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作者:由 南聚網路淑玫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3-20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馬

如今的清宮劇比較多,裡面經常說起“八旗子弟”,但到底什麼是“八旗”,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泛泛地隨口說說,覺得“八旗子弟”是一個顯赫的稱呼。

溯源八旗,是來源於金代女真人(女真人是滿族人的先祖)的“猛安謀克”制度,是一種集社會組織與軍事體制於一體的狩獵組織,“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簡單點說也就是便於統一領導,共同生活,從事生產與參加戰鬥。

明王朝中期,生活在東北的女真人共分為三大版塊也就是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

可以說努爾哈赤家族在女真人中並不是十分顯赫,其父祖也是遊走在大明王朝與建州女真首領之間,充當著雙重間諜的身份。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努爾哈赤借父祖被殺,以所謂的“十三副遺甲”起兵,可以說是得到他的原配夫人佟氏(佟佳氏)家族的鼎力支援,剛一開始,努爾哈赤的勢力比較薄弱,僅有“一旗”之部眾,也就是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時,努爾哈赤把自己的軍隊以黑旗為幟,稱之為“黑旗軍”,這也是他起家的班底。

隨著與周邊女真各部征戰,羽毛豐滿了起來,人丁增加,勢力擴大,就又擴充實力,增加了紅旗軍,將原來的黑旗軍交給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統領,自己統帥剛組建的紅旗軍,擁有了“兩旗”部眾,具備了一定實力,在女真各部中是比較強大的。

到了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601年)前後,部眾進一步擴大,兩旗已經不夠領導。

女真人打仗以族幟為號令,發現這黑旗在夜間不便於區分,就重新整合,設立了藍(原來的黑旗)、黃、白、紅四旗,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各級首領。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轉眼間,努爾哈赤經過征戰,把自己的主要對手海西女真,也就是扈倫四部的哈達女真、葉赫女真、輝發女真、烏拉女真征服,皆歸麾下,便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增設了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旗,加上原有的正黃、正白、正藍、正紅,滿洲八旗制度正式誕生了,並以八旗制度為根本,原則上每旗定製轄二十五個牛錄,但實際情況卻有所不同。

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依託八旗制度建立“大金”政權,史稱後金。

這旗是以牛錄為基礎單位,也就是女真人最早組織謀克,每牛錄三百戶,每戶都有一個壯丁在牛錄的編制中,五個牛錄組成一個小隊叫甲喇,五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固山就是旗幟的意思。旗主類似於分封的“諸王”,對自己的旗擁有絕對權力,旗內所有的事務,包括軍隊與官員任免都有旗主決定。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鑲黃旗)

滿清八旗內部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無論你是誰,身居何職,官居何品,只要你還在本旗內,就得低旗主一等,旗主是僅次於皇帝的存在。

努爾哈赤建國初期,正黃旗有四十五個牛錄,鑲黃旗有二十個牛錄,女真人尚黃,所以兩黃旗由努爾哈赤親自統領;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正黃旗)

正紅旗有二十五個牛錄,鑲紅旗有二十六個牛錄,由努爾哈赤兒子代善和代善長子嶽託統領;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正紅旗)

鑲藍旗有三十三個牛錄,本來是其弟舒爾哈齊的部眾,由於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爭權想獨立,被努爾哈赤處死,因此鑲藍旗由舒爾哈齊的次子阿敏掌管;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鑲藍旗)

正藍旗二十一個牛錄,由努爾哈赤兒子莽古爾泰統領;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正藍旗)

正白旗二十五個牛錄,由努爾哈赤兒子皇太極統領;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正白旗)

鑲白旗共十五個牛錄,努爾哈赤令長孫杜度統領,杜度是努爾哈赤長子禇英的兒子,禇英也是因為權力之爭,被努爾哈赤處死的。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鑲白旗)

這八旗,努爾哈赤親統兩旗,兩個孫子杜度與嶽託各統一旗,剩下的四位旗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努爾哈赤時期,八旗也沒有嚴格的高下之分,僅僅由於女真人崇尚黃色,由之兩黃由努爾哈赤親統而已。

關於旗的建置,每牛錄三百戶,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個固山為一旗,後來逐漸形成了以“佐領”為單位的定式。

據有關史料記載:上三旗滿清皇帝親統,正黃旗下轄九十二個整佐領又兩個半分佐領,兵馬約兩萬八千,人口十五萬人左右;鑲黃旗下轄八十四個整佐領又兩個半分佐領,兵馬約兩萬八千人左右,人口十三萬;正白旗下轄八十六個整佐領,兵馬兩萬六千左右,人口十三萬。

下五旗由諸王貝子貝勒分領。鑲白旗下轄八十四個佐領,兵馬兩萬八千人左右,人口十三萬;鑲藍旗下轄八十七個佐領,兵馬兩萬七千人左右,人口十三萬五千;正藍旗下轄八十三個佐領,十一個半分佐領,兵馬兩萬六千人左右,人口十三萬。

鑲紅旗下轄八十六個佐領,兵馬兩萬六千左右,人口十三萬;正紅旗下轄七十四個佐領,兵馬兩萬三千人左右,人口十一萬五千人。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

旗具有獨立性和私屬性,旗主一開始權力頗大,後來滿清政府削弱旗主權力,逐漸被“名義化”,變成一種身份的象徵。

旗內除了旗主,最高官職是都統(滿語固山額真,從一品,相當於現在副國級),執掌一旗之戶口,兵丁,教養,官爵承襲,生產勞以及軍事訓練等。

上三旗包衣(旗內的人)與下五旗包衣從最初的一樣變成待遇拉大,上三旗成了吃皇糧的,下五旗變成了拿王府俸祿。

以上是滿洲八旗的體制,自滿清入關以來,採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圈地內的人口都劃入旗主,並於努爾哈赤天命年間初設蒙古一旗,到了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編成蒙古八旗來管理蒙古人;皇太極天聰年間初設漢旗,到了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完成漢旗八旗建置管理漢族人。

蒙八旗與漢八旗不設旗主,其中漢八旗的地位最低,牛錄一級領導一般都由滿族人擔任。

清朝為什麼分“八旗”建制?最初全憑一面黑旗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