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使民無知無慾的理念不僅只有老子在提倡《道德經》第3章

作者:由 一無邊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7-01

什麼什麼遠來

使民無知無慾的理念不僅只有老子在提倡《道德經》第3章

一、不爭不盜不亂

(一)原文與釋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不崇尚財多、不抬高財多者的地位,使民眾不爭奪財富。不以難得之物為貴,使民眾不為其而當盜賊。不顯露能引起新慾念的事物,使民眾不亂作。

(二)釋讀

什麼是賢?賢在春秋前的本義是多財,春秋中期引申為多。《詩經小雅》中有“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意思是管理者分工不均,我做的事特別多。春秋戰國後,多財引申為多才,賢是“才能多”。

眾所周知,《道德經》是比《詩經》還早的作品,那個時候賢還沒有賢能的意思,只表示財多、財多者、富人。

富人的錢從哪裡來?是從社會、從許許多多的民眾身上賺來的。社會財富是創造出來的,而整個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人都去爭利,沒有人創造財富,財富就會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導致富者愈富,窮著愈窮。所以老子提倡要創造財富,不提倡爭奪財富。

什麼是難得之貨?為什麼不貴難得之貨?能滿足民眾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鹽等普通貨,才是民眾真正所需要的。金銀財物、房子車子等等不是難得之貨,如珍禽異獸、古玩奇珍之類的才是難得之貨。難得之貨通常不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只能當做炫耀品。難得之貨越貴,就越能讓人鋌而走險。

不顯露能引起新慾念的事物,使民眾不為此而惑亂,因為安穩的幸福才是民眾迫切需要的。這裡的欲是指新慾念,下文會闡述。

(三)辨析

* 上:崇尚,提倡。

* 賢:多財、多財者。

* 見:展現、顯露。

使民無知無慾的理念不僅只有老子在提倡《道德經》第3章

二、有之與無之

(一)原文與釋文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所以聖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讓民眾的心能安穩,不妄起異心;讓民眾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讓民眾的意志能夠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不能凌駕於整體利益之上;讓民眾能體魄強健,去創造財富而不是爭奪財富。

(二)釋讀

虛其心是指讓民眾不妄起異心而亂作、不見異思遷。

怎麼才能做到虛其心?讓民眾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如果民眾都覺得幸福安穩,就不會有人願意往外跑,更不會亂作。

弱其志是指民眾的個人意志必須要弱於整體意志,必須服從整體意志。因為國家是由全體民眾組成的一個整體,全體民眾的利益就是整體意志,所以個人意志不能凌駕於全體民眾的整體利益之上,更不能損害全體民眾的整體利益。

為什麼要強其骨?如前所述,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利用有限的資源去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不是去爭奪財富。財富是民眾創造出來的,體魄強健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創造財富。

另外,這句話還包含了有無相生的原理。

實其腹、強其骨,是有之以為利。民眾只有吃飽穿暖、身體健康,才能對國家、對整體有利。

虛其心、弱其志,是無之以為用,讓民眾真正成為整體的一分子,能夠在整體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使民無知無慾的理念不僅只有老子在提倡《道德經》第3章

三、無知無慾和不敢

(一)原文與釋文

【恆使民無知無慾也。】

始終讓民眾不去新認知容易產生妄欲的事物,沒有新認知,就不會有新慾念。

【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讓民眾知道什麼叫不敢,什麼是不敢?不為之就是不敢。只要讓民眾不爭奪財富、不為盜、不亂作,就沒有什麼是不能治理的。

(二)無知無慾

什麼是無知無慾?無知並非什麼都不知道,無慾也並非沒有任何慾念。人人都有感知和慾念,只有死物才真正無知無慾。《道德經》中,

無知是指新認知,無慾是指新慾念。

這點在第1章已經詳細論述。

如果不知道某事物是否存在,就不會對其產生慾念。所以,新認知是產生新慾念的根源。

如果對某事物有了新認知,會有以下三種情形。

(1)無新慾念。

因為對此事物沒有任何需求,所以不會有新慾念。好比一個用過的紙皮箱,有些人用後就扔,沒有絲毫新慾念。但對撿廢品的人而言,紙皮箱能引起新慾念。

(2)有新慾念。

好東西誰都喜歡,錢誰不喜歡?只要新認知了好東西,人就會產生慾念。要麼欣賞、要麼追求、要麼嫉妒等等,都是新慾念。

(3)新慾念可能發展為各種有益或者妄作。

知道了財富的作用,有人可能會因此努力創造財富,有人可能會因此去爭奪財富,有人甚至可能會因此鋌而走險(此謂妄作)。

正是因為新認知容易產生新慾念,甚至發展為亂作、妄作,所以要“恆使民無知無慾”。

這個道理西方等國一直在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等國,為什麼民眾覺得很難理解中國?因為統治階層刻意撒謊和欺瞞,刻意讓民眾無知無慾。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說得很清楚:“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所以美國不但要對全世界撒謊,對民眾更要撒謊和欺瞞。否則民眾會有新認知,會對比,新認知會產生新慾念,會“化而欲作”。

第65章說:“故之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以知治國,國之賊也,以不知治國,國之德也。”

看吧,先賢在兩千多年前悟出的道理,如今卻被西方國家用來對付我們。

無知並不是對所有東西都無知,而是指對容易引起亂作的東西要無知。對於能讓國家進步的科學知識,西方等國不但不欺瞞民眾,甚至鼓勵民眾接受科學知識、鼓勵普通民眾考大學。

(二)不敢和弗為

不敢就是完全不敢去做,弗為就是不為之、不做這些。

“弗”和“不”,不能替換!

“弗”不是“不”,“弗為”不是“不為”,而是“不為之”。

“不”是完全否定,“弗”是不完全否定。

“不為”是完全什麼都不做;“弗為”是不做這些,但會做那些。

比如我跟朋友開車經過一家旅館,朋友問:“住不住店?”

如果我答“不住”,意思是不住店。

如果我答“弗住”,意思是“不住之”,也就是不住這家店,而不是不住店。

“使夫知不敢”就是讓民眾知道什麼叫不敢,不敢就是完全不敢做。不敢做什麼?不為之,就是前面所說的,不爭奪財富、不為盜、不亂做,完全不敢做這些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