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作者:由 咬文嚼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4-12

遼國祖州是現在哪裡

如果要說電視劇《燕雲臺》中哪個角色最讓人討厭,非耶律喜隱莫屬。除了常掛在嘴邊的金句“我的好姑娘”稍能讓觀眾覺得可笑外,為人心高氣傲,有勇無謀,多次被赦免,仍多次謀反,終因深入骨髓的盲目自信害了自己一家子的性命。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耶律喜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孫子,遼國宗室成員,最初被封為趙王,後改為宋王。其妻是遼國北院宰相蕭思溫的女兒,育有一子耶律留禮壽。曾多次發動謀反未果,最後被賜死。

歷史上遼國在遼太宗之後,朝廷的皇位爭奪非常激烈,也可以說,耶律喜隱其實是一個政治上的犧牲品。當他幾次三番謀反後,遼穆宗和遼景宗都沒有殺他,可他仍不知悔改不甘罷休,追究其根源,無外乎是步父後塵替父奪位以及能力不足盲目自信。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深受父親耶律李胡奪位的薰陶

耶律喜隱的父親耶律李胡是耶律阿保機和述律皇后的第三個兒子,生性勇猛強悍,性情殘酷暴虐,一生氣就往下人臉上刺字,或者直接將惹怒他的人投到水中或火中,不是被淹死就是被燒死。阿保機一直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述律皇后一生最愛的兒子就是他,曾經多次為他謀劃,不管述律皇后謀劃得有多好,最終都因為李胡自己沒有能力而失敗,甚至弄得母子兩人被囚禁。可以說,當年李胡憑述律太后的手段假如稍微爭氣一點,這個皇位哪裡輪得到被耶律阮所得。所以說耶律李胡作為耶律喜隱的父親,一系列的所作所為多多少少會影響兒子的。

耶律阿保機駕崩後,遼太宗耶律德光上位,對於唯一的弟弟,耶律德光對李胡也是照顧有加,不但封他做了皇太帝,同時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常年在外征戰,經常讓李胡留守在京師。遼太宗耶律德光駕崩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兩個人,便是耶律李胡和耶律璟。述律太后本想讓李胡繼位,可是這兩個人都還沒搞定到底由誰來登基,大臣們卻一致擁戴耶律阮登基了。

耶律阮登基的訊息傳到上京,耶律璟倒沒有公開反對,述律太后和李胡很是惱怒,在得到述律太后的同意之後,耶律李胡直接帶兵去討伐耶律阮,妄圖謀反奪回皇位,只可惜憑耶律李胡的能力,哪是一直在軍中歷練的耶律阮的對手,慘遭失敗,耶律阮不想把事鬧大,於是雙方議和。之後,耶律李胡和述律太后又進行謀劃廢掉耶律阮,結果被人告發,耶律李胡被軟禁到祖州。

這件事影響到了耶律喜隱,耳濡目染父親謀反的失敗,作為兒子肯定有心想替他父親翻盤。於是在遼穆宗時期,他就開始發動了謀反,事情敗露後,還連累了父親李胡死在獄中,但耶律璟還是沒有治他的罪,可是他還不甘心,不久後又謀反了,再次失敗後被下獄治罪。

像耶律喜隱這種接二連三的謀反行為,足以證明受其父李胡的影響很深。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都有一顆想當皇帝的紅心,只怪能力不足又不受命運的眷顧。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走上替父奪位的謀反之路

《遼史·卷六》載:“冬十月丙子,李鬍子喜隱謀反,辭連李胡,下獄死。” 耶律喜隱謀反的原因就是想為父親耶律李胡報仇,萬萬沒想到報仇未果卻牽連父親下獄,而且死在獄中。

《遼史·卷六》載:“十一年春二月丙寅,釋喜隱。” 念及耶律喜隱是阿保機的孫子,耶律璟再次沒有治他的罪,喜隱又被釋放了。而父親李胡的死,並沒有讓喜隱幡然醒悟,一根筋地在替父報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沒多久又一次發動了謀反,東窗事發後再次下獄,這一次,直到耶律璟遇刺身亡都沒有恢復自由。

在耶律喜隱看來,耶律阮和耶律璟都是奪走他父親皇位的人,他父親謀反奪回皇位自然是應該的,而自己則是在替父親完成使命而已,這一切的一切當然是無可非議的,現在反而被定為謀反罪,就是打死他都不服。而且, 這件事還導致他父親死於獄中,真是舊恨未消又添新恨,所以說這條報仇之路走定了。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爭奪帝位滿盤皆輸以人生悲劇告終

《遼史·卷八》載:“夏四月戊申朔,進封太平王罨撒葛為齊王,改封趙王喜隱為宋王。。。。。。” 就是說,在耶律賢上位後進行了一次大赦和大封,耶律喜隱被赦免出獄後又被改封為宋王,耶律賢還將皇后蕭燕燕的姐許配給他做妻。

然而,在保寧六年四月間,耶律喜隱因為被耶律賢鞭打懷恨在心再度策劃謀反未果,耶律賢念及其妻是蕭皇后的姐,在耶律喜隱遭貶斥後不久就把他召回,耶律賢還不計前嫌,任命喜隱為西南面招討使,以及專門負責吐蕃民戶的戶籍登記。從此耶律喜隱成了邊疆大吏,他認為機會終於來了,到任後就開始張羅培植自己的人,為精心策劃自立作準備。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如果說喜隱在當邊疆大吏期間能自我反省,安分守己,衷心地為大遼效力,說不定能有一番作為,據《遼史·卷七》中載:“宋王喜隱,雄偉善騎射。” 像他這樣善騎射的,只要好好努力帶兵出征建功立業也是沒問題的,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乾亨二年間,不知悔改的喜隱又走上了謀反之路,被耶律賢下令抓起來。

這一次,耶律賢沒有放過他,特下詔給喜隱戴上手銬腳鐐,還專門在祖州建了一座圓形的監獄來囚禁他。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就在喜隱被囚禁在祖州的第二年,發生了宋兵在上京叛亂的事件。據《遼史·列傳二》中載:“宋降卒二百餘人慾劫立喜隱,以城堅不得入,立其子留禮壽,上京留守除室擒之。留禮壽伏誅,賜喜隱死。” 事情發生在981年,在上京叛亂的宋軍想劫持耶律喜隱,擁立他當叛軍首領,但沒想到關押耶律喜隱的監所太堅固了攻不下,宋軍只好改立耶律喜隱的兒子留禮壽為王,上京留守耶律除室很快就平定了這場叛亂,最終結果是喜隱和兒子留禮壽都被耶律賢下令處死。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或許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耶律喜隱是謀反,但從他本人的角度來看是奪回屬於他自己的東西,是正當的行為,正如《燕雲臺》劇集中耶律喜隱對烏骨裡說的“我答應父王實現他的遺願,十幾年了我還留在原地,我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這就是他的執念,屢次謀反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奪回皇位當上皇帝。

耶律喜隱,終究為自己的執念和妄想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歷史上的耶律喜隱:一生活在替父奪位的執念中

從深層次上分析,其父耶律李胡在爭奪皇位中表現出有勇無謀,謀反三次沒成功,作為父親沒有正確教育兒子如何建功立業,為大遼作貢獻,而是間接引導了兒子走上不歸之路。再說耶律喜隱極大地延續了其父李胡的基因,因為出身太祖系三支而居高自傲,人品上以怨報德,認知上不識時務,能力又配不上野心,屢次謀反未果最終被賜死,還搭上兒子留禮壽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