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作者:由 悅華海音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24

蒼jing空是什麼意思

作為駢文,《滕王閣序》以四六字對句為主,兼有少量三字對句、七字對句。

《滕王閣序》裡的三字對句總共有兩組,一組是“披繡闥,俯雕甍”,另一組是“四美具,二難並”。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披繡闥,俯雕甍

三字句是四字句的“變形”,減少一個字,使節奏略略起些變化,恐怕是啟用三字句的原因。

但它和四字句的功能大致是一樣的,屬起始句,領起一個段落或層次或句群。

這個“披繡闥,俯雕甍”就領起一個寫景段落。

先之,描寫的是滕王閣與周遭環境,而透過這個推開窗子的動作,起到移步換景的作用,從而開啟了對樓上所見的遠景的描寫。

而“四美具,二難並”,是對前文歡宴的一個概括與小結,緊接下來就從它開始,翻出一層新的感慨,啟承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四美二難”是從《蘭亭集序》來的

雖然三字句在《滕王閣序》裡僅有兩處,但在當時也算王勃的一個創新之舉了。

悅華粗略地翻檢了一下駱賓王、楊炯的詩序作品,只在楊炯的一篇名為《楊八宅序》的文章中發現了一組三字對句的使用:

登山臨水,無非宋玉之詞;高閣連雲,有似安仁之興。

列芳饌,命雕觴。

扼腕抵掌,劇談戲笑。假使神仙可得,自蔑松喬;富貴在天,終輕許史。

而在王勃自己的詩序中,除《滕王閣序》而外,使用三字句和三字對句的可謂俯拾皆是。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楊炯文集《盈川集》書影

分類舉例如下:

最多的一種是和“披繡闥,俯雕甍”一樣的,動賓式結構,表示兩個並行的或連貫的行為、動作的三字對句。

例:

①妍妝袨服,香驚北渚之風;翠幕玄帷,彩綴南津之霧。若乃

尋曲渚,歷回溪,

榜謳齊引,漁歌互起。(《上巳浮江宴序》)

②季鷹之思吳,命駕果為秋風;伯鸞之適越,登山以求淥水。

辭故友,謝時人

。登鄂坂而迂迴,入邙山而北走。(《還冀州別洛下知已序》)

③寰中握手,得希代之英靈;天下傾心,盡當年之意氣。

整秋駕,駐春裝

。背橫溪之七曲,對長亭之十里。(《送白七序》)

④川塗所亙,郢路極於崤潼;風壤所交,荊門洎於吳越。

憑勝地,列雄州

。城池當要害之衝,寮寀盡鵷鸞之選。昌亭旅食,悲下走之窮愁;山曲淹留,屬群公之宴喜。

披鶴霧,陟龍門

。故人握手,新知滿目。(《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楚州即今淮安

還有一種“某某焉(然)”型別的三字句,在王勃詩序中也多有出現。當然,作為以形容詞或副詞面目出現的這種三字句,起的是修飾、限定作用,並不具有承啟等結構功能

例:

①亦有野獸群狎,山鶯互囀。崇松埒巨柏爭陰,積瀨與幽湍合響。

眇眇焉,逌逌焉,

王孫何以不歸,羽人何以長往。(《遊山廟序》)

②龍鑣翠轄,駢闐上路之遊;列榭崇闉,磊落名都之氣。

渺渺焉,洋洋焉

,信三蜀之奇觀也。(《晚秋遊武擔山寺序》)

③王羲之之蘭亭,五百餘年,直至今人之賞;石季倫之梓澤,二十四友,始得吾徒之遊。

陶陶然,落落然,

則大唐調露之元年獻歲正月也。(《遊冀州韓家園序》)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武擔山不是武當山!

以上是王勃在其詩序中最常用的兩種三字,語法結構很是固定,可以看出他使用起來非常熟練,可謂順手拈來。

不過,王勃還偶用一些沒有規律可循的三字句,甚是靈活。

像《滕王閣序》中的“四美具,二難並”這個三字句,和它語法結構相似的句子,在王勃其他詩序作品中並沒有。

還有,在《別盧主簿序》中有:“林慮主簿,清靈士也,

達於藝,明乎道

,詮柱下之理,駁河上之義。”

這裡的“達於藝,明乎道”就是在議論中自然生成的。

三字句,從《滕王閣序》到王勃其他詩序作品,大有規律可循

《滕王閣序》

總之,王勃以駢體文面目出現的詩序作品,喜用、善用三字句與三字對句,這是王勃文章一個標誌性的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