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作者:由 池光雪庵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12-14

佛教怎麼看待橫死

導讀:本章為“中國佛教史系列”的第七十九章,從本章開始,筆者就要進入下一位佛教歷史上重要的人物的介紹——帛遠。同時,筆者也將以二三十章的篇幅,去介紹整個西晉時期的佛教傳播情況。本章的主人公帛遠可謂是相當不幸的一位高僧,他不僅被當時的官員殺死,而且還在死後遭到了羌族騎兵的分屍。當然,《高僧傳》中每每在描述高僧被殺時,都會以“業報輪迴”的佛教理論去解釋,但這並不能夠掩蓋當時佛教所面臨的艱難處境,筆者還是堅持自己一貫以來的風格,更多地站在唯物主義歷史學的角度來討論事件背後的種種原因。

能力有限,水平一般,希望能夠與各位共同完成這部中國佛教史,南無阿彌陀佛!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中國佛教史系列

被軍閥殺死的關中高僧

公元305年,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去世了,但他的死卻給中國佛教帶來了巨大的震動。

這個人就是當時在關中地區享有盛名的高僧帛遠,他在這一年被秦州地區的刺史張輔殺死,張輔殺死他的手段也相當殘忍,沒有花費一刀一劍就令這位高僧在痛苦中死去。

張輔命令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將高僧帛遠捆綁起來用鞭子抽打,在抽打到第50下的時候,已經53歲的帛遠沒有扛住年富力強計程車兵的毒打,在傷痛中昏死了過去,而後再也沒能醒過來。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帛遠系被鞭打,此為網路圖片

帛遠的出現和離世,對於中國佛教來說都是劃時代的,因為他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而且是黃河以北、關中以內的中國人。

如果有連續閱讀過筆者一系列文章的讀者,就能夠發現其中的意義,那就是中國本土開始出現了屬於自己的高僧。

在此之前,筆者所介紹的一系列的高僧,比如攝摩騰、安世高、支婁迦讖、康僧會、支謙等等,都毫無例外地屬於外來僧侶。即便是被譽為“敦煌菩薩”的竺法護大師,他也是受到了天竺高僧的教導並且周遊西域諸國的僧侶,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屬於內地成長起來的高僧。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西晉時期是中國內地佛教僧侶嶄露頭角的時刻,雖然要等到東晉時期的道安大師橫空出世,中國內地佛教才真正意義上擁有了能夠與安世高、支婁迦讖、康僧會、鳩摩羅什這樣的大德比肩的高僧。

但是,帛遠的出現毫無疑問吹響了第一聲號角,與他同時代產生了第一批中國本土的傳法僧侶,只是他們的成就都不太高,所以沒有全部留下姓名。《高僧傳》記載了帛遠大師的生平,

“帛遠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人。父威達,以儒雅知名,州府辟命皆不赴。”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帛遠這個人字法祖,他俗家姓萬,他是河內人(黃河以北),他的父親以才學而聞名於世。帛遠這個人呢,年少就相當有才華,他能夠一日背誦八千言的文獻,通曉儒釋道三家的學問以及漢語和梵語。

“祖少發道心,啟父出家,辭理切至,父不能奪”

,但是他少年時期就發願要出家為僧,最終得到了父親的同意,成為了佛教僧侶。

帛遠出家之後,長安以及關中一帶的僧侶以及讀書人都非常仰慕他,以致於他每到一處都有數千人跟隨左右,當地的達官貴族為他修建了華麗的精舍。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正是他的名氣如此巨大,才使得他日後慘死於他人之手,這不得不說是造化弄人!

5000羌族騎兵將其分屍

較早傳入中國本土的佛教經典是“般若類”經書,這類經書是談論“空”的,與道家的“玄學”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

魏晉時期動盪不已,隨著經學的衰落,玄學逐漸成為了當時的學術主流,漢傳佛教早期甚至不得不借助玄學來達到傳教的目的。

比如支婁迦讖所譯的

《道行般若經》

、竺法護譯出的

《光贊般若經》

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玄學的詞彙和表達方式,比如

“無為”、“清淨”、“自在”

等等,在較早的佛經文字中,我們隨處可見這樣的經文。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帛遠要傳播佛教,自然不可避免地與當時的讀書人接觸,同時也要與當時的官員往來。那麼,當時的秦州刺史張輔相當仰慕帛遠的才華,於是便延請他到自己的府邸暫住,以探討學術上的問題。

“輔以祖名德顯著眾望所歸,欲令反服為己僚佐。祖固志不移,由是結憾。”

張輔這個人也是不太地道,他看見帛遠大師才華如此出眾,於是便想請他做自己的幕僚。帛遠大師當然不能答應,於是張輔便開始懷恨在心,有一天,帛遠和張輔通宵談論玄學和佛學,到了早上的時候還沒談論出個結果來。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可能張輔這個人是個官員,他一定要讓帛遠大師承認錯誤,帛遠大師本著學術嚴謹的態度,沒有屈服於他。

於是,秦州刺史張輔大怒,便命令士兵鞭打帛遠大師,最後竟然將他活活打死。

《高僧傳》中描述道:

“張輔在見到了大師奄奄一息的慘狀之後,相當後悔,尤其是聽聞了大師寬恕他的臨終遺言,更是痛哭流涕!”

這種話我們聽聽就好,很大機率是貓哭耗子的把戲,當然,張輔馬上就承受了出比丘血的惡果,他在不久之後就被羌族人聯合天水人殺死了。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崤函之右奉之若神,戎晉嗟慟行路流涕。隴上羌胡率精騎五千,將欲迎祖西歸,中路聞其遇害,悲恨不及。眾鹹憤激,欲復祖之仇。”

這些羌族人便聚集了5000騎兵,向著張輔所在的秦州地區出發,最終張輔被他的部下天水人富整殺死。

而羌族人也是過於野蠻,他們雖然敬奉帛遠大師,但卻對大師的遺體做出了不恭敬的行為。

“稱善而還,共分祖屍各起塔廟。”

也就是說,這些羌人最後是將帛遠的屍體平分了的,然後建造了廟塔供奉他的遺骸,這一點對於筆者這樣的漢族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帛遠大師的橫死不僅折射出他個人的悲慘遭遇,更折射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中國佛教的悲喜與無常。

或喜或悲的中國佛教

《高僧傳》中這樣描述他:

“崤函之右奉之若神”、“世俗墳素多所該貫”、“以講習為業白黑宗稟幾且千人”

,可見帛遠是當時相當著名的大師,雖然不能夠說是天下聞名,但絕對是在關中僧俗間有強大號召力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聲名顯赫的大師,說被殺死就被殺死,而且是以近乎侮辱的手段被殺。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此著名的高僧的境遇都是如此,那默默無聞的佛教僧侶的性命,是不是就如同草芥一般?

這是中國佛教的悲痛所在,也是後世佛弟子要銘記祖師的緣由,這些人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的。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但是,這一時期的佛教又在中國大地上廣泛地傳播,佛教的“般若學”理論開始趨於完善。除了江南地區的康僧會、支謙之外,佛教原本的大本營北方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高僧,

他們分散在當時的敦煌、洛陽、天水、長安、嵩山、陳留、淮陽、相州等地,極大地促進了佛教事業在中土的傳播,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竺法護、安法欽、彊梁婁至等人。

而《

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正法華經》、《修行

道地經

等重要的典籍,也在此時被翻譯了出來並開始傳播,這是中國佛教幸運的地方。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西晉時期的佛教僧侶,依舊是以譯經為主要工作的,帛遠大師一共翻譯出了十六部經書,其中五部至今仍然在流傳。這五部經書分別是

《菩薩

逝經

》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佛般泥洹經》二卷、《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賢者五福德經》一卷

,它們對中國佛教經典的完善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中國佛教在整個短暫的西晉時期,就是以這樣這一種“悲欣交集”的狀態存在的,期間有無數的高僧大德為此流淚、流血乃至是犧牲。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帛遠大師的弟弟法祚,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就名滿天下,但他同樣是因為不肯屈服於涼州刺史張光的控制,而被張光殘害致死。

由於帛法祚去世的時候過於年少,所以他並沒有留下什麼有名的作品,《高僧傳》只是說他註釋了《放光般若經》以及編寫了《顯宗論》一卷,但這些文字早就失傳了。

而帛遠的門人弟子雖然眾多,但很多人幾乎都是由於同樣的原因而遭到迫害,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真真正正留下有影響力的作品的人幾乎不存在。

吃水莫忘挖井人,在此感念諸位高僧大德之豐功偉績,南無阿彌陀佛!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編者按:去年年末於泉州大開元寺發願梳理一部中國佛教史,無奈因生活瑣事數次中斷,再次提起筆來已經是九月份,頓時生起了時不我待之感。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將自己的願望完成,遂以《高僧傳》、《續高僧傳》以及《宋高僧傳》等書籍為主,輔以呂澂、梁啟超、湯用彤、季羨林等先生的《中國佛教史》以及《印度佛教史》、《佛教十五題》等著作,以高僧們的行跡為脈絡,簡單地梳理一下漢傳基本的發展脈絡,這既是利益讀者的事情,也是提升自我的機會,如有錯漏的地方,還請各位同修多多包涵。

中國佛教史(79):被鞭殺後又被分屍,中原高僧為何遭此毒手?

隨喜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