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

作者: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13

斑白歡遊詣的意什麼發音

作者:山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主席 杜學文

在現代化程度日益加深、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今天,《桃花源記》為何仍然魅力不減?大概是因為,該文為我們描繪的生活景象與人的本性相通。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這個桃花源,就是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高尚之境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

《嚮往的生活》節目照

近兩年,一批以田園生活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受到了觀眾喜愛,包括《三個院子》《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等。儘管在城市,可以享受到現代文明帶來的更多便利,也往往有更好的發展機遇,但其快節奏的生活、被鋼筋水泥擠壓的空間、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等,總讓我們覺得少了點什麼。在這種反思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嚮往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鄉村、土地、山川、草木、花鳥,以及在此之上的田園生活,成為疲憊心靈的慰藉。

事實上,人類從未割斷自己與大自然之間聯絡的臍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我國最早的詩歌《擊壤歌》,被評價為“自然中見淳美,樸拙中見太平”,描繪了遠古先民自由安閒、自給自足的愜意生活。全詩沒有華麗的辭藻、宏大的篇幅,卻以精煉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揭示了一種具有永恆意義的生活理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

《桃花源記》意境圖

類似的詩句還有很多。田園詩派,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流派,力求探尋人與自然關係的真諦。在人面前,大自然是多麼蒼茫高遠,所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而人,又是多麼渴望擁有像大自然一樣雄闊遼遠的情懷,所謂“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除了詩歌,相關題材的散文也是不勝列舉,例如《小石潭記》《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醉翁亭記》《登泰山記》等。在文人筆下,人與自然從來都是一體的。山水有多麼高遠,人的胸懷就有多麼壯闊。

從人的社會形態來看,在這些作品中,還要數陶淵明的散文《桃花源記》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1600多年前,本有一腔抱負的陶淵明辭去了彭澤縣令,開始了歸隱田園、躬耕僻野的生活。“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在這片淳樸恬靜、安寧和樂的桃花源中,陶淵明寄託了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

《桃花源記》意境圖

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大概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篇幾百字的散文將會流傳千古,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該文以虛景實寫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一個似有若無的人間仙境——桃花源。關於桃花源的種種情狀,作者描寫得十分細緻逼真,卻又在文末告訴讀者,這美麗、誘人的桃花源找不到了。如此一來,讓讀者自然生出了心嚮往之、扼腕嘆之的複雜情感。在陶淵明筆下,桃花源是一個凝固了的存在。從空間來看,它與外界沒有聯絡,處於一種不受世間紛擾的“間隔”狀態。從時間來看,這裡的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對外界的認知還停留在“先世避秦時亂”。這裡民風淳厚,到處洋溢著一股清新質樸的氣息。與東晉時期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相比,桃花源可謂一種具有超越意義的理想之境了。

如果說,在農耕文明時代,人們期盼能夠遠離戰亂,過上一種“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與四時節令、自然迴圈相統一的生活。那麼,到了今天,在現代化程度日益加深、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時代,《桃花源記》為何仍然魅力不減?大概是因為,這篇絕妙之文為我們描繪的生活景象與人的本性相通。現代化,雖然極大地改善了人的物質生活,卻也對人的內心世界、價值倫理形成了衝擊擠壓。對財富的無限追求,各種慾望的不斷膨脹,嚴重地背離了人順應自然的天性。而在“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童孺縱歌行,斑白歡遊詣”的情境之中,人們往往可以盡情盡興、怡然自樂。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這個桃花源,就是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高尚之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田園生活類綜藝節目熱播,也就不足為奇了。(杜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