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作者:由 文藏書畫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12

書法漲墨正常嗎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傅山臨柳公權《聖慈帖》山西博物院藏

書法藝術發展到明末清初,書法藝術作為一門藝術門類其獨立性越來越強,已經成為書家個性張揚的一個載體,用墨也不再僅僅依附於用筆,而是作為書法作品形式構成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存在,成為書家生命節律的一個折射反映,具有了獨立的美學價值。更重要的是,書家對墨色的追求也漸趨主動和自覺,並將其納入到章法的形式構成中來,這時的墨法,不僅要服務於用筆,更要服務於整體的章法,為了整體章法的豐富、和諧、統一而對其進行有意識的控制。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傅山寫杜甫《赤霄行》山西博物院藏

在明代以前,對於墨法規定了過多的條條框框,而事實上,藝術是沒有對錯的,只有美與不美之分,只要是美的,那就是對的,倘若藝術到了“只能這樣,不能那樣”的時候,那就不能再稱作藝術了。明代以後的墨法打破了前代的陳規,成了章法構成和增加作品藝術感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晚明的徐渭、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的用墨都大膽突變,漲墨、渴筆的交替任情揮灑,天趣橫生。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清 王鐸 臨唐太宗帖 遼寧省博物院藏

書法批評家梅墨生曾說過“在用墨上,王鐸草書表現出對傳統用墨總結性繼承和出類拔萃的創造才華。成片的漲墨,大片的枯墨的強烈對比喻示了他雄奇、豪肆的個性。在某些作品中 ,淋漓流動的漲墨與只剩色調的渴墨 ,似乎也在喻示著他已把書法用墨對比發揮到了極致。”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王鐸 七律詩 旅順市博物館藏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傅山破書餘古香詩 山西博物院藏

“漲墨”是指墨溢位筆畫之外的現象。王鐸以潤筆或者摻水的墨對點畫有意進行滲暈;或使線條之間互相合並;或使筆觸與滲暈交叉以豐富層次,使墨色的變化強烈,顯現出一種別開生面的筆墨趣味,從而促進了以後對焦、潤、枯、溼諸般墨色技巧的探索研究與應用。“漲墨”又使區域性的點線溶於一處,形成塊面體積。增加線條運動中的律動感,彷彿是重鼓重錘,鏗鏘有力。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王鐸 臨歐陽詢行書帖 上海博物院藏

仔細品味,王鐸的“漲墨”還在於他的虛靈透徹,絕不是死墨堆積。此法應是王鐸取法於畫,將繪畫的暈染技術引入書法的結果。王鐸草書中墨的濃、淡、幹、溼、焦,在其草書中用得恰到好處,變化無窮,再結合用筆的疾、緩,其作品就具有了極強的運動感。就像一首激動人心的一首交響曲。王鐸的漲墨之法,拓展了傳統書法的用墨空間,提升了墨的情緒化表現,給予人們一種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王鐸 臨《琅華館帖》區域性 廣東博物院藏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傅山草書《不覺二首》一 山西博物院藏

王鐸的漲墨法也不時的在傅山的書稿中顯露,可以想象,居於當時晚明變革書風潮流中的書法家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覺不自覺的受其左右書家影響的。在墨法方面傅山沒有王鐸那樣對歷史的貢獻。

明代以後狂草墨法打破了之前陳規,王鐸的“漲墨”對歷史貢獻大

傅山 草書雙壽詩 上海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