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戰國青銅壺」齊伐燕史壺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25

戰國銅壺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什麼社會現象

本文轉自:內蒙古日報

□程磊磊

藏品: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

年代:戰國。

質地:青銅。

規格:高24釐米,口徑12。8釐米,腹徑22。2釐米,圈足徑13。8釐米,總重6250克。

特點:銅壺由器身和肩與腹上的網套組成。器身作侈口,長頸,圓腹,圈足。壺口外敞,頸較高,腹圓鼓,下腹內收,平底,座圓型,壺肩、腹部焊接縱橫有致的花枝,花枝上焊接花朵,花朵上由5個花瓣和花蕊組成,花瓣紋飾細如髮絲,共為576朵盛開的桃花。上腹花朵上焊接有金銀錯銅圈,圈的四圍焊接對襯4只鋪首,鋪首雙角根部正中鑲嵌1顆圓珠,彎曲的角梢鑄成龍頭,龍張口,口含舌,唇兩邊露出兩對小牙,尖小如針尖。腹部焊接4只金銀錯虎狀把手,上端連銅圈,下端連花朵,與鋪首交錯排列。虎身體彎曲,頭向下,口大張,前後足分開,爪子抓著圓柱。

網套由96條捲曲的龍和576枚梅花釘交錯套扣而成。網罩中間有錯金雲紋銅箍,箍上有相間獸首銜環和倒垂的浮雕獸各4個,銜環與立獸上有錯金銀紋飾。壺頸和圈足上、網套下面的肩與腹部,分別飾錯金銀斜方格雲紋。壺座圓形,平面有鏤空圓形對襯圖案。壺頸、壺座施以金銀片、金銀絲組成幾何紋圖案。

文中銅壺不僅顯示了當時鑄造技術上的高超成就,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它的銘文。壺上共有3處銘文:一處位於壺足部內側,共4個字,無法辨認;一處位於口沿內,共11個字,大意是說這件器物的序號、造器工匠為它定的名字以及它的容量。經實測,銅壺容積3020毫升,即燕國的“一殻五升”。這條銘文的釋讀,對戰國時期燕國度量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第三處銘文在圈足外側,共29字,是戰國時期齊國文字,這段銘文記錄了齊國伐燕國的史實。

淵源: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又名陳璋圓壺,為戰國中期的容酒器,1982年出土於江蘇省盱眙縣穆店鄉馬湖村南窯莊。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品。

據史料記載,齊宣王五年(公元前315年),燕國太子平和將軍市被髮動兵變攻打丞相子之。子之成功地進行了反政變。燕國內亂,齊國將軍陳璋攻下燕都,“毀其宗廟,遷其重器”。“重器”其中一件便是燕國宮廷裡的器具——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陳璋命人在銅壺上刻下他攻打燕國的記事銘文。此事在《史記·燕召公世家》《戰國策》都有記載。

錯金銀工藝是中國古代金屬裝飾的精工技法之一,源自中國青銅時代的一項精細工藝。戰國時期,錯金銀青銅器甚為流行,幾乎各國製造的壽銅禮器、生活器、兵器等都使用了這種工藝。其製作方法為鑲嵌裝飾法,工序大致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是作母範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槽,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根據紋樣鏨刻淺槽,古代叫刻鏤,也叫鏤金。第三步是鑲嵌。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並不平整,必須用錯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到嚴絲合縫。

點評:陳璋圓壺是唯一一件集先秦金屬工藝之大成於一身、反映重大歷史事件、體現當時鑄造工藝最高水平的現存青銅器,堪稱國之瑰寶。

藏所: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