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作者:由 衛耿羿聊娛樂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17

劉備的諡號是什麼意思

我字多,看我!

雖然三國裡的桃園結義一直是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但是正史裡面對於桃園結義則是毫無記載:

“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三國志·關羽傳》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三國志·張飛傳》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可以看出,張飛和關羽是事先相識,接著才在涿郡認識了正在招兵買馬的劉備,最終願意追隨劉備一起匡復漢室,這就表明三人之間雖然關係很好,但是還沒有《三國演義》裡面那樣如親兄弟般的交情,而劉備是何人?一個胸有大志但是善於隱藏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偽君子,這在哪表現出來呢?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在關羽和張飛生前的時候對他們兩人百般器重,就好像自己離開了這兩個人就活不下去了一樣,但是最終在劉備稱帝的時候,卻只給曾經為自己效力過一段時間後來病逝的法正追封了諡號,而先後去世的關羽和張飛並沒有諡號,諡號是對一個人的尊敬,證明此人生前有很大的貢獻,法正固然對劉備有貢獻,但是張飛和關羽是早期就跟隨劉備打天下毫無怨言,為什麼還沒有諡號?可見劉備早已對兩人有所不滿。

先看被關羽丟掉的荊州有多重要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這是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所說的《隆中對》,諸葛亮雖然自稱鄉野之人但是內心卻不侷限如此,《隆中對》是諸葛亮對於當時時局的一種見解,並且認為劉備若想匡復漢室,那麼必然要佔領益州和荊州,益州作為大本營,進可攻退可守,而荊州更像是一個軍事要地,兵家必爭之地,因為上至虎牢關可進攻曹魏,下至赤壁可進攻東吳,有了荊州就相當於處於一個隨時進攻隨時防守的狀態,再加上後方有益州的糧草供應,就宛如一個戰爭永動機。

再看關羽為何丟掉荊州

這是關羽獨自帶人北伐,從荊州開始往外攻打,首先進攻的是曹魏的樊城,此戰中天時地利人和從而讓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了于禁還有他的兵馬,此戰之後關羽名揚天下,之前雖出名但是都是作為猛將,襄樊之戰後證明關羽不僅是一個猛將,而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但正是因為太過順利導致關羽開始自大。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當時關羽身邊一直有一個威脅就是呂蒙,但是呂蒙平時偽裝得太好讓關羽覺得此人無能,但還是小心提防此人,襄樊之戰後關羽自大覺得呂蒙不過如此,就沒有放在心上。

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 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呂蒙猜測到關羽必然是害怕自己在後面所以才一直留守樊城不敢派兵前往襄陽,於是呂蒙給孫權上書,稱此時可以攻打關羽,並且因為自己經常有兵,你明面上把我叫回去,這樣關羽必然會帶兵前往襄陽。

孫權照做之後關羽果然沒有懷疑就派兵前往襄陽,至此正中圈套,不僅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還丟掉了荊州。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看張飛逝世給劉備帶來的負面作用

關羽死後最為悲痛的應該是張飛,因為兩人早在認識劉備之前就相互認識了,而如今關羽突然逝世肯定是接受不了,自然就要派兵攻打東吳來宣洩內心的憤怒,劉備自然是贊同,因為荊州在東吳手上越久那麼對他們的損失就越大,而張飛正好作為一位先鋒軍帶兵攻打東吳,但是萬萬沒想到,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張飛竟然還喝酒並且還鞭撻下屬,最終下屬忍無可忍就把他給殺了,這對於劉備來說是更加致命的。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雖然劉備有五虎上將,但是這其中黃忠和關羽已經逝世,趙雲外派,馬超想用但卻又不敢用,原本張飛是最好的人選,軍事和作戰經驗豐富,由張飛帶頭,再加上劉備早已經準備好的軍隊進行攻打,勢必一舉拿下東吳,但是張飛卻在如此緊要關頭逝世,劉備就面臨無將可選的困境,最終只能自己親自帶兵攻打。

劉備的迫不得已

原本劉備的心思就沒有在蜀地上,從大兒子劉封小兒子劉禪的“封禪”就可以看出,當時曹魏一家獨大所以東吳自然是最佳選擇,只是沒有想到時間來得這麼快,關羽和張飛的接連去世並且還都是跟東吳有聯絡,這就讓劉備不得不出兵,因為劉備是以仁德打下的天下,如果失去這個標籤,那麼肯定得不償失。

劉備對關羽和張飛心懷怨恨嗎,為什麼他們死後沒有被追封諡號?

結語:最終的結果就是劉備兵敗夷陵,這一次的大敗對蜀國好不容易打下的根基造成巨大的損失,對於這樣的情況,劉備自然是對關羽和張飛心懷不滿,或許劉備早已經對兩人的行徑表示不滿,但是奈何自己的身份和兩人的關係,從始至終都沒能開口,如果劉備能早日教導兩人一個不自大一個不酗酒,那麼蜀國的地位是不是會發生改變呢?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