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作者:由 海邊的西塞羅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29

基督教什麼是物質主義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如果不能每時每刻都保持勇敢,我該怎麼辦?

各位好,今天是聖誕節,突然想講一個《聖經》裡的故事。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覺得《聖經》尤其是《新約》中的很多故事,跟《論語》中的一樣,其實挺反應人性的,比如這個。

跟孔子一樣,耶穌也收很多徒弟,而在耶穌的十二門徒中,他的首席大弟子是彼得。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在聖經中,彼得這個人在眾門徒中擁有超然的地位,因為他似乎比耶穌年歲還要更大一些,是個特別勇敢、性格又很倔強的老頭。耶穌也特別欣賞他,曾經公開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立在這磐石(彼得的名字在希伯來語中音同磐石)上。”後世基督教會也一般把彼得附會為首任教宗。今天梵蒂岡教廷的教宗接任儀式上最重要的“信物”還是漁夫戒指——因為根據聖經中記載,彼得的職業就是漁夫。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也就是說,如果以孔門做比,彼得是一個性格像子路,而地位則更接近於顏回。所以你今天到歐洲去看很多教堂、城市,名字都是用他的名號命名的,彼得也是今天歐洲最常見的男子名。

但是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對這樣一個按說很“偉光正”的人物,《新約》中卻記了不少他的“黑歷史”。比如耶穌被抓之前,在晚餐上說了一句“你們中還有一個人背叛了我”,結果有了那幅著名的《最後的晚餐》的場景——眾弟子紛紛向耶穌表態,其中最激烈的就是彼得了,說了好多誓要與耶穌同生共死的話,正能量的不得了。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可是耶穌卻表示,拉倒吧,天亮雞叫之前,你會三次裝作不認識我。

彼得當然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賭咒發誓說自己絕不會的。

結果過了沒多久,耶穌被捕了,看到自己的老師被打倒,門徒們紛紛做鳥獸散。這個時候,有個使女揪住彼得,向衛兵檢舉揭發,說這個人是耶穌的同黨!彼得當時就嚇壞了,上來就是個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你別瞎說!然後掙脫對方就跑了。

等到走到門口,又有人這樣揭發他,彼得更強烈的否認,如此反覆了三次,彼得否認自己與耶穌關係的態度一次比一次更堅決。

但這個時候,雞鳴天亮了,彼得猛然想起自己老師的話,羞愧的掩面而泣。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我覺得這個故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

它對一個人性格的多面性進行了探討。

彼得是個勇敢的人嗎?似乎是的,在很多性格上,耶穌與彼得的關係都有點像

《論語》中的孔子與他的學生子路。

同樣是描寫一個勇敢的人,《論語》對子路性格的描寫是“一勇到底”的,從出場、到中間不斷跟老師抬槓,再到最後衛國內亂中為了“君子死,冠不免”而被亂軍砍做肉泥。子路的性格是一勇到底的。

套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你永遠可以相信子路的勇敢”,因為他的這種品質整本書裡就沒有變過。

哪怕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對這個人物也更多隻是進行了修飾,而沒有改變他的這種心性多少。

但《聖經》對彼得的描寫卻不是這樣,在整本書當中,這個門徒中被著墨最多的大弟子性格始終在發生變化,他時而堅定、時而懷疑,似乎也勇敢,能在耶穌面臨被捕時掏出刀來保衛其老師,可是一旦一切已成定局,當揭發者要把他與耶穌一鍋端了的時候,彼得也會膽怯而忙不迭的否認,用這種自己都沒想到的方式果斷認慫。

所以你說彼得這個人真的勇敢麼?

如果用儒家的道德標準似乎真的算不上。甚至他“三次不認主”的行為,還容易被指責為是相當嚴重的背叛——你典型的“背叛革命”了麼。應該革除教籍才對,怎麼可能封聖呢?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但兩千年後,大文豪托爾斯泰在他的名著《復活》裡開篇就寫了這樣一段話:

“有一種極其常見、極其普遍的宿命論點,認為每個人都有一成不變的本性,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聰明,有的愚蠢,有的熱情,有的冷漠。

其實,人往往不是這樣的。我們說一個人,可以說他善良的時候多於兇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於愚蠢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於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如果我們說一個人是善良的或者聰明的,說另一個人是兇惡的或者是愚蠢的,那就不對了。然而我們總是這樣把人分類,這是不合實情的。

人,就好比河流,所有河裡的水都一樣,可是每一條河裡的水都是有點地方狹窄,有的地方寬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渾濁,有的地方清涼,有的地方溫暖。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都具有各種各樣的本性的胚胎,有的時候表現出這樣一種本性,有時候表現出那一種本性,有時變的面目全非,其實還是原來那個人。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我想托爾斯泰這段話,應該是對《聖經》中彼得行為的最好解釋——在這種道德觀中,善良、勇敢或邪惡、怯懦,都不是人的本性,而只是人生活中的一種“慣性”。人就像河水一樣,是不斷地受到外界壓力所影響的,當你在一種環境中呆的太久了,或者收到的壓力太大了,你就難免沾染和屈從與這種環境的生活方式,否則就無法生活。

比如巴金就曾在自己的《隨想錄》中回憶自己某特殊年代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懺悔自己為什麼不能勇敢一些,獨立一些,而是隻求活命、只求自保,放任很多惡行的發生,甚至參與其中。

但若套用托爾斯泰的“人性河流論”,我們又可以體諒巴金——那段歲月,其實就是巴金的人生走入骯髒而黑暗的溝壑的時代,他的人性之河,如果還想要流淌下去,就不得不“同流合汙”,自己也變得有些骯髒和陰冷。就像彼得的怯懦一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有時不得不對自己的人性、對自己的膽怯保持寬容。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

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其實兩千年前,司馬遷在《報任安書》當中又有過與托爾斯泰非常類似的分析——說白了,人就不得不屈從於形勢。

只不過後來我們逐漸忘卻了這種觀念,宋明理學以後的各派儒家思想都越來越強調發覺人先天的“良知良能”,而把負面道德看做一種來自後天的汙染。這導致了一個要命的後果,那就是一個人如果想要“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就最好像論語中的子路一樣從一而終的永遠勇敢、正義,二臣賊子哪怕能反正,妓女哪怕能從良,在我們的道德文化當中也會被視為“大節已虧”,總不如從一而終的忠臣烈婦來的可貴。

由此又產生了一個不太好的連帶後果,就是我們中國人在對他人搞人身攻擊時特別喜歡翻舊賬——一個人想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必須同時證明自己在歷史上一貫就是清白的,如果能夠被攻擊者找到一點瑕疵,整個人設就會徹底崩塌。反對者可以用這份“黑歷史”將其拿捏到死。

而由此又產生了另一個連帶後果,那就是我們的文化中,當一個人有權干涉乃至書寫對自己歷史評價時,他一定會傾向於把自己寫的一貫正確,或者至少“大節無虧”。因為我們的道德評價體系,不承認有汙點的聖人。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基督教的這種道德觀念,也許是從另一個視角,為我們的觀念帶來了不錯的補充和調劑。

你看,耶穌的大弟子彼得都三次不認主了,但依然可以被封為整個基督教世界公認的首席聖人。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承認彼得首先是人,是人就有膽怯的時候,有愚昧的時候,有隻想欠身縮首、苟圖衣食的時刻,這不丟人。因為這就是人性麼!人性當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的“良知良能”,能天然的幫你頂住壓力與誘惑,堅守正道。人生路上,怎樣的迷茫、錯誤、膽怯乃至狂亂都是可寬恕的。

但是當你在這世間經歷了許多,受到了許多誘惑與脅迫,也蒙得了很多啟迪與召喚之後,你最終做出的那個選擇,會最終決定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這一點,我們就不得不談到《聖經》中給彼得的那個結局了——在經歷了“否認三連”的慚愧與耶穌復活後的教育後,晚年的彼得成了一個堅定的傳道者,去了羅馬城宣揚他老師的主張。

可是運氣不好,沒多久,趕上暴君尼祿要迫害基督徒。這個時候彼得人性中兩面就又體現出來了——他一方面覺得自己應該勇敢一點,在羅馬城裡與教友們共患難。另一方面,他又覺得這樣的犧牲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像上次耶穌被抓時一樣,就算他表現得勇敢,又對大局有什麼幫助呢?在欲加之罪與暴民們憤怒的狂濤當中,自己的勇敢無非就是為悲劇多增加一個殉難者罷了,何必呢?

於是彼得再次選擇了逃避,他決定逃離羅馬避難。

可是在避難的路上,據說,彼得看到了一次神蹟:他看到他的老師耶穌扛著十字架朝自己迎面走來。

於是彼得吃驚的問出了那個問題:“主啊,你往何處去!”

耶穌的回答也很幽默,說我去代你再上一遍十字架啊,羅馬城裡有真麼多基督徒殉難,你好意思一走了之,我替你不好意思啊。所以只好替你再死一次了。

彼得聞言羞愧、悲痛的捶胸大哭。膽怯的他又再一次勇敢了起來,立刻轉回羅馬,完成了自己的殉道。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這個故事,千年之後被波蘭作家顯克微支在他的小說裡又講了一遍,而那本拿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名字及就叫《你往何處去》。

聖誕節了,想講一個關於“什麼是勇氣”的故事

而在小說當中,顯克微支對這個神話故事處理方式非常巧妙,他既沒有肯定這個情節是真實上演的神蹟,也沒有暗示這只是彼得自己看到的一場白日夢。

顯克微支似乎在說,這並不重要。

是的,這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僅僅是,那天,在那條逃離羅馬的路上,彼得突然想開了,他覺得屬於自己的那個必須勇敢的時刻已經來到了,於是這一次的他,坦然而決絕的選擇了勇敢。

“你是要一輩子都當個懦夫,

還是選擇當一個英雄

哪怕只是幾秒

?”這是曾經特別火的一句名言。但我始終覺得,這個二元選擇是不對的,一個人即便已經當了一輩子懦夫,也可以最終在幾秒鐘裡,突然成為一個英雄。這要那個時間是屬於他的時刻。

歌德說,“任何美人的美都是暫時的。”我想人性也一樣,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正確、始終熱忱,更不必強逼著自己一直勇敢,若你曾因怯懦而丟失了勇氣,卻能終能尋回,那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