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心理學家: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個特殊的優勢

作者: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5-12

並不感冒是什麼意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類群體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在遇到問題時,無論大小,總是會反反覆覆的思考,如陌生人的一個眼神、參加聚會時的氣氛、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在他們內心激起強烈的情緒變化,以至於他們在情緒問題上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多精力。

這類人的行為常常被我們定義為“想太多”,但其實這只是一種正常的情感模式,人群中平均有25%的人都屬於這種體質,心理學術語稱之為“高敏感體質(High sensitivity constitution)”。

這類人之所以會想很多,是基於天生的內部機制,多項研究都曾證明這一點。

神經科學家 Bianca P。 Acevedo 研究發現:

高敏感體質人的大腦中,涉及資訊整合、同理心、社交相關的腦區活躍度往往要比非敏感體質的人高很多。

心理學家: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個特殊的優勢

2011年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高度敏感者的多巴胺調製和受體系統,跟普通人有明顯差異。

心理學家Jung說:

高敏感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人格特點,只有在糟糕或者異常的情況出現時,它的優勢才會轉變成明顯的劣勢。

因為那些不合時宜的影響因素讓我們無法進行冷靜的思考。

所以說,那些被我們認為“想太多”的人身上其實有很多優勢,“想太多”也是一種難得的天賦,只要懂得在適宜的時機運用,既能輔助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種異於常人的特殊優勢。

一、高創意、高發散性思維

心理學家: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個特殊的優勢

很多藝術家、畫家都是高敏感體質,因為高敏感的人極其容易感知到很多普通人感受不到的細節,如對光線、微小的聲音、他人情緒的變化等等。

長期的感知積累使得他們的情緒情感更豐富飽滿。在工作中,總能提出很多有創意性的點子、想法。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高敏感體質的人,在職業選擇的時候,可以多考慮考慮創意性的工作。這樣既能讓你的心理處在相對舒適的區域,亦能使自己更完全地實現人生價值。

二、價值觀恆定、能夠冷靜思考

生活中很多人在問題面前很容易被他人帶節奏、帶跑偏。但高敏感特質的人,很難被帶節奏。

心理學家: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個特殊的優勢

伊爾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神天賦》中提到:“高敏感型人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可以感知到事物細微的差別,並對資訊進行深入的加工。”

因為他們經常處在深度思考的狀態中,所以看問題更全面更深刻,對待問題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邏輯。

這一優勢在任何時候都是加分項,因為只要思考,推動自己正確認識出現在自己身上、周圍的一切問題,相對來說做出正確抉擇的可能性就更大。

人生的最高階的智慧便是選擇,只有選擇對了努力和堅持才有意義,否則不過向著錯誤的方向衝動前進,難有好結局。

三、強共情能力

總有人在看到他人遭受苦難的時候感覺不到悲傷,這類人通常屬於低敏感體質的人。

心理學家: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個特殊的優勢

而高敏感特質的人能夠輕易感受到別人的情緒變化,細緻入微地體會別人的感受。這項優勢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

強共情能力有益於個體搭建與周圍人、社會的關係。

生活中的大部分煩惱都是來自己於人際關係,可能是伴侶、可能是同事,當他們都是低敏感特質的人時,他們常常很難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的處境,導致矛盾衝突四起。

而一個高敏感體質的人,能將心比心、榮辱與共,時時處處和你的生命產生真實的碰撞、產生深深的生命連結感。

美國心理學家Arthur joramikaliz在《共情的力量》中說:“感情上的理解絕對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有誰會拒絕一個能夠深度理解自己、看見自己的人呢?

心理學家:遇事總是“想太多”的人,有這三個特殊的優勢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對高敏感體質的正確認知上

。社會環境是複雜且多樣的,有時候高敏感體質的人會在命運的安排下,處於他較難適應的生活或工作環境中,若沒有正確的認知,沒有能夠指引自己內心前進的理論,高敏感體質的人很容易陷入惡性糾纏的怪圈,即消耗精力又沒有實際意義。

我們需要明白“高敏感體質”只是一種體質,並不是病態存在。

如果你是高敏感體質你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己的性格、也很難改變,你只是需要正確的認知自我、接納自我,並找到一套正確的準則指引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