就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忍苦世界”。經典提醒我們,凡是有情眾生居住在這個地球,這個“娑婆世界”,多多少少都要忍耐痛苦,這種痛苦與時間、年代有關;跟不同的環境、空間有關係,面對不同的物件也有關係。只是每個人的痛苦有不同的型式,有不同時間的長短,有面對不同的物件就會生起不同的煩惱、痛苦。

所以我們明白因果,也不能夠讓“因明學 ”來約束我們,我們要知道一句語:“兩害權取其輕”!如果兩樣事情發生,兩樣事情都等著我們去解決,兩種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都已經瞭解、明白,這是不是代表我們就不會再受痛苦呢?不見得!雖然我們知道前因後果,我們要掌握一個原則“避重就輕”!這就是兩個都有害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避免這樣的效果,只能善巧方便以智慧、慈悲來躲過、避開那個比較嚴重的,我們要接受一個比較不完滿、不如意的苦果,這叫“兩害權取其輕”。

“因明學 ”既然是邏輯學 的一部份,所以它會合情合理;可是“因明學 ”也有它更殊勝的地方,超越了“邏輯學 ”。也就是說有些時候,真的深入“因明學 ”的人,他能夠超越出平常的情理,可是他不會違反情理。我們用醫學來解釋,方便比喻說:“左腦是用來做計算、計劃、語言文字、合情合理安排,分析邏輯的一切事情;而右腦是管藝術、空間、韻律”。如果右腦要思考、要解決一個事情的話,它不一定按牌理出牌,不一定按步就班來解決,它會讓左腦先思考,讓左腦先收集資料。如果善因緣不具足,可能左腦左思右想、三思都不行,反反覆覆、顛顛倒倒,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左腦會一片混亂,不知道如何做一個決策,這時候只要我們“兩害權取其輕”,我們要知道這是個忍苦世界,凡事都不要看得太嚴重,那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放輕鬆,讓我們的心暫時得到安寧;我們去做一些很輕鬆的運動,也許是自己喜歡的嗜好,唱唱歌、寫寫毛筆、畫一畫國畫、水彩畫、去慢跑,一邊慢跑一邊聽很柔和的音樂,暫時什麼都不要想。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在一瞬間,不是有意的、刻意的,突然之間!我們靈光一閃,我們就知道了答案。這就是突然之間左腦把它的資料,經過某一個腦部特殊的構造送到右腦,右腦它不受到過去傳統的約束,不受到過去教育生長經驗的約束,它突然之間可以不按牌理,不照程式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它超越情理,可是它不會違反情理。因此有這個答案後,在很高興的時候,我們平靜下來,再用我們的左腦思考、分析,看它有沒有違反常理,這個方便比喻的故事,來啟發我們怎麼應用“因明學 ”。

希望大家聽了以上所講“因明學 ”的基本簡單扼要的原則,再深入研究經典,心平氣和去研究,自然就會了解“因明學 ”的奧妙了。“因明學 ”我們暫時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