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吳文鋒:訂單、供應鏈、營商環境、成本構成照明企業“生命線”

作者: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31

環境由人的什麼構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 廣州報道 

中國照明產業,已經走過將近四十年的發展歷程。

“照明是剛需市場,不會像有些產業,可能冒進一段時間,又突然消失了。”近日,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吳文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廣東被稱作“世界燈都”,在中國照明產業由粵、浙、蘇、閩四省鼎立的格局中,廣東佔了其中超過一半的比重。產業轉型浪潮下,廣東照明行業正在加速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突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工信部前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廣東上榜的照明企業有14家,佔據全國總數量60%以上。而近期公示的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中,廣東照明產業再獲佳績,共入圍57家企業。四批上榜的照明企業合計下來,廣東幾乎佔據全國“小巨人”照明企業的半壁江山。

廣東何以培養這麼多的“小巨人”照明企業?在吳文鋒看來,從八十年代初發展到現在,廣東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產業鏈的照明工業體系,也可以說是全球唯一的照明全產業鏈體系,基本形成廣州、中山、江門、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七個產區的產業佈局。“這七個地區產品結構有所不同,可以說,在廣東的照明產業供應鏈可以滿足任何一種燈具製造需求。”

與此同時,吳文鋒認為,企業的生命線中,重要性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銷售訂單、供應鏈配套、營商環境、運營成本。作為協會,可以從搭建市場平臺、建立行業標準、促進品牌建設和資訊化服務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幫助。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吳文鋒:訂單、供應鏈、營商環境、成本構成照明企業“生命線”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吳文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明產業鏈不斷延伸

《21世紀》:目前,中國照明行業發展現狀如何?具有怎樣的特點?

吳文鋒:

照明是市場剛需產品,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照明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包括現在提出的智慧照明、健康照明、教育照明等,與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大健康等行業都有互動。所以,未來幾十年,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照明產業還將一直保持在穩定增長的水平。

目前,照明產業主要包括室內照明和室外照明,室內照明包括家居照明、商業照明、工業照明等;室外照明包括景觀照明、泛光照明、道路照明等。隨著LED技術的應用,產品應用領域正在不斷延伸,向著健康照明、汽車照明、農業照明、殺菌消毒等領域擴張,未來還可能延伸到智慧城市、可見光通訊等領域。

與現在大熱的元宇宙產業相關的光顯行業,國家將其描述為新型顯示行業。這個名詞業內在去年提出,是透過光源和顯示兩種技術應用,將成為人們從實現世界進入虛擬世界的視窗,這個產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其產業鏈將繼續延伸到玻璃基板、光學材料、驅動IC、MicroLED、控制、傳輸、高畫質影片、藝術創作等領域。

總的來看,照明產業鏈從上游的晶片、材料、基板、控制,到中游的封裝、模組,再到下游的燈具、顯示、消毒、通訊等應用場景,新的產業叢集即將產生。

《21世紀》:四批上榜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照明企業中,廣東佔據將近一半的數量,廣東照明產業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何以培養這麼多的“小巨人”照明企業?

 吳文鋒:

中國照明產業格局中,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四省幾乎佔據90%的份額,這其中,廣東又佔據將過一半。

廣東被稱為“世界燈都”,廣東的照明產業佔有全國60%以上的產值和70%以上的出口,廣東目前有3萬多家照明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有30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有200多家,年產值近5000億元,每年出口300億美元,可以說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叢集。

廣東照明產業主要分佈在七個主產區,分別是廣州、中山、江門、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等,每個地區的產品結構都不太一樣。

一提到燈,人們就會想到中山,中山以生產燈飾為主;而江門吸納了中山的部分產業轉移,與中山的產業結構類似。佛山以光源、電工為主,廣州以舞臺燈光為主,廣州的花都區、白雲區的舞臺燈光企業近年開始轉型,開始向室外文旅燈光產業發展。

深圳以光電為主,偏中上游,做晶片、模組、封裝等產品,剛剛提到的光顯產業在深圳發展迅猛。東莞以材料、配件為主。惠州擁有很多大型的企業品牌設立生產基地。

歸納起來,從八十年代初發展到現在,廣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照明工業體系,也可以說是全球唯一的照明全產業鏈體系。

助力照企向專精特新成長

《21世紀》:照明產業在發展中面臨怎樣的問題?應該如何應對?

吳文鋒:

照明產業是一個產品線特別寬的產業。打個比方,一個家庭可能有十幾種燈,但不可能有十幾種電視。燈具的品種很多,再加上現在年輕人崇尚定製化服務,很多產品難以進行產業化規模生產,這也決定了這個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國現在為數不多的百億級照明企業只有木林森、公牛、三安等企業。

同時,照明產品大部分作為消費型產品,單價較低附加值不高,而且燈具形狀品類多,很多燈具還需定製服務,一家公司很難生產多品類產品,需要更多的生產企業按品類進行生產和服務,導致這個產業的企業數量特別多。幾萬家企業總計產值只有幾千億,計算下來每個企業的產值規模都不大,而且很容易出現行業惡性的競爭,出現產能過剩的狀況。

所以照明產業提出要走出去。這裡的走出去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走到“一帶一路”。我們參與了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建設,在中白工業園搭建中白(廣東)光電科技產業園,建立進入歐洲市場的前沿產業基地。另一方面,走到外省。因為廣東照明產業一些勞動密集型、對成本比較敏感的企業遷移到外省,我們在重慶萬州經開區搭建的重慶照明電氣產業園,這個產業園已於2020年建成,部分廣東照明企業已進駐園區運營。

與此同時,我們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在智慧照明、健康照明、智慧路燈、汽車照明、新型顯示、可見光通訊等方面推動合作、創新。特別是對行業內科技創新型成長性的企業,透過加強資源對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保證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21世紀》:在照明企業向專精特新成長的過程中,協會做了怎樣的工作?

吳文鋒:

企業的生命線中,重要性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銷售訂單、供應鏈配套、營商環境、運營成本。

長期以來,我們盡力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側重於幫助企業搭建市場平臺,為企業創造市場環境。二是推動和加強產業鏈配套建設。三是做好品牌提升的服務,提升企業美譽度和競爭力。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現在有很多優質的中小企業買不起廠房,只能跑到偏僻的村或是小的工業園去租用便宜的地。因為很多創新型企業或成長型企業在最艱難的時候,大多選擇將資金投放在研發創新、市場開發上,不會將較多資金用於租買用地用房。而專精特新企業大多也同樣遇到此問題。

作為協會,我們希望透過資源整合,為行業的創新型成長企業發展提供幫助。我們從去年開始經調查研究,決定透過建立一個與政府合作的產業服務平臺,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援,整合社會資源的幫助,在廣東工業發達區域投資建設一批低成本高品質的產業空間,提供給專精特新企業,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於是,我提出了“去房地產化”邏輯的優質產業空間建設模式,與政府合作,透過精準的產業定位,選擇優越的工業用地,建設優質的定製化的產業空間,以成本價格的方式供應給符合產業定位的專精特新企業。目前,這一模式經過一年規劃設計已經基本敲定,正在與省內各地市政府探討合作,儘快推行落地。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