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將“觸角”植根於土地

作者:由 中國小康網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25

觸角的觸是什麼偏旁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趙狄娜

將“觸角”植根於土地

深入鄉村

在講述中國鄉村故事的過程中,農業農村節目中心的“觸角”從未離開過土地。供圖/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農業農村節目中心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而“十四五”時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期,也是農村全面小康後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的關鍵期。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刻,全社會忙碌的身影之中有一個最為特殊,那就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農業農村頻道。

伴隨著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CCTV-17開播了,成為首個面向“三農”的國家級全媒體平臺。在“深入宣傳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宣傳農業農村農民在新時代的新氣象新風貌”的使命之下,頻道一直致力於講好農村基層一線的生動故事,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如今兩年的時間過去,《攻堅日記》《我的美麗鄉村》《三農群英匯》《鄉理鄉親》《鄉土中國》《鄉村人物振興榜》……一系列節目不僅“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而且“沉甸甸、水靈靈”,農業農村節目中心整個團隊始終深入鄉村、摸爬滾打,在講述中國鄉村故事的過程中,他們的“觸角”從未離開過這裡的每一寸土地。

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故事

在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工作的兩年時間裡,薛建峰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三農節目太不一樣了”。作為社會交流部的牽頭人,他從“沒怎麼下過地”變成了最瞭解三農領域的電視節目創作者之一,“從前我們看‘三農’,更多的是從傳媒的角度去看,但實際情況非常複雜。”薛建峰坦言,“它不只是產業的問題,還包括了社會性的組織,包括了人;而三農節目要從中抽絲剝繭,體現出對政策的理解,對老百姓的理解……這其實挺難的。”

事實上,農業農村頻道自誕生之日起就將“時代性、貼近性、服務性”刻在了骨子裡,而“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定位也不僅是說說而已。比如《鄉土中國》欄目,伴隨著頻道的開播就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風格,欄目的定位是一檔三農泛題材精品紀錄片欄目。製片人許偉介紹,欄目致力於改變以往自採自編的生產方式,聚合全國優秀的、關注鄉土題材的紀錄片製作機構和創作力量,甚至是對鄉村題材有感情的非專業創作者、普通農民,共建“一個田園生態圈”,共同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三農題材紀錄片製作播出平臺。許偉說:“之前為配合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工作宣傳,《鄉土中國》欄目在5月進行特別編排,連續播出《阿土列爾日記》《走進大涼山》《黃河大合唱:脫貧攻堅》,努力做到了重大主題宣傳更接地氣,實現了‘叫好又叫座’。”其中《阿土列爾日記》是利用總檯記者六年來50多次攀爬“懸崖村”的素材剪輯而成,節目播出後觀眾反響熱烈,央影片點選量破100萬;而之後播出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走進大涼山》全網點選量破億,兩次登上微博熱搜,並獲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汪文斌推薦;《黃河大合唱:脫貧攻堅》與黃河流域寧夏、陝西、山東等多地省臺聯合播出,形成了良好的矩陣宣傳效果。

聚焦於幫扶農村的《鄉理鄉親》,則是一檔直接服務基層農民的民生求助類欄目,主要是為廣大農民答疑解惑、解決困難,圍繞醫療、法治、教育、環境治理等需要補上短板的關鍵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和幫助資源。2019年10月6日,節目首次播出,在製片人牛力看來,鄉村中的“難題”其實數不勝數,比如農村土地糾紛、鄰里矛盾、家庭內部贍養問題、遺產糾紛等等。這就需要欄目組針對每一個個體來把問題想細,“這樣節目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價值,我們才能真正去為農民服務。”不久前播出的一期節目,關於父子間贍養和財產糾紛的一個案例具有典型意義,“因為負責調解的法官是一位全國優秀基層法官,工作做得非常細緻,看似無法化解的矛盾,在充分地瞭解和溝通之下得到了妥善解決。”牛力說,節目編導不僅僅是忠實記錄了調解的全過程,“為了幫助村民解決困難,在這個法官接到求助資訊後,我們千方百計聯絡到這位法官,最終促成了調解合作。最終的結局也比較圓滿:父子間多年的矛盾化解了。”牛力表示,節目創作人員作為“橋樑”和“紐帶”,一方面要在對接專業人士(如法官、醫生)的過程中理解他們的專業術語,另一方面要在對接農民時把這些術語“翻譯”成他們可以接受和聽懂的“語言”,再講深講透,“這其實並不容易。農民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想法,一些法律觀念、健康理念的傳遞和輸送,必須要依靠我們動腦來‘翻譯’。”

為鄉村振興提供鮮活樣本

現今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之下,農業農村節目中心的一系列欄目也因時而動,積極謀劃鄉村振興主題的亮點節目。

《三農群英匯》持續關注在“三農”領域默默奉獻、執著堅守、開拓進取的耕耘者、新農人,重點展現他們在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上,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精彩故事。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出的全媒體節目《振興路上》,則以還原鄉村振興的生動場景、觀察鄉村振興的微觀機理為大方向,用多角度紀實的方式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鮮活案例和研究樣本。

而《鄉土中國》則會在豐收季主題宣傳季之時播出紀錄片《瓜熟蒂落》,這部紀錄片立足鄉村振興大背景,透過近兩年時間對一個“西瓜村”蹲點跟拍,真實而又藝術地呈現了當地村民豐收的“甜蜜”。該片已獲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 優秀提案、“2021新鮮提案”黎裡真實影像大會優秀提案。一部優秀的紀錄片需要時間跨度的積累,尤其是農業題材的紀錄片,攝製組拍攝歷時兩年,以西瓜的生長週期為軸線,反映各個階段瓜農面臨的困難,還在村子裡租了房子,與瓜農同吃同住,兩年後他們同當地村民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幫助鄉親們幹農活、帶著生病的老人去西安的大醫院、幫著接送在縣城讀書的孩子回家……許偉表示:“也因為走近鄉村、紮根鄉村,我們記錄下了一個西瓜成熟的艱辛。因為了解鄉親、熱愛鄉親,我們才能夠讓樸實的鄉親們忘記攝影機的存在,記錄下這些瓜農‘甜蜜事業’背後的酸甜苦辣。”

《致富經》欄目負責人孫有浚則表示接下來主要從選題方向著手,力求擴大節目的影響力,有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的示範借鑑意義,“今年7月初,欄目推出10集水產系列節目《大地漁歌》,在立足欄目特色與基本定位的基礎上,透過從吃魚難到年年有魚的巨大變化,反映在黨的領導下,農業產業發生的巨大變革。我們就是想抓好有血有肉、生動可信的人物,避免說教邏輯,增加觀眾體驗感。”

再宏大的主題也要從最小處著眼,真實的影像最能感動觀眾。只有對鄉村強烈的熱愛和情感,才能將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全面地展現出來,才能將那些真正具有人性的、有價值的發展變化如此生動地記錄下來。2021年8月2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農業農村節目中心首個鄉村振興觀察點落地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五十鎮班彥村,鄉村振興觀察點專案正式啟動。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召集人、副主任張國飛表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農業農村節目中心與班彥村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排頭兵、先鋒隊、主力軍,觀察點既是總檯農村農村節目中心宣傳報道的採編實踐基地,還是中心“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聯絡點,中心宣傳報道人員將以之為依託,記錄、參與、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程序。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1年10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