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錢穆:何為變化氣質?

作者:由 讀錢穆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1-22

變化氣質是什麼意思

錢穆:何為變化氣質?

如何泯化小我,還復大我?宋儒有一句扼要的話,叫做“變化氣質”。橫渠的《正蒙》說過: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程明道說:

學至氣質變,方是有功。

朱子說:

氣質之說,起於張、程,極有功於聖門,有補於後學,前此未曾說到。故張、程之說立,則諸子之說泯矣。

現在且問,如何才叫氣質變化呢?明道的語錄上曾經舉著一個具體的例說:

人語言緊急,莫是氣不定否?曰:“此亦當習,習到自然緩時,便是氣質變也。”

然則氣質變化,照明道的說法,是無異於革除一箇舊習慣而養成一個新習慣。在他的《識仁篇》上也說:

存得便合有得。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以昔日習心未除,卻須存習此心,久則可奪舊習。此理至約,惟患不能守。既能體之而樂,亦不患不能守也。

本來小我之私,只是心理上相沿的一種習慣,一種思想上的積習。

宋儒意見,人生一切習慣,皆從軀體起。他們所謂“氣質”,即指軀體而言。他們理想的人生,一切應服從純理性的指導,不該為軀體所左右或主宰,故須變化氣質。

即如嬰孩生命開始,那時他尚不知有所謂小我之私。小我之私,只是人心以後逐漸染得的新習。要泯化小我,還歸大我,則須把天地萬物與我一體的理想長存在心,令他成為心理上思想的又一新習慣。待那新習慣既成,以前舊習慣自除,小我之私,便自泯化。那時則是變化氣質後的理想境界了。

而且按照宋儒意見,萬物一體的思想,也比較小我之私,更合於人的良知良能。人心的思路,實在與那種方式更為切近而自然。橫渠、明道變化氣質論的大意,大致是如此。論及工夫,也並不甚難。明道的《定性書》上說過:

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伊川也說:

治怒為難,治懼亦難。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

治怒、治懼,都是變化氣質的實際工夫。克己是泯其小我。明理是復歸大我。“遽忘其怒”便是克己,“觀理之是非”便是明理。宋明儒又提出一句口號,叫做“存天理,去人慾”也便是這個意思。其實那些全只是變化氣質的方法,變化氣質只是要泯化小我,復歸大我。

摘自《陽明學述要》錢穆 著,九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