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東漢末年十三州勢力分佈與演變之七:文武相爭的的幽州

作者:由 翼垂圖南LD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2-03

孫堅是長沙太守嗎

七、幽州

治所在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代郡,上谷郡,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屬國,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十一個郡國。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及朝鮮西北部。

東漢末年十三州勢力分佈與演變之七:文武相爭的的幽州

幽州地處漢朝的東北邊疆,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鮮卑、烏桓、扶余的侵擾,局勢複雜。東漢名士陶謙、宗室劉虞先後擔任過幽州刺史。

幽州受自然環境和戰爭影響,人口不多,比較窮困,財政上需要周邊的青州和冀州接濟才能支援。劉虞任上發展生產,團結各族,使得幽州逐漸變得官富民殷,劉虞也在遊牧民族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

繼任的刺史郭勳運氣不好,趕上了黃巾起義,被當地的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一直空置。公元187年,漁陽人張純、張舉,夥同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發動叛亂,劫掠青,徐,幽,冀四州,連幽州地區最為戰功卓著的猛將公孫瓚都被擊敗。

188年,朝廷因為劉虞在東北的威信高,任命他為幽州牧。劉虞派使者到少數民族軍中曉以利害,分化叛軍。189年,張純被手下殺死,張舉不知所蹤,叛亂被徹底平定,漢靈帝升劉虞為太尉,公孫瓚也被封為奮武將軍。戰後劉虞精簡軍隊,只留公孫瓚統帥萬餘人屯駐右北平。並在上谷與外族互市,開採漁陽鹽鐵,令百萬青、徐流民安居樂業,幽州大治。

為了奪取冀州,袁紹聯絡公孫瓚引兵南下進攻韓馥。頗有野心的公孫瓚早對冀州覬覦已久,雙方一拍即合。韓馥慌亂之下被迫將冀州讓給袁紹,而公孫瓚也得以進入冀州發展勢力。

191年,三十萬青州黃巾軍攻打渤海國,公孫瓚率步騎兩萬大破青州黃巾,俘虜七萬餘人,車甲財物無數,威名大震。至此,公孫瓚不僅佔據了幽州、青州大部和部分冀州,勢力還滲透進了徐州和兗州,儼然成為東漢第一割據集團。

東漢末年十三州勢力分佈與演變之七:文武相爭的的幽州

隨後幾年,公孫瓚、袁紹為了爭奪冀州進行了多次高強度、大規模的戰役,還在青州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對人力、物力都是比較沉重負擔。劉虞認為公孫瓚窮兵贖武和袁紹連年的作戰是對百姓嚴重的摧殘,想要節制公孫瓚的行為。公孫瓚聞知大怒,變本加厲的掠奪百姓。

本就與公孫瓚理念不合,矛盾重重的劉虞決定先下手為強,率兵攻打公孫瓚所在的薊縣。當時,公孫瓚的部曲不在身邊,本應是個好機會。但劉虞部下缺乏作戰經驗,又不肯放火燒燬民居,導致久攻不下。公孫瓚見此情況招募精兵數百,順風放火,趁勢殺入劉虞大營。劉虞和部下北逃到居庸縣,三天後就被公孫瓚攻破城池。

公孫瓚誣陷劉虞與袁紹合謀稱帝,脅迫天子使者段訓斬劉虞及其妻子兒女。公孫瓚徹底掌控幽州後,日益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善忘,睚眥必報。

由於劉虞在幽州擁有極高聲望,再加上袁紹利用劉虞之子劉和打著復仇的名義招攬人心,195年,劉虞舊部鮮于輔、齊周、鮮于銀等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招集鮮卑、烏桓各族,得胡漢兵數萬,迎接劉和與袁紹大將麴義,合兵大敗公孫瓚。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紛紛殺死公孫瓚所置官員,公孫瓚屢戰屢敗,逃回易京堅守。

公孫瓚在易京屯田,囤積糧谷三百萬斛。又臨易河挖十餘重戰壕,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築營壘。塹壕中央的土丘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與妻妾住在裡面,以鐵為門,下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以妻妾傳令,疏遠謀臣猛將,很少出來打仗。

隨著袁紹鞏固冀州,蠶食青州,公孫瓚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雖然堅守了四年之久,最終還是兵敗自焚而死,幽州大部落入袁紹手中。

為什麼說是大部而不是全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公孫度。

190年,玄菟郡小吏出身的公孫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遼東郡地處東北邊疆,長期遭外族入侵,社會經濟破壞嚴重。公孫度到任後,採取血腥手段收服當地世家豪族,振興經濟,多次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不斷開疆擴土。

190年,公孫度趁中原內亂,私自將東漢版圖新設一州——平州,自封遼東侯、平州牧,出行時使用天子儀仗。曹操為了籠絡他,以天子名義加封他為“武威將軍、永寧鄉侯”,公孫度卻說:“我在遼東稱王,要永寧幹什麼!”他的勢力範圍大致包括遼寧東部、吉林省東部及朝鮮咸鏡南道、咸鏡北道一帶,是不折不扣的“東北王”。

東漢末年十三州勢力分佈與演變之七:文武相爭的的幽州

袁紹完全佔據河北後,勢力延展到了遼東。公孫家族選擇了妥協,表示願意為袁氏抵擋胡人擾亂。袁紹死後,公孫度之子公孫康明智地將逃亡至此的袁氏兄弟殺死,內附曹操,欣然接受左將軍、康襄平侯的封賜。曹操忙於平定南方,默認了公孫家族世代鎮守邊疆的特權。

237年,公孫淵擊敗前來討伐的魏軍後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第二年,魏明帝遣司馬懿率軍四萬進討遼東,公孫淵抵禦失利被殺,遼東地區回到了中原政權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