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作者:由 歷史雜談驛站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6-02

童子死了之後去哪裡

作者:二戰靚妞(未經允許,禁止複製全文私自搬運!)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後,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女營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太平軍南征北戰,居然還首創了一種“舉家投軍”徵募制度。“多有父母妻子伯叔兄弟舉家齊來,固宜侍奉父母,攜帶妻子”《天情道理書》。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太平軍女兵

可見,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在吸納群眾參與的方式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太平軍全員接納整個家庭,而且不管男女,甚至也有年幼的孩子。太平軍當時有規定“男女皆入營”,那麼這些小孩自然也要跟隨入營。

為了便於管理,太平軍後來又在軍中定下了一條特別規定:

十歲以下的孩子全部跟隨母親或者姐姐進入女營,而稍大一點的孩子是跟隨父親一起分入男營。

真可謂是“上陣父子兵,打仗親母女”。

童子軍除了做一些後勤“雜活”外,“衝鋒陷陣”也是一把好手!

後來,太平軍除了男女營之外,又特意設立了一支童子軍。而這些所謂的童子兵,其實大多都是些十五歲左右,無家可歸或者父母不在軍中的男孩。根據史料記載,

這支童子軍其實在軍中沒有正式編制,

太平軍當時管這些男孩和老年男子都叫:“牌尾”。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童子軍當時

的任務主要有兩種:

首先是做一些日常雜役,也就是一些後勤工作。

畢竟軍隊除了打仗外,平時雜七雜八的瑣事也不少。於是,這些童子兵平時就替士兵們洗衣服、背兵器,炎夏幫士兵們扇涼,寒冬幫士兵們取暖等。

因此,這些常年在外征戰的童子兵可謂是歷盡艱辛!尤其是在長途行軍時,他們是不能騎馬的,還要揹著沉重的行囊隨軍行進。

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後勤工作外,這支童子軍另一項任務,

就是和成年士兵一樣在戰場上戰鬥,而且他們經常是作為“先鋒”使用。

很多戰鬥中,

他們都是一邊興奮地嚎叫著,一邊以敏捷的身手在全軍最前面“登高涉險”。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在攻打桂林、武昌等地的戰役中,都能見到這些童子兵們英勇戰鬥的身影。

1854年太平軍西征進攻武昌,以童子軍陳玉成為首的人趁夜進攻,奪取城池拿下首功。1862年3月

嘉定之戰中,

130個童子兵掩護大部隊撤退,最後全部戰死!

《太平天國史》

張德堅所著的《賊情彙纂》中也是這樣的描寫:

“凡臨陣攻城,亦慣用童子為倡,以童子不畏死……且手足輕便,往往登高涉險,如履平地……使在後之賊,自計童子尚威猛如此,我輩退縮,竟不如童子!”

這個張德堅經常“易裝往來於太平軍”中,他給清軍收集了大量太平軍的第一手情報,他在書中所寫的太平軍童子軍情況,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另外,一位英國人“呤唎”也有同樣的描述,這位老外曾在他的著述《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也這樣寫道:

“大家知道,太平軍中最勇敢無畏的兵士,一般都是那些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年輕孩子。”

其實在很多戰鬥中,童子兵們都是自願為全軍先鋒的,畢竟他們沒有見過什麼“世面”,戰爭在他們眼裡,也許只是一場“遊戲”而已。

而且每場戰鬥結束之後,這些童子兵們“打掃戰場”時也是最積極的一群人,他們攀高處、入暗室很靈活在行,往往每個人都能“滿載而歸”。

戰爭後期很多將領都有“童子軍”經歷,陳玉成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這些太平軍童子兵都是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長大的,所以他們除了作為士兵衝殺之外,其實也為太平軍儲備和培養了眾多將才。太平天國後期的很多將領,他們其實都有童子軍的經歷,而這些人中的“佼佼者”

無疑是鼎鼎大名的:

陳玉成。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父母早亡,沒有兄弟”的陳玉成,於1851年跟隨自己的叔父投奔太平軍。當時陳玉成還未滿十五歲,所以被直接安排進了童子軍。經過戰場上的歷練,陳玉成十六歲時就被封為“左四軍正典聖糧”,不再是一名普通的牌尾了。

可以說,當時像陳玉成這樣無家可歸的童子兵很多,

由於自小受太平軍的養育之恩,

他們都將太平軍當成了自己的家。

因此他們在戰場上都表現得勇猛無比,臨陣時一往無前,無不以一敵十。

而陳玉成在軍中的提拔速度是最快的,這也讓陳玉成死心塌地為太平天國犧牲一切!哪怕戰爭後期,只剩他一個人在苦苦支撐。陳玉成被俘時年僅二十六歲,但他依然沒有想過投降清軍:

“太平天國去我一人,江山也算去了一半。我受天朝重恩,不能投降,敗軍之將,無顏求生”。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除了陳玉成外,還有首王範汝增、護王陳坤書、偕王譚體元等人,他們建功立業的重要起點也都是童子軍。

範汝增,廣東惠陽人,11歲參加拜上帝教,入金田團營,編入“童子軍”戰鬥序列,後則劃入李世賢部。

譚體元,廣西象州人,15歲那年參加本地拜上帝教,後參與金田起義,被編入“童子軍”戰鬥序列,一路攻伐到天京。

譚紹光,廣西象州人,15歲參加拜上帝教,入金田團營,編入“童子軍”,後隸屬忠王李秀成麾下,是二號戰將,陳坤書脫離陣營後,譚紹光成為首席大將,受封為慕王。

陳坤書,廣西桂平人,13歲參加拜上帝教,入金田團營,作為“童子軍”一枚,後隸屬忠王李秀成麾下,併成為忠殿首席大將。

結語

太平天國戰爭後期,太平軍在軍事上已經逐漸處於崩潰的邊緣了!因此很多時候,太平天國不得不將童子軍作為主要依靠力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太平軍徵召孩童之風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了軍民關係,這也是太平軍最終走向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齡不大,卻異常兇悍?天國“童子軍”:戰火中長大,誓死忠誠!

當太平軍完全處於崩潰之時,這支童子軍的處境就變得更加“兇險”了。除了在戰火中戰死的外,童子軍極少數人歷經曲折回到了自已原來的家園。而剩下的絕大多數童子兵,由於他們都是無家可歸的孩子,只能選擇四處逃匿或流浪。

清兵如果抓到這些殘餘的太平軍童子兵後,當時極少有被處死的。甚至有一些運氣好童子兵,會被一些善良的清兵收養。不過在戰爭中,清軍的這種“憐憫”之舉還是比較罕見的。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