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中國台州網丨尹步輝:游龍驚鳳

作者:由 抽屜影片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19

烹龍煮鳳是成語嗎

尹步輝:游龍驚鳳

中國台州網丨尹步輝:游龍驚鳳

中國台州網丨尹步輝:游龍驚鳳

中國台州網丨尹步輝:游龍驚鳳

你要問食雕藝術最難在於什麼,尹步輝會回答:“比例。”為了做到隨心所欲就能雕出符合現代美術比例要求的食雕作品,他不斷練習,手上不知捱了多少刀……

“你說的是食雕啊,就在馬路那頭,那個黃色的門牌隔壁就是。”

工作室並不醒目,但是,向周圍的人一打聽,說出“食雕”二字,即便數百米開外的小區保安也是脫口而出,幫忙指路。

這也不奇怪,只要走進這個兩層樓的屋子,立刻就能被高懸在牆上的一條條“龍”吸引。它們盤踞在“雲霄”之上,張牙舞爪,雷霆震撼,身上鱗片羽毛、觸鬚龍角,纖毫畢現。若是不告訴你,你是斷然不會想到這麼精緻的雕塑,居然是用泡沫雕成的。

除此之外,還有靈動的花鳥、軒昂的神獸、奔騰的駿馬、矯健的青牛,個個樣貌栩栩如生,就像是一尊尊來自於遠古的藝術品。“游龍驚鳳”四個字自然出現在腦海中,這個叫尹步輝的食雕師傅復活了一種攝人心魄的美。

“我只是一名做食雕的,這些都是我教學用的教具。”尹步輝言語不多、神色略微靦腆,但一說起食雕,他兩眼放光,說著說著,就拿起手中的刻刀,為我們演示起來。

拜師學藝

出生於1984年的尹步輝,老家在安徽,但他的人生歲月多半和路橋牽連在一起。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年僅17歲的尹步輝,就隨著在吉利集團工作的哥哥來到路橋,感受東部沿海新城迎面撲來的蓬勃氣息。

尹步輝先是到鑫都大酒店找了一份工作,但當酒店安排他做服務生時,他拒絕了。直覺告訴他,要做一門相對有點技術的工作,才能為今後的發展積累“資本”。最終,他選擇在鑫都會議室做場務。

那時,鑫都大酒店的會議室也會安排一些宴會,尹步輝就是在這裡,第一次接觸到食雕。

“那是一隻雞,晶瑩剔透,表面水分充足,當時還滴著水珠。”尹步輝至今清晰記得那個食雕的模樣。他就問身邊的領導:這是用什麼做的,這麼漂亮。得到的答案是:這是酒店的一位師傅用南瓜、蘿蔔等雕刻成的食雕,寓意“錦繡前程”。

也不知為什麼,尹步輝一下子就被這種美麗的雕刻吸引了,看得入神。尹步輝暗暗下定決心,要學習這門久遠而鮮活的技藝,並以此作為自己謀生的手段。

就這樣,尹步輝透過酒店領導找到了食雕師傅王子海,向他求學,開啟了學徒生涯。

那時正值炎炎盛夏,尹步輝常常一雕就是一整個晚上,實在困極了就在操作檯上眯一會兒。有一次,值班經理看到尹步輝渾身被汗水浸透,睡在操作檯上,便悄悄給他送來一個小風扇。尹步輝對經理心生感激。

平均一天睡覺不到4小時,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尹步輝,他幾乎都在雕刻。尹步輝的父親是一名細木匠,或許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在傢俱上雕刻花鳥魚蟲,尹步輝學得很快。短短兩年時間,就學會了王子海的全部技藝。

“你去百度,看看哪裡有好的食雕師傅,不管多遠,都要去學。”王子海鼓勵他,廣拜名師,求得技藝更上一層樓。

於是,尹步輝離開路橋,開始了求藝之路。他先是到蘇州的一家星級酒店應聘雕刻師。為了不被其他事情打擾,也為了能攢下拜師學藝的費用,尹步輝主動要求每月只領50元的生活費,剩餘的工資都留到年底一次性領取。

兩年後,尹步輝帶著所有的積蓄,隻身來到北京,學習神獸和龍鳳的食雕技巧。又兩年後,他離開北京,來到大連,在那裡專攻人物食雕。就這樣,尹步輝透過不斷學習,終於掌握了南北派的各種技巧,花鳥魚蟲、神獸龍鳳以及各類人物的食雕均信手拈來,還學習掌握了麵塑、糖藝等食雕技藝。

2005年,學得一身技藝的尹步輝回到台州,獨立門戶,闖蕩江湖。

嶄露頭角

“根據這個南瓜本身的樣子,最適合雕刻一隻飛鵝。”在工作室裡,尹步輝向我們展示了一次食雕技藝——用半個小時雕刻完成一隻飛鵝。

只見他成足於胸,頻繁使用一旁的銼刀、拉刻刀以及一把主刀,手勢飛舞,刀光劍影,從頭部開始逐漸往下,一隻鵝的身體大致模樣就顯現了出來。

但尹步輝絕不馬虎,即便時間短暫,也抓取每個細節,賦予一隻南瓜不曾想過的“飛鵝靈魂”。體現鵝嘴角的弧度、脖子的力度的線條都要細細刻畫,做到精益求精。上半部分雕成鵝身,下半部分則雕成海浪。在尹步輝的巧手之下,層層浪花翻滾起來,彷彿就是水花四濺,令人感受到驚心動魄的氣勢。之後他再用另一個南瓜給鵝雕上了翅膀,並配上爪子,一隻意欲展翅翱翔、與海浪搏擊的飛鵝就完美呈現在眼前,鮮活靈動,栩栩如生。

“食雕作品可快可慢,看顧客的需要來定。快的話,一箇中午就能雕出一個壽星,有時甚至10分鐘就要出擺盤的作品,而慢的話,三天也刻不完。”尹步輝說,但這並不意味著刻得快就粗糙,刻得慢就精細,“快有快的刻法,慢有慢的刀工,就如同繪畫有寫意和工筆之分,相比之下,在短時間內刻出神形俱佳的作品,更考驗一名食雕師的功力。”

做好食雕離不開傳統文化底蘊和創意能力。尹步輝介紹,一個食雕作品首先要符合宴席或者活動的主題,譬如雕刻一個老壽星,可以用於壽宴,代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雕刻鴛鴦戲蓮、龍鳳呈祥則可以用於喜宴,代表著百年好合;雕刻麒麟送子可以用於滿月酒等等。後來,尹步輝又被請到一些美食節和啤酒節的現場,做主題雕塑,這就不僅需要雕刻技術,更需要設計和創作能力。

除了用食物作為原料,尹步輝也精於使用泡沫等材料為酒店大堂做裝飾雕塑。“印象最深的是四年前,在杭州臨平大酒店,為他們雕了一幅高一米五、寬四米的巨龍浮雕,花了十天時間,一單就賺了三萬多元。”尹步輝說。

花鳥魚蟲、建築生肖、神獸龍鳳、人物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尹步輝的食雕技藝愈發臻於成熟,浮雕、整雕、鏤空雕、套環雕等各種雕刻技藝也都瞭然於胸,各種榮譽和獎項也就紛至沓來。2005年,尹步輝榮獲了浙江省“橘都杯”食雕比賽大獎;2007年參加北京國際名廚爭霸賽,榮獲特等獎;當年參加青島國際啤酒節國際烹飪大賽暨第二屆中國食品雕刻藝術節食雕爭霸賽,榮獲金獎,同時獲得了“中華雕刻名師”的稱號。

2009年,尹步輝在路橋創辦自己的工作室,開始收徒授課。之後,他帶著徒弟參加比賽,也常常是滿載而歸。2018年,尹步輝率領眾弟子參加湖南省烹飪大賽,一舉囊括了所有的食雕獎項。

至此,尹步輝已從一名食雕學徒,成長為一位全國知名的食雕大師。

勤耕不輟

如今你要問尹步輝食雕藝術最難在於什麼,尹步輝會回答:“比例。”也可能是從小就有的繪畫天賦吧,尹步輝剛開始學習食雕,就對這門藝術有了自己的理解。

“當時師傅叫我買一些食雕的書來看,可是到了書店,翻了翻那些食雕書籍,就感覺那不是我要看的東西,反而是去買了一大堆有關美術的書。”尹步輝說。

隨著雕刻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尹步輝已經不滿足於只是雕刻一些有固定形式的作品,而是開始進行藝術創作。越往前,就越感覺自己走的這條路是對的。

“以前雕的東西往往不講比例,我覺得這不行,只有符合比例的東西才是美的,這是所有藝術的一個基礎。”尹步輝說,為了能夠達到隨心所欲就能雕出符合現代美術比例要求的食雕作品,他不斷練習,手上也不知捱了多少刀。“用‘千刀萬剮’形容也不為過。”尹步輝不只是打趣自己,他的一雙手足以說明他的付出。

同時,尹步輝開始跟著當地的藝術家學習繪畫,從工筆的上色和形體的解剖,一點一點去體會、去揣摩、去提升。“一開始是追求像,然後再到很像,到現在就是要擺脫固有形象的束縛,自由地開展藝術創作。”尹步輝說,自己看自己的作品,就感覺現在的比過去的好,今年的比去年的好,最新的比舊了的好,“食雕和其他藝術一樣,永無止境”。

他還運用自己學來的知識,融會貫通開展創新。他把雕刻的造型用到了繪畫紙上,畫出了不同於尋常的動物形象。他把繪畫的上色技巧用在了雕塑上,獨創了“噴槍工筆上色法”,一個泡沫雕塑用噴槍一層一層上色,就像畫畫一樣,最後呈現出明暗對比、深淺錯落的色彩效果,讓雕塑更具有靈動性、觀賞性,就像是在畫一幅體現高超技藝的工筆畫。這種技法是尹步輝自己的創作,在全國食雕界也是獨一無二。

然而,尹步輝清楚地意識到,若要再有所突破,就不能囿於自己的一方天地。這時,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美術學院這所以傳統藝術聞名於世的大學,開始在中國美術學院專門學習花鳥畫。

又只用了半年時間,尹步輝還是憑藉他慣有的吃苦耐勞,從從未接觸過花鳥畫,到基本掌握花鳥畫的臨摹方法,再到現在已能用變體臨摹的方法創作花鳥作品。

如今,尹步輝的個人食雕作品集就要正式刊印出版了。“十年前我就有這個想法,但是我一直不滿意,其中的照片換了又換,現在總算可以拿出手了。”尹步輝說,自己是用繪畫和雕刻藝術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以求達到一個理想中的狀態。

手 記

《莊子·養生主》裡有一篇“庖丁解牛”的故事,說的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廚師,把他的牛刀用得出神入化,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折服,從此也給我們留下了“遊刃有餘”這個成語。

但是回到文字仔細想想,庖丁其實只是一位廚師,用現在的俗話講,就是一位“牛肉切割師傅”。庖丁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解牛”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職業,但是卻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深刻的文化記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技藝不分高低、職業不分貴賤,無論是從事哪一行哪一業,只要技藝到達某個高度,並且能夠從中體悟到某種“道理”,那麼,他所從事的這個職業或許會被人忽略,而他談論的“道”卻可久久流傳,綿延不息。

看看當今世界的廚藝大師,他們有的要把烹飪時間以“秒”作單位計時;有的反覆試驗,在確保食物已經熟了的同時,溫度卻和人體的體溫保持一致;有的為了保證味道恰到好處,用鹽時要用刀把一粒細細的海鹽切成三粒更細的顆粒;也有的中國廚師為了突破傳統,變著法子到各大餐館學習頂級菜系的獨門絕活,只是為了能夠綜合運用、靈活創新,創造出完全不一樣的味覺體驗。這些,都和尹步輝的求學、堅持、創新曆程遵循著同一個道理。

真正學有所成的人無不經過千錘百煉,其中的甘苦唯有自知。如今,尹步輝在食雕行業可謂是小有所成,那把小小的主刀在他手裡有如神助,就像是莊子所說的“遊刃有餘”。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尹步輝在自己的領域努力深耕,也一定能參悟出自己的“道”,從而領悟藝術的真諦,抵達更高的人生境界。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