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綠營軍衰落的原因之一,火器使用都被清廷限制

作者:由 烈日炎天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08

韓性有多少人

1644年清軍入關江山易主,當時大清軍事力量包括兩大塊,一是滿人為主的八旗軍,再就是漢人組成的綠營軍。這兩大常備軍在清朝初期都立了大功,但是到清中期嘉慶年間,綠營軍已經衰落,鎮壓農民起義時不堪一擊,以至於還要靠團練才行。都有什麼原因造成綠營軍衰落,本文來探究一番。

綠營軍衰落的原因之一,火器使用都被清廷限制

造成綠營軍衰落的原因有待遇問題,當時一名八旗兵每年餉銀48兩,穀物240鬥(3000斤);而綠營軍每名馬兵月餉銀2兩、步兵1兩半,守兵1兩,穀物都是每年36鬥(450斤),如此低微的糧餉,讓綠營軍無法養活全家,只好外出打工做買賣貼補生活,這樣肯定影響戰鬥力。綠營軍衰落還有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綠營軍的裝備也不如八旗軍,使用的火器大多是八旗軍淘汰下來的,並且重火器也被朝廷嚴格限制。

綠營軍衰落的原因之一,火器使用都被清廷限制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聖祖康熙皇帝在京城東北方的王家嶺閱兵,命令八旗軍演習各種火器,展示給來朝貢的蒙古諸部王公。清軍施放火器展現的巨大威力,讓在場的蒙古王公們皆驚懼失色,紛紛匍匐於地、戰慄不止。這一幕讓康熙帝借用火器演練來震懾蒙古王公,使其甘心稱臣不反叛的目的達到了,但是也讓康熙帝心中五味雜陳,他突然意識到火器不僅能夠有效對付蒙古諸部,也能威脅清朝統治階層的滿洲八旗。

綠營軍衰落的原因之一,火器使用都被清廷限制

歷來滿人不擅長製造使用火器,入關前製造火器用的都是漢人,進關後攻城略地的炮兵部隊也是以八旗漢軍為主。因此清朝統治者擔心綠營軍將領以漢人為主,如果有異心,就會動搖人口占少數的滿清統治基礎。因為訓練一名合格的騎射士兵,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經過簡單習練後的火器手,能輕易擊敗耗費重金訓練的騎射士兵。因此康熙帝對漢軍綠營裝備火器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當時國內逐漸穩定,清廷對綠營軍的依賴度減少,於是康熙帝開始對綠營軍裝備採取限制措施。

綠營軍衰落的原因之一,火器使用都被清廷限制

清廷為防止漢軍綠營和民間擁有超過八旗軍的火器技術和裝備,下令民間嚴禁私自習練火器,並在京師設定火器營,製造的最精良火器就由八旗掌管。更有甚者,自康熙年間開始,不允許各省綠營軍使用各式火炮,只可以使用鳥槍、抬槍等小口徑火器。當時八旗軍裝備四千四百斤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兩千斤的無敵大將軍炮等許多種類,可是綠營就連九十斤的輕型後裝子母炮也不允許使用。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綠營太原鎮總兵金國正上奏朝廷,想要裝備子母炮以加強軍力,結果奏章被康熙帝駁回並申斥,宣告子母炮為八旗軍專用火器,各省綠營均不得使用。直到雍正年間,朝廷才勉為其難允許各省綠營每千人才可裝備六百斤的4門威遠將軍炮和6門子母炮,這個火力配備打起仗來明顯不足。

綠營軍衰落的原因之一,火器使用都被清廷限制

綠營軍從清初常備軍的主力,到清中期開始難當大用,衰落的原因不少,不過武器裝備受統治者限制,卻是個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