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作者:由 雪夜孤燈讀閒書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1

杜俞怎麼救得陳平安

凡人皆有七情六慾,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是人的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六慾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陳平安也有自己的感情和慾望。陳平安喜歡寧姚、秀秀、寶瓶等美好的人,見到人間的不平事就會憤怒,擔心自己辜負了齊靜春的期待,悲傷齊先生因自己而死種種。人有感情慾望很正常,但被感情和慾望操控就容易做錯事,甚至傷害到自己在意的人。陳平安接受秀秀並不違反禮法,他為什麼不接受秀秀?陳平安去倒懸山向寧姚示愛,可是做好心理準備的,如果寧姚喜歡別的人,他已準備好了承受痛苦。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寧姚喜歡其他人,會讓自己悲傷,那自己在多喜歡一個秀秀,定然也會讓寧姚悲傷,讓寧姚傷心的事,陳平安是不能做的。陳平安才會壓制自己的感情。陳平安的文化底色是儒家,自然走的是儒家的路數。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何對待七情六慾,儒家的第一招是“克己復禮為仁”。人應該剋制自己的慾望,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這樣就能達到“仁”的境界,也給出了“克己”的具體方法,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陳平安就是這樣做的。蕭鸞夫人上門示愛,陳平安黑著臉說“你是不是存心要害死我”,他為何說蕭鸞夫人存心害自己,如果他真的能做到心思純澈,沒有任何慾望,哪怕這件事傳到寧姚耳朵裡,不更證明自己的品行嗎?為什麼他不相信寧姚會相信他?恐怕是因為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對著蕭鸞夫人這樣的新鮮事物,他難道沒有心動嗎?或許就是心動感覺才讓他有了負罪感,才會有了存心害死我的說法。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另一個君子就很誠實,那就是賈寶玉。《紅樓夢》中有一個章節,賈寶玉看到薛寶釵露出的胳膊,當時的心理活動是,如果跟林黛玉成了親,或者薛寶釵嫁了人,再摸就不合適了,不如現在摸摸沒關係,正在內心掙扎時,林黛玉恰好進來才作罷,然後感覺很尷尬,這才是正常的心理活動。陳平安面對蕭鸞夫人的時候,難道真的像吳懿說的“他陳平安就是個瞎子”?不過也對,瞎子可不是就是靠摸的。陳平安對待敵人,一直也很剋制,杜俞之所以能活,“主辱臣死”的老嬤嬤也能活,並非是偶然,都是陳平安的剋制。這些人的惡事,無論是杜俞的江湖混亂生活,還是老嬤嬤的心狠手辣,都是過去的事,沒有經過任何事實考證,也不知道其中是否有隱情,如果僅憑几句話或者一些傳言,就給這些人定罪,那就是被“憤怒”所控制,很容易誤殺錯殺,杜俞後來的表現也說明,壞人真的不一定就非得殺死。不得不說,陳平安的行為很儒家。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克己復禮”走到極致就是“滅人慾而存天理”,這就是儒教的理學派,也是儒家的降龍十八掌第二招。他們認為,人的感情和慾望就是禍亂之源,應該統統消滅,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位置上,遵循自己應該做的行為,其他的都不要想更不要做,否則就是無恥,就是罪惡。理學對性慾的壓制更是走向極致,理學一派認為,性只是用來傳宗接代的手段,其他想一想就是罪惡,破壞規矩的性更是“萬惡淫為首”,尤其是對待女性的出軌,理學尤其不能容忍,各種殘忍折磨手段,想著都讓人心神戰慄。即使這樣,“人慾”也不是想滅就滅的,所以後來儒家才被說成假道學。當然儒家發展到理學階段,也是有他自己的社會環境,已經到了腐朽的時候,人們普遍對儒家的惡感,也都是這個階段形成的,其實早期的儒家,就像《劍來》中的儒教一樣,是寬容和開放的,也是善於自我反思的。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放縱情感和慾望是不對的,但一味的壓制,也會引發更大的問題。情感和慾望是人類生存的根基,是歸屬於人性的部分,並不會因為壓制而消失,正好相反,壓制有些時候會壯大情感和慾望。隨著年齡和能力的提高,陳平安需要壓制的情感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對父母之死的怨懟,對齊靜春之死的內疚,並沒有因為時間而削弱,反倒是壓制越多,心中的蛟龍成長的愈快。面對這種局面,儒家也有新的招數,那就是王陽明的“心學”。王陽明借鑑佛教的禪宗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新的解讀,他認為人生下來就能辨別善惡,之所以知善而行惡,是因為心被矇蔽了,矇蔽“心”感知能力的就是”人慾“,也就是各種飲食男女、功名利祿之類的慾望,這些就是我們心靈上的灰塵,而且歲數越大,灰塵就越厚,所以就應該努力擦掉灰塵,還要努力保持一塵不染的狀態。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只要”心“是一塵不染的,也就是真知狀態,心就能夠自動辨識善惡的,遵循心的情緒反應,按照心中所想去做,就不會出現錯誤,這就是知行合一。陳平安對心中的蛟龍,大致就是採取的這個路數。在隨駕城時,陳平安開始脫下布衣,穿上錦衣手搖摺扇,這是放出心中的蛟龍,但理智時不時的要出來干涉。隨駕城後,陳平安著錦衣戴笠帽,代表著理智和情緒共存。渡船上和高承的心力拔河,乃至雲端和竺泉的對話,理智已經放棄了控制,所以陳平安才會和小玄都觀中年道士鬥嘴,故意噁心對方,所以才會大哭大笑,這些都是以前的陳平安沒有過的,甚至陳平安都想不顧一切的大幹一場,徹底毀了鬼域谷和骸骨灘,這些都是壓抑太多,壓抑太深的緣故,這次釋放出來,應該是好事。等到再次登上渡船後,陳平安已經放任情緒控制,所有代表理性、責任的東西,如灰衣、笠帽,大書箱都收了起來,書中說像神祗習慣行走人間,不需要理性就能達到的理性。不斷地印證道理、理智和情緒之間的差距,如果能夠二者統一,或許就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了。

《劍來》降“龍”十八掌,儒家只學會了三招

道家也有對付心中蛟龍的方法,跟他的思想直接相關。道家嚮往的是個人的永生,最多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雞犬可是自己的雞犬,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可是跟我沒有關係。道教認知和行為比較統一,在擴大宗教影響吸納教眾這件事上不怎麼熱心,最後這家本土宗教發展的還不如外來的佛教。道教認為人是有一個精神核心的,三尸九蟲就是汙穢,三尸九蟲大致上可以認為是人的情感和慾望,只有透過修煉,把情感和慾望凝練成實體的三尸然後斬去,只留下純淨的真身,這就是斬三尸得道,成為了“真人”。佛教對付心中蛟龍更粗暴,什麼情感和慾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甚至更進一步,“無我”,連我都不存在,你的所謂情感就更是空的。佛教否定了這一切,解決的最是徹底。具體到《劍來》中,小說講的是人間故事,講的是人間道理,說的是人間情感,小師叔喜歡寶瓶,寶瓶喜歡小師叔,都已經成了真理,任何要斬去這些感情的想法,或者把這些情感看成了虛妄,完全沒有可行性,所以也就忽略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