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一直秉承著“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張廷玉,怎麼在晚年犯了忌諱!

作者:由 睫毛上的淚珠子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09

上諱下諱如何使用

張廷玉有句很出名的座右銘“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這是他為官處事的哲學,倒不是沉默不作為,而是要問心無愧地做事、謹小慎微的做官,剋制慾望、不爭不搶,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而張廷玉也確實在這方面達到了殿堂級的水平。他歷經三朝,一直勤勤懇懇做事,低調沉穩,處於權力中樞,卻總能置身於政治紛爭的漩渦之外。

張廷玉是在康熙朝考取功名,入侍南書房,主管刑部,走入政治中心的;可位極人臣、仕途大放異彩卻是在雍正朝。

雍正終於從血腥的奪嫡鬥爭中坐上了那萬眾矚目的位置,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宏圖偉業,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而張廷玉無疑是其中最有分量的一位,他在位期間扮演的是皇帝首席秘書的角色,為雍正出謀劃策,他對清朝的貢獻主要在於完善了奏摺制度和軍機處的運作規則。

一直秉承著“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張廷玉,怎麼在晚年犯了忌諱!

可以說,張廷玉是一位在清朝史上留下濃重筆墨的漢臣,也是有清一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能被供奉在太廟,可謂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有時皇帝的近親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以及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也可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這些臣子死後將會以郡王之禮厚葬,這就叫配享太廟。

雍正是個很公正嚴苛的老闆,他能讓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足以證明張廷玉的功勞以及雍正對他的肯定。

一直秉承著“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張廷玉,怎麼在晚年犯了忌諱!

一帆風順的為官之路

張廷玉出身於書香世家,其父在康熙朝身居要職,受到父親的影響,張廷玉自幼奮發讀書也考取了功名,並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在晚年的時候開始重用張廷玉,當時康熙正受九子奪嫡的困擾,很多大臣都牽涉其中,因而遭到貶黜或者降級,而張廷玉卻能知曉其中利害,處理好其中關係,成功地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康熙去世後,雍正更加重用張廷玉,一方面是為了廣納賢士,二是靠著張廷玉在官場上的威望,為自己鞏固政權。張廷玉的仕途從此更加順風順水,僅僅五六年間就升任為了大學士,且雍正十分信任他,很多拿不準的事都要來諮詢張廷玉再做決定。

清朝軍機處建立初期,雍正以一些親重大臣兼任軍機大臣,其中就有張廷玉,他不僅典掌軍機,又兼理吏部、戶部要職等等。

雍正十三年,皇帝病危,將張廷玉提為顧命大臣,並留下遺詔,等張廷玉百年之後配享於太廟。

一直秉承著“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張廷玉,怎麼在晚年犯了忌諱!

坎坷的“配享太廟”之路

官場上言多必失,張廷玉人上了歲數也開始糊塗起來,幾乎忘記了自己一生的為官哲學。

乾隆當權時期,張廷玉年邁,有了退隱之心,便想著上書請求告老還鄉了,可雍正臨終前說了讓他配享太廟的,他又害怕自己不能獲此殊榮,並且當時其他的大臣也對這件事懷有疑慮,於是就上書,希望皇帝可以寫一個書面承諾來證明這件事。

乾隆看到了他的奏章就十分生氣,他認為允不允諾是皇帝自己的事情,臣子沒有理由來要求自己立字據,就算哪天不想讓他在死後進入太廟了,他張廷玉也不能說什麼。但乾隆終究把這口氣嚥了下來,如果他發作,正好坐實了外界流傳自己不肯讓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議論,於是寫了手諭,保證讓他配享太廟。

但是乾隆做出了這麼大的讓步,張廷玉竟然沒有親自到宮門口去謝恩,只是讓兒子代自己前去謝恩。本就心中有氣的乾隆,覺得張廷玉這是大不敬,便借題發揮,奪去了他的爵位,但這時並沒有取消他配享太廟的殊榮。

一直秉承著“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張廷玉,怎麼在晚年犯了忌諱!

過了一年,張廷玉再次請歸,乾隆命他自審是否配享太廟,皇帝以大學士九卿議,罷免了配享,免除了他的的罪過,讓他告老還鄉了。

八十四歲的張廷玉在老家孤獨落寞的去世了,他並不知道,後來乾隆迫於面子,還是按照先帝的遺詔,給了他配享太廟的尊榮,想必臨終前回顧自己的一生,他還是很遺憾的吧!

作為清朝唯一一個可以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在官場上肯定有他的處世之道。縱觀他在官場的數十年,一直是勤勤懇懇,功勞肯定也是巨大的。但老年變得也有點昏聵了,雖然乾隆一度取消他配享太廟的資格,可在他死後,還是讓他進了太廟,如果他泉下有知一定會很欣慰,可惜人雙眼一閉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一代重臣權臣張廷玉還是抱憾而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