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是我黃澄澄走運

作者:由 DoNews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2-01

幾乎總是的意思

是我黃澄澄走運

作者 / 鄭容和

採訪、編輯 / 朱婷

運營 / 小餅乾

如果2022年要評選賺取觀眾眼淚之最的角色,《風吹半夏》的陳宇宙必須榜上有名。而演員黃澄澄也靠著這個角色,成為了本年度

“有效播劇”

的黑馬之一。

有人稱頌,黃澄澄詮釋的陳宇宙,久違地給了表演本身一種“風吹配角”的讚譽,有人認為他應該靠這個角色“拿下一個最佳獎項”,更多人開始挖掘他之前和之後的角色,有《新世界》的小耳朵,有《縣委大院》裡的袁浩。

是我黃澄澄走運

作為演員的黃澄澄則平靜得多。洶湧而來的採訪裡,他聊得最多的,還是“負責”。對每個角色負責,對於黃澄澄來說,這也是挖掘自己,探索自己,說服自己留在這個行業的過程。他發現,做一個務實的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這種務實和平靜,就是黃澄澄本人。

在他的人生哲學裡,“專注當下,管好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是他完成自洽最好的方式。進入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之前,演員這個行業對於他來說充斥著不確定性和漂泊感。在林兆華導演的帶領下入行,他穿梭於劇場之間,從《夢的戲劇》演到《櫻桃園》,夢想和現實混沌交織。後來,空政給了他一份安穩的歸屬感,“我正式走上了職業演員的道路”。

也不是完全沒想“飄”過。

黃澄澄出生於四川省達州市一個普通的家庭,劇粉和身邊人包括職業生涯重要的領路人林兆華導演,都會親切地稱呼他“小四川”。學表演之前,他帶著濃重的川普口音。“普通話都說不標準,但是居然過了考試”,他很意外但又有些許得意。今年,陳宇宙這個角色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之後,“特想放肆一下”。

但他也深刻地明白,這個行業裡,對於頭部之外的演員來說,被動和等待的時刻,永遠要多於能夠讓人“想放肆”的時刻。而面對被動和等待的煎熬,更多的時候,採取的是互相鼓勵的方式,“我有一幫朋友,比如張曄子和王悠,我們一夥人的友誼,建立在互相‘吹捧’之上,時常誇讚彼此‘演得太牛了’。”

與黃澄澄聊天,有非常明顯的輕鬆感,因為他足夠真誠。沒有太多的營業氣息和俯視意味,會不加修飾地描述自己的高興、滿足、忐忑和走運。在他的故事裡,你可以看到一個出身普通、外形條件普通的非“明星”演員,是怎樣靠著角色一步一步走到觀眾眼前的。

以下是他的講述:

是我黃澄澄走運

一切剛剛開始

陳宇宙,成了。

最直觀的感受到陳宇宙這個角色得到了認可,是從微博留言的增多開始的,資料的反饋直接又直白。然後就是生活裡感覺人緣都變好了,就連小區的保安也會看著我的臉,準確地說出《風吹半夏》這個劇名,露出那種好奇的神色,詢問我是不是小陳。

是我黃澄澄走運

人的正常情緒上來說,得到了認可,當然是高興且滿足的。事實上,確定能夠出演這個角色之前,我沒有把完整的劇本都看完,也還未對原著故事深入的研究。但我們都知道,陳宇宙這個角色有很多的演員都在爭取。

定下來的時候,距離導演和我說有點嬰兒肥的那一場碰面,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沒信兒,心想,差不多就跟大部分戲一樣,不了了之了,之後我就進到了《假日暖洋洋2》的組裡。誰知道,有一天,經紀人說關於這個角色的事,必須當面和我聊。

他們是大半夜直接到片場來找我的,我有預感是好事,壞事的話,不必特意跑一趟。

我一直覺得我能拿下這個角色,經紀團隊功不可沒,他們跟進了得有三個月,審時度勢的推薦,在合適的時候給人家“洗腦”,彷彿這個角色除了你之外想不到別人。

當時面試,導演說他的預想裡,陳宇宙應該是一個偏病弱的形象。我確實嬰兒肥,就回去減了10多斤。之前別的戲,也曾經有朋友問我願不願意演個胖子,真實的原型有一百六七十斤,是真的胖,我的第一想法也是隻要角色定了,馬上用兩個月把自己吃胖,可惜後來這事黃了。為了角色去改變自己的形象,是職業基本要求。

現在我再去回顧這個角色,為後續命運埋下鋪墊的陳宇宙出主意汙染灘塗的那場戲,我們拍的時候其實給了很多內容,但後來導演還是認為簡潔處理弱化原罪感,後續會更有衝擊力。許半夏拿到了“帶血的敲門磚”,這讓陳宇宙這個角色註定要裹帶強烈的宿命感,本質上也是那個年代風起雲湧背後的某種代價隱喻。

是我黃澄澄走運

好多的採訪都在問我對於陳宇宙這個角色的遺憾或者對於觀眾喜愛的迴應,大家都對這個角色的結局意難平,但我好像無法代表小陳去聊什麼。

對我而言,在演陳宇宙的過程中,我每天都在思考關於生死的問題,代入到自己的狀態,想到我太太,覺得得對她更好些。有時候晚上做夢,夢見在演小陳,都非常痛苦。

我只能說作為演員,欠觀眾的眼淚,看以後能不能演個好玩或者帶勁兒的角色來更新一下。

但有一點我得承認,大家衝著小陳而來,讓我有那麼一些時刻也會特別想嘚瑟。比如,好多年不聯絡我媽媽的朋友說要給我寄補品,叮囑我要注意身體什麼的;我們家老大(女兒)跟別人說《風吹半夏》是她老爸演的;工作邀約也在顯著增加等等。但身邊也會有人拽著我,太太、團隊,她們現在反而對我更嚴格了,總是念叨要更加保持演員的緊繃狀態。

或許,一切才剛剛開始。

是我黃澄澄走運

成為職業演員

我的演員生涯能很直白地劃分成三個階段,考上中國傳媒大學之前、進入空政之後以及離開體制內。

我在空政那幾年,差不多每年能拍一個影視作品,《炊事班的故事3》是我參演的第一部。但大部分時間我還是在戲劇舞臺上,林兆華導演和易立明老師的戲劇,是我一直駐紮的舞臺。

前期受到林兆華導演的影響最多,他拍戲習慣站在一個宏觀的視野裡,演員要學會自己去悟。林兆華導演當然也會進行細化調整,但無論是技巧還是表達層面,對演員來說,難度都是有的。

這種“悟”往往是需要演員不斷去演去摸索,甚至轉換視角,才能觸碰到的。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不太明白《櫻桃園》第四幕中,柳苞芙(蔣雯麗 飾演)要離開櫻桃園,所有人送別她的那場戲。林兆華導演的要求是演員在臺上一直走動,蔣雯麗老師坐在中間跟我們所有人對話,但不用與我們任何一位演員產生眼神的交流。

我不太能理解,這條動線為什麼這樣安排。

直到我們在新加坡榴蓮劇場的那一次演出,有人替我走戲,我站在上帝視角,在臺下看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對於那個時候的柳苞芙而言,她只想跟櫻桃園告別,她的世界裡也只有櫻桃園,其他的所有人對她而言都不重要,都是畫外音,背景板。

現在我覺得我好像慢慢在掌握這種宏觀視野的領悟力了。

而後讓我改變創作或者說更深刻領悟表演的是易立明老師。在他的戲裡,搞清楚為什麼,是演員最需要重視的部分。在每一場每一個動作之前,你必須清楚你在幹什麼,你在演什麼。

我們曾經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琢磨《等待戈多》。為了搞清楚貝克特筆下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句話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和語境裡的含義,以及如何將這些藝術表達在咱們的語境當中準確地傳達給觀眾,易老師請了各國的文學顧問,甚至是原劇本的翻譯,帶領演員們把整個劇本又重新進行了本土化的解讀和翻譯。

跟著他一起上臺,排一個戲,就好像上了一次歐洲美學史、劇本史、宗教史、藝術史等等。哪怕是主角愛斯特拉岡這個名字,你都得弄清楚,為什麼在法國演的時候大家一提到他的名字就笑。你必須把這種文化背景都瞭解清楚,才可能讓觀眾理解到我們這齣戲要說什麼。

易老師教會了我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藝術還是得像學究一樣嚴謹。演員透過故事、劇目來表達某種內容,看起來隨心隨意,但實際上背後需要為角色、所表達的核心價值,提前做好大量的理解和功課。

做演員就得這麼較真

,這一點我很認同,並且至今也在努力踐行。

拋開藝術的進階,從現實來說,我感受到做演員的真實感,很大一方面來自於空政給了我一個兜底,每個月會有基礎工資,我從之前的問家裡要錢變成可以自己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那個時候我才覺得做演員這件事有點眉目。畢竟年近30,還得管家裡要錢,是很痛苦的體驗。光靠演話劇其實沒多少錢,直到現在話劇演員的收入也不高。

人處在尚且掙扎怎麼活下去的階段,很多思考是沒有精力進行的。沒進空政,這些年我挺不過來。空政就像永遠站在身後的家人,給了我歸屬感、自信,也讓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職業演員了。

是我黃澄澄走運

走運

事實上,陳宇宙換誰來演,都有可能成就今日之熱議,但是被我攤著了,是我黃澄澄走運。

是我黃澄澄走運

我小時候特別頑皮,求學生涯也遭遇了不少挫折,在決定去考藝校之前狀態簡直是低谷。這件事很複雜,簡述來總結的話,就是叛逆青春期沒能遇到良師的指導。

天天玩,後來有兩個朋友說來成都讀藝校,喊我們一起。當時,我們對學表演這件事一無所知,但確實無所事事時間長了也覺得應該做點什麼,對於藝校的認知也停留在男生女生都好看,就去考了。現在回頭去想,其實機構也是為了賺錢。按照現在的藝考標準,兩個孩子連普通話都說不清楚,居然都能讓你過了。

但是在當時那個年紀,那個處境,我和我媽說,要讀書,媽媽只會高興,想讀什麼就讀什麼,想讀藝校就去。

也是在這段求學經歷裡,我遇到了我的啟蒙老師——賈老師,也是他,肯定地和我說,“你小子可以”,還把我當做我們班榜樣和標杆。

在此之前,“不被認可”幾乎是我命運之書上最具概括性的一個詞。

但賈老師的肯定,就像是爽文逆襲故事裡的金手指,一舉推翻了過往“我不行”、“我很混”的設定。

你想想,本來是你覺得自己是來混日子的,結果卻被認可、被重視。這樣的情況下,還有什麼比讓鼓勵成真更能匹配這種走運的認可?得實現,才能翻盤。

帶著幾分理想主義者的衝勁,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考大學,是不是可以走演員這條路。但進入具體的,彼時,誰也沒想過,擺在我們眼前的演員路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2003年,我順利地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後來,畢業即失業的故事也在我身上上演了,當時也是有打算就此離開北京的,我媽媽喊我回去,我給的回覆是“房租到期就回去”,但內心還是想咬咬牙再堅持堅持。

就在我等待房租到期的這段時間內,林兆華導演給我遞來了留下來的橄欖枝。在我演員生涯的這個階段,他一路都拽著我,從《夢的戲劇》開始,再到《櫻桃園》,為我提供了生活來源,也給了一個優秀的樣本——戲劇,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我能真正成為演員,《回家》這部話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林兆華導演的戲。我第一次做男一,也是我第一次坐在首都劇場的一號化妝間裡。那個距離上場口最近的一個單間,於是之老師、濮存昕老師、何冰老師等前輩,他們都曾經在這個化妝間裡化妝,我也進去了,這意味著我得到了話劇界泰斗的認可。(反正當時我是這麼自我安慰的)

那一刻,我才覺得自己好像有那麼點做演員的料,“黃澄澄你能成”的念頭直衝腦門。

演完《回家》之後,就有不少導演來找,從體制內話劇演員到影視劇演員,這個身份轉變的心理過程,其實是複雜的。突然被認可、被需要、突然變成行業中人了。

我強調“走運”這個詞,是因為一切都在恰好的時機裡發生了。包括進入空政也是。

那個時期,我跟著林兆華導演,有戲我就去排,沒有我就在家待著。尚敬導演找到了我,邀請我參演了情景喜劇《大學生士兵的故事》。百集百集的拍,到場,拍戲,情景喜劇太鍛鍊人了,有時候前一晚剛把劇本臺詞記熟,到了現場就又全部被推翻。每一場都得有包袱,非常考驗演員即興發揮的能力。

我和東靖川倆人演完《大學生士兵的故事》之後,才正式成為空政的一員,依此繼續後續的演繹生涯。

這一切,差一點“走運”,未必還能走到今天。

是我黃澄澄走運

去生活

我對自己當下的人生狀態非常滿意,現在就是努力讓自己保持敏感力和生活性。事實上這也是緩解演員等待交流綜合症的一種方式。

有段時間,我愛上了製作手工皮具,家裡有整整齊齊一套的裝備,自己在家給我太太做各種各樣的包。第一次跟人做皮具的時候,我一坐下,從第一針開始到結束,4個小時就過去了。這個過程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旦動針,就得弄完。

手工皮具的價值,是在時光潤色下的變化和痕跡,就像演員琢磨一個角色,但得到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坐得定。

我自認為個性裡有很多動的因素存在,希望自己能學會靜下來,思考也好,沉澱也罷,純粹緩解焦慮也行。所以大概有兩年時間,我都沉迷於此。前一陣回四川,我還跟老丈人去釣了兩次魚,又愛上釣魚佬的生活。

我能感受到演戲的快樂,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我還執著於追求生活。

對於演員來說,生活的重要性遠超想象,你要覺得生活都無趣了,你的創作能有什麼意思?演戲的時候,你不是你,你的情緒是角色帶動的,但去生活,去做現實的人,能讓自己有更深刻的帶動角色的能力。

快樂的另一部分,當然來自於朋友們。

是我黃澄澄走運

前一段時間,去客串了《與鳳行》,鄧科導演也在,趙麗穎也在,在橫店玩了幾天高高興興的。拍完《與鳳行》又到成都待了21天,剛好蔣龍也來了,一夥人又暢快地喝了兩頓酒。我們一夥人總是互相點評自己的角色,互相吹捧彼此的演技,互相鼓勵,到現在三板大斧子的群名也沒變。

是我黃澄澄走運

我覺得馬老師(馬東)幹了一件特別好的事就是透過《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讓我們這些演員都被看到了,他還經常親自為我們爭取機會,沒事就追著導演們,“要開戲了,一喜的演員要不要看一看?”

現在我天天看蔣龍、蔣詩萌、史策他們跟空中飛人似的,我特開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很良性的訊號,越來越多熱愛這個行業的演員被看到了。我是個很樂觀的人,事實上,從《驢得水》開始,任素汐被更多的觀眾看到,認可,我就覺得一切正在向好。這是這個市場應該的樣子——把演戲的工作交給會演戲的人。

當然也會有遺憾和困惑,但

沒辦法,1000個觀眾有1000種解讀。於黃澄澄而言,更多還是要感謝大家對小耳朵對我詮釋的角色的認同,如同現在你坐在我對面,和我聊陳宇宙這個角色是如何得到了這麼多觀眾的喜愛一樣,這對我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

圖源:微博、豆瓣,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