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作者:由 額濟納融媒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2-16

灰燕的叫聲好聽嗎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作者:殷耀 於嘉

“遙遠的海市蜃樓,駝隊就像移動的山,神秘的夢幻在天邊,阿爸的身影若隱若現……浩瀚的金色沙漠,駝鈴讓我回到童年,耳邊又響起搖籃曲,阿媽的聲音忽近忽遠……”

這首飽含深情、雄渾嘹亮的《蒼天般的阿拉善》,唱出了中國秘境的神奇與壯美,舒展著斑斕之地的多姿與蒼茫。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阿拉善盟最西端的額濟納旗,這個聽上去十分遙遠的地方,因為“神舟”飛天、金色胡楊、戈壁綠洲、居延古韻,而吸引越來越多人探秒尋幽。

這些獨特的景觀,也給額濟納帶來了巨大財富。

2016年金秋十月,額濟納旗境內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我們有幸目睹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當“點火”指令發出,矗立在發射場上的火箭騰空而起,託舉著“神十一”奔赴太空。一代代航天人,在這裡繼承和發揚不畏艱險、孜孜以求的精神,前赴後繼,不斷追求技術進步,實現著一次又一次突破。

航天城以北100多公里的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胡楊金秋染醉,弱水潺潺漾波。胡楊痙攣般的身軀死死阻擋著風沙,保持著水土,成為攝影大師作品中最美的“身姿”。

居住在弱水河畔的額濟納人,常這樣讚美胡楊: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這是不屈的“胡楊精神”。守望在戈壁和沙漠邊緣的額濟納人,用不撓的精神對抗惡劣的環境,用辛勤的雙手編織綠色的衣裝。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在這裡,根登與永青加布夫婦承包萬畝荒灘,種植沙棗、梭梭、胡楊,開闢人工飼草料基地,養殖駱駝和牛羊,把曾經的戈壁荒灘改變成綠草如茵、花果遍地的家庭生態牧場。

在這裡,退休幹部蘇和放棄安逸舒適的城市生活,種植梭梭3000多畝,在黑城遺址西側上風口構築起一條灌木林帶,迎頭砍斷了撲向國家寶藏的“沙魔”……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紅樓夢》中,寶玉曾對黛玉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有關弱水的一個說法是發源於青海,流經甘肅,最後匯入內蒙古額濟納旗居延海的黑河。

弱水三千,何其浩淼!從古代居延海的規模便可略知一二。據史料記載,匈奴人曾把居延海稱為“天池”,並作為聖地加以祭祀供奉。

漢代,這裡稱為“居延澤”,晉代又稱為“西海”,至唐代才通稱為“居延海”。

歷史上的居延海,最大時面積曾達2600多平方公里。至秦漢時期,尚有720多平方公里,它滋養著額濟納綠洲。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等詩人經停此處,留下了許多壯美詩篇。傳說老子在這裡得道成仙,最後化身入海,蹤跡不見,後人就稱這個地方是“流沙仙蹤”。

然而,氣候變化、沿線取水量增加等因素,導致黑河上游來水減少,居延海的水面逐漸縮小,分割為東、西兩個湖。

西居延海於1961年乾涸,東居延海則於1992年乾涸。天長日久,兩個巨大的湖盆,成為西北地區的風沙源之一。行人至此,無不嘆息。

為了搶救和恢復額濟納綠洲的生態環境,2000年起,黑河開始實施跨省區水量統一排程,成效非常顯著。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從2004年8月至今,湖面再未乾涸,如今穩定在40平方公里以上。在黑河水與居延海的滋潤下,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胡楊林面積也增加了5萬畝以上。

乾涸時的居延海,缺少生靈的光顧,如同“死海”一般寂靜。如今,大湖重生,成了鳥獸魚蟲的樂園。灰燕、天鵝、野鴨……一過冬天,這些遷徙來此的精靈們,或入水嬉戲捕食,或凌空飛翔,或在蘆葦叢、湖心石上休憩,它們歡快地叫著,安樂、自在。

這裡,曾孕育出聞名中外的古居延文明。“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許多文人墨客的經典詩句流傳至今。

居延地區是內地通往西域的主要通道,是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自漢以降,魏晉、北周、唐元、西夏都曾在此設關置隘。

漢代居延遺址分佈在甘肅省金塔縣和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遺址包括張掖郡居延、肩水兩都尉所轄的關城、烽燧和塞牆等遺址。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達來呼布鎮南偏東方向約22公里處的黑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北線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遺址。

黑城是西夏在額濟納河下游設的黑水鎮燕軍司,1286年元世祖大規模擴建黑城,使其成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樞紐,相傳馬可波羅從這裡經過。

明朝徵西將軍馮勝攻打元軍殘餘,築起沙壩截斷黑河上游水源,攻破黑城後撤軍而去,這座繁華一時的古城因黑河改道而廢棄。

歷史已遠去,今朝無限好,未來亦可期。阿拉善盟的國土面積雖有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草原,但當地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圍繞沙漠做文章,讓“沙窩窩”裡生出“金蛋蛋”。

我們看到,有的人在沙漠邊緣種植梭梭、嫁接肉蓯蓉,保護野生白刺、接種鎖陽,推廣種植黑果枸杞、沙地葡萄等,既用沙生植物修復生態,也從挖掘這些植物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中增收。

曾是重要交通工具的駱駝,一度讓阿拉善盟享有“中國駱駝之鄉”的美譽。然而,隨著現代交通日漸發達,加之駱駝的養殖效益低,駱駝數量從1982年的25萬峰驟減到2003年的5萬多峰。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近些年,當地開始大力發展以駝奶、駝絨、駝肉等產業為代表的駝產業,養駝有了市場,牧民有了動力,駱駝存欄量增加到了10萬峰以上,阿拉善的沙漠中重現駝峰連綿、駝鈴陣陣的景象。

一些人還因沙上運動熱而捧上“旅遊飯”。我們曾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深處見到牧民烏力吉巴依。兩年前他花了近70萬元買來一輛越野車,做沙漠旅遊嚮導,由於路況熟悉、服務周到,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而在阿拉善左旗騰格裡沙漠腹地,一年一度的越野e族英雄會,T3沙漠挑戰賽、T3接力賽、岩石攀爬賽等越野賽事,國際汽車展、音樂、遊樂、航空嘉年華等系列活動,讓慕名而來的八方車友和遊客興奮不已。

在沙漠裡玩夠了,不少人還會來到巴彥浩特鎮境內的賀蘭山西麓,欣賞奇峰異石與繁茂草木。“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明代文人金幼孜的詩篇道出賀蘭山的氣勢。

作為阿拉善的母親山,賀蘭山阻擋騰格裡沙漠東侵和西伯利亞寒流東襲,關係著黃河、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及西北、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

阿拉善:大漠長河書奇景,額濟納引人探秒尋幽

然而,由於賀蘭山地區煤炭資源豐富,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實施規模開採,因生產方式落後、環保意識不強等,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近些年,當地針對賀蘭山地區生態環境隱患進行治理,拆除生產生活設施,回填採挖坑,恢復植被。

不久前,我們在一處煤礦剝挖坑附近看到,坑內積蓄的疏幹水形成了湖泊,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湖邊修築了觀景臺和長椅,成為一個小型休憩景觀……“斷峰迤邐煙雲闊,古塞微茫紫翠連”的美景正在重現。

望著連綿起伏的賀蘭山,吹著和煦清爽的微風,踩著綠茵如氈的草原,不經意間,突然發現腳下的石面上,磨刻著羊、馬等動物,或是表情豐富的人面,透過賀蘭山岩畫,與古人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思緒也在愜意中飄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