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古董局中局》:成為“古董”奇觀的八零年代

作者:由 大眾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5-14

怎麼看古董的真假和年代

《古董局中局》:成為“古董”奇觀的八零年代

一顆唐代的玉佛頭的外層被裹上一層假殼子,它在戰爭年代裡四處流落,被當作真品流落海外,迴歸故里時又被鑑定為贗品,直到最後迷霧散去,它既是真品又是贗品,假的包著真的,真的隱在假中,去偽存真,是為《古董局中局》。謎底揭示的那一刻,這顆亦真亦假的佛頭,成為微妙的隱喻,圍繞著它的真假風波,與幾位主角以及幾代人分道揚鑣的選擇與截然不同的命運軌跡,形成暗暗的呼應。但是電影來不及釋放更多的餘韻了,它結束於讓角色和觀眾都震驚的情節,像一列高速執行的火車呼嘯著衝進終點站。

電影《古董局中局》可說是小心翼翼地改編了小說原作,它試圖維護小說的“好看”,卻以電影的“好看”為代價。它兢兢業業地捋順了密集的情節和知識點,很難指責這不好看,可是作為電影,這不免少了許多“影”好“戲”的興味。希區柯克說過,電影的好看在於懸疑而非震驚,早早讓觀眾知道桌子下面有炸彈,他們將獲得長時間的“懸疑”,而桌子下面無人知曉的炸彈突然炸了,僅僅製造兩秒鐘的“震驚”。那麼《古董局中局》就屬於安排了太多“震驚”的電影。

男主角許願向眾人解開“真的玉佛頭究竟在哪裡”的秘密時,他說了從父輩那裡聽來的一段掌故——南朝梁武帝尊崇寶誌禪師,他請丹青聖手張僧繇為禪師畫像。寶誌問畫家:“你畫我的皮相還是法相?”梁武帝說,自然要法相。於是寶誌在眉心一點,頓時人面分開,現出十二觀音像。這當然是一個帶著哲學色彩的傳說,出現在故事的這個節點,卻只是作為一段稀罕的“知識”,來作為解謎的鑰匙,法師的皮相和法相,對應著玉佛頭的外假內真。

馬伯庸的小說帶來的閱讀樂趣,往往在於類似“寶誌禪師”這樣的細節裡。他的寫作野心,表現為一種知識密集型的說書。改革開放後的現當代背景《古董局中局》,和歷史題材的《風起隴西》《兩京十五日》《長安十二時辰》有著相似的意趣,作者擅長於在緊迫的時間刻度裡安排細密的情節。馬伯庸的寫作能力,不僅僅在於“把故事講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更重要的是大密度的敘事仍維持住節奏的優美。記憶裡,在《古董局中局》連載和剛出版的幾年,頻繁在不同城市的廣播說書頻道里聽到這部小說。這是一部適合“說”和“聽”的故事:幾組不同人馬為佛頭殫精竭慮的情節,像老式火車後輪緊著前輪一刻不懈的驅動,把密密匝匝大型拼圖一般的情節碎片組織起來的,是圍繞著古董和歷史的冷知識,這不就是擺龍門陣嘛。

這類強情節性、趣味性的大體量長篇小說,改編成電影是很為難的。電影的可看性在於,用視聽展開“人”的處境、“人”的戲劇、“人”的衝突。從文字轉換到大銀幕,這個故事裡,男主角許願和藥不然,女主角黃煙煙,老騙子付貴,他們各自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在各自的境遇裡為什麼作出了這樣、而非那樣的選擇?“人”的局中局,遠遠比知識大串聯的“局”更復雜。然而,現在看到的這部120分鐘的電影,忙於交代時間、地點、人物背景,忙不迭地講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情節。圍繞著“人”的部分,只是交給了演員各自的個性和特色,讓觀眾自發排程對這些主演過往作品的記憶——許願是雷佳音演過的各種落魄邊緣小人物的整合,藥不然是李現版霸道總裁穿越在1980年代,黃煙煙是漂亮的工具人,葛優扮演的付貴瞬間夢迴《讓子彈飛》的湯師爺。

很難指責主創團隊沒有在電影的方向上努力。比如影片開場雙男主較量鑑定能力,這部分涉及古董材質、色彩和細節的“知識”,如果只是藉由角色逐條地“講”出來,再有趣的內容也會讓電影淪為講座影片,這個段落裡,導演用了色彩衝擊力很強的、抽象又不乏奇幻色彩的方式,轉譯了文字荷載的知識點。應該說,這是個有趣的開局,為影片確立了“當代奇幻”的質地。可惜後續影片的展開,拘束於對複雜的情節設計的維護,在一整段虛構的時空裡,充斥了太多的場景和事件。

馬伯庸一直踐行艾柯的寫作觀念:用足夠多的細節建造故事裡的世界。這成了導演和作家在《古董局中局》中默契的交點,銀幕上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虛構的1980年代的物質細節,從女主角的時髦裝扮,到人擠人的綠皮火車,人和事的風波像走馬燈一般飛快地轉走,只有他們身在其中的那個“世界”,那個人造的八零年代,成為一道宛如古董的奇觀。(記者 柳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