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中宗、睿宗、玄宗時期,師保與太子的培養情況是怎樣的?

作者:由 寒香文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9-25

薛強妻子是誰扮演

中宗李顯雖曾兩度為帝,但第一次只在位

55

天就被廢黜;神龍政

B

後,李顯得以復登帝位。由於中宗長子李重潤己死,次子李重福被貶在外地,諸子中只有三子李重俊年長,故在神龍二年

(706

被立為太子。但中宗對太子的培養上卻並不重視,“重俊性雖明果,未有賢師傅,舉事多不法。”

中宗也沒有如前朝一樣為其選擇德高望重的朝臣或宰輔為太子三師三少培養太子,使得太子身邊之人或為外戚,或為外任州縣官者。這樣的東宮官設定,無助於培養太子的政治才能,又未能給太子提供助力,使得太子的力量得不到加強。

神龍三年

(707

,李重俊兵變失敗被殺,此後中宗一直未立太子,而太子三師三少之職也成為中宗安撫人心,表示褒寵之職。景龍三年

(709

,韋后堂兄韋溫為太子少保,唐休憬為太子少師。此時師保之職成為皇帝表示對個人的榮寵,與培養太子無關。

中宗、睿宗、玄宗時期,師保與太子的培養情況是怎樣的?

景雲元年

(710

六月,中宗遇毒崩,韋后臨朝,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為安撫李唐宗室,大規模加封諸王。太子太師一職再度成為親王加銜,以安國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作為東宮官之首。此時李旦被授予太子太師之職,只是韋后安撫人心之用,並未對太子有實際教導培養之意義。

睿宗繼位之初,即立平王李隆基為太子。與中宗不同,睿宗十分重視太子的培養,不斷擴大東宮規模,增強太子實力,確立朝臣對太子的服屬。首先任命長子宋王李成器為太子太師。李成器讓太子之位後,睿宗授其太子太師之職,既有安撫之意,也有增強太子力量的作用,但顯然教導培養之責任並非主要目的。

景雲元年

(710

十一月,蘇嚷為太子少傅,侍中、鄖國公韋安石為太子少保。韋安石由宰相罷為太子少保,三個月後又復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因此任職時間極短。

中宗、睿宗、玄宗時期,師保與太子的培養情況是怎樣的?

其後,又任禮部尚書竇希價為太子少傅,授予太子舅父為太子少傅,也表達出睿宗對太子的支援。此外,還有深受睿宗信任的薛程被任命為太子少保。薛程雖被任命為太子少保,卻屬於太平公主一黨,後在先天政

B

中被處死。因此竇希價與薛程二人作為太子師保,顯然目的是增加太子東宮官陣營力量,亦無培養太子之具體責任。

這些元老重臣唐休憬、韋安石、蘇瑰等人罷政事,為太子師傅類官員,

“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日益虛化重視與榮寵,而且這種虛化的榮寵日益體現為一種實質上的地位降低”。

總之,李隆基為太子期間,太子地位較高,三師三少與唐太宗、高宗時期輔政培養教導太子要職不同,師保主要成為增強太子勢力、安撫功臣之用。三師三少地位明顯下降,基本不掌實權,不再發揮制度規定的

“以道德輔教太子”、“以觀三師之道德而教諭”太子的職責。

中宗、睿宗、玄宗時期,師保與太子的培養情況是怎樣的?

玄宗繼位後立共冊立兩位太子,與此前諸帝不同,玄宗對太子控制極為嚴格,對其東宮屬官設定更為隨意。玄宗時期太子三師三少全部設定,任職人數最多,但實際對太子培養作用卻更不如前朝。

玄宗在先天政

B

後掌握全部權力,雖一直未立太子,但太子師保官員就任命了

3

人。開元元年

(713

十二月,任尚書左垂相兼黃門監的劉幽求拜為太子少保,同時罷知政事,太子少保一職成為罷相後安撫功臣的閒職。光祿卿竇希鹼在開元二年

(714

七月被任命為太子少傅,此職明顯為提高外戚地位之用。

此外還有王皇后胞兄、咐馬王守一,開元初亦被任命為太子少保。玄宗任命此

3

人為太子師保目的與太子無關,不是為教輔太子,在李瑛為太子後,竇希鹼與王守一也未負有實際教輔之責。

中宗、睿宗、玄宗時期,師保與太子的培養情況是怎樣的?

李瑛在開元三年

(715

被立為太子,此時僅五歲。玄宗為其設定多位東宮屬官,但從師保的身份與任期來看,大多以親王兼任或安撫老臣之用,師保均為虛職。如前文所述,岐王李範先後被任命為太子少師、太子太傅,薛王李業先後被任命為太子少保、太子太保。開元二十一年

(733

,玄宗在獎賞諸王時又任命慶王李潭為太子太師、棣王李洽為太子少傅、鄂王李涓為太子太保。

大規模任命宗室兼任太子三師三少,於太子的培養並未有所助益,只是對親王安撫性的虛職。又如開元二十四

(736

,玄宗同時任命尚書右垂相蕭高為太子太師,工部尚書韓休為太子少師。韓休因蕭高舉薦而成為宰相,韓休主政後與蕭高政見不合,在同一年被罷相後又同時罷為太子師保。從任職原因來看,這一時期的師保任命並不是為輔佐太子而設,而成為罷相者的閒職,與太子的培養並無關係。

李瑛為太子期間,儘管太子三師三少人數最多,三師三少設定齊全,實際卻與太子的培養無關。從此也可看出玄宗對太子的培養並不重視,任命三師三少並無增強太子力量的意圖,只是給與宗室諸王或老臣等人的虛職,並未有教育太子的實權。太子三師三少己然成為閒散之職,無教導培養之實際責任。

中宗、睿宗、玄宗時期,師保與太子的培養情況是怎樣的?

開元二十六年

(738

六月,玄宗第三子李亨被冊立為皇太子。此時李亨早己成年,經過前太子李瑛事件,玄宗對其東宮官設定更為謹慎。太子三師三少任命頻繁,進一步發展成為對養老致仕者表示榮寵的虛職。

例如玄宗之舅的竇希瓘,授太子少傅時間不久,又遷為開府儀同三司,依舊朝會。後吏部尚書李昌為太子少傅接任竇希灌之職,李昌為李唐宗親,轉任太子少傅一年後卒於官。可見其職亦為官員養老之用。又如天寶十三載

(754

哥舒翰拜太子太保,又兼御史大夫。此時哥舒翰依舊在河西,並未歸長安,且太子太保只是哥舒翰兼任官之一,對太子而言並未有實際影響,太子太保只是玄宗對待功臣的褒揚之職。同年還有左相、許國公陳希烈罷為太子太師,同樣是罷相後授予的虛職。

總之,不論是李瑛還是李亨為太子時期,玄宗對太子的培養均並未十分重視。玄宗為其擇選的師保,亦不是為了輔助太子。太子三師三少或為玄宗表示對高官榮寵之職、或為宗室外戚養老之職,更多為罷相之閒職,不再承擔輔佐太子的職責。太子三師三少也大多不再是兼任,任職之人基本不在朝政中掌握實權,對太子的培養亦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