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作者:由 文旅廊坊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19

線裡乾坤版一年多少錢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為豐富廣大市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市民朋友瞭解霸州歷史文化、人文情懷的需求。霸州市博物館將進一步發揮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能,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推出“‘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由霸州市博物館製作,以圖文形式,向觀眾介紹歷年來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的背景及故事,科普古代銅鏡知識,藉此展示霸州文物魅力,弘揚霸州歷史文化。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早在戰國時期,我國便出現了端午節的雛形,古人會在五月用蘭草湯進行沐浴。在魏晉時期,端午習俗主要表現為互贈禮物及手臂上系五色絲線、捕蟾入藥等驅邪避疫的活動。此時,端午習俗開始與屈原關聯,人們將端午節看作是紀念古代忠臣良將的節日,吃粽子的習俗開始出現。到了唐代,隨著國力的逐漸強大,宮廷及民間出現了更為豐富多樣的端午習俗活動,開始盛行水上競渡之戲。宋元時期,端午競渡的場面蔚為壯觀,出現了金明池競渡等大規模活動。這一時期,端午詩詞、曬書、鬥力、射柳等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到了明清時期,家庭中女性的地位逐漸上升,故此時端午節又稱“女兒節”,尋常百姓家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此外,端午節飲菖蒲酒、插艾草、耳鼻處塗雄黃酒等習俗也是在明清時出現。

上述端午習俗大多廣為人知,但是,鑄造銅鏡與端午節的聯絡卻鮮為人知。

白居易《百鍊鏡-辨皇王鑑也》曾寫到“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太平廣記》提及“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水心鏡一面······以五月五日午時,乃於揚子江鑄之。”文中“水心鏡”、“百鍊鏡”既貢鏡之一種,指專為皇室或王公大臣所鑄造的一種銅鏡。

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端午鑄鏡之習俗,根據文獻資料,這種習俗或由兩漢時期

“鑄陽燧”流傳變化而成。

其實,銅鏡的出現遠遠早於端午節,已知最早的銅鏡出現在距今4000餘年的齊家文化墓地中。

從先秦到晚清,銅鏡一直都是我國沿用時間最長、流行區域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金屬器物。

不同時期的銅鏡,其製作工藝、紋飾圖案、銘文等有一定的差別,也是目前銅鏡研究重點所在,對我們認識銅鏡的發展及其背後的文化有重要的價值。

迄今為止,霸州地區出土銅鏡十餘塊,年代上至兩漢,下至明清,橫跨兩千餘年,其中宋金時期者較多。霸州地區的銅鑄造工藝、審美意趣、民俗信仰的延續與變遷均在銅鏡中得以直觀體現,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現挑選七麵霸州出土具有代表性的銅鏡進行介紹。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漢 昭明鏡

南關漢墓(霸州鎮南關村)出土

本昭明鏡為目前霸州出土銅鏡中最早者。半圓鈕,圓鈕座。座外為一週內向連弧紋,連弧紋外又裝飾一週櫛齒紋,梯齒紋外為一週銘文。中央連弧紋配合鏡鈕,像極烈日,而兩圈櫛齒紋,則如光輝,與“昭明”的含義、與鏡子反光照物的功能相對應。

昭明鏡是漢鏡中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特點當屬其鏡背銘文。昭明鏡銘文隨鏡身大小而增減,現已知最完整的昭明鏡銘文共72字16句,內容以讚美銅鏡質量和效用為主:“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心忽穆而願忠,然壅塞而不洩。絜清白而事君,怨汙穢之弇明,微玄錫之流澤,恐疏遠而日忘。慎糜美之窮皚,外承歡之可悅,慕窈窕之靈景,願永思而毋絕。”鏡小放不下完整銘文,則以“昭明”句為主,省字減句,並用“而”字充斥裝飾,沒有實際意義。

此枚昭明鏡,即是在“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兩句間挑選幾字,並用“而”字間隔成的斷章語句。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宋 嬰戲銅鏡

石溝墓群(勝芳鎮)出土

鏡體較輕薄,圓形半圓鈕,兩週連珠紋間主題紋飾為五孩童嬉戲圖。

宋金時期故事題材銅鏡得以較大發展,嬰戲主題開始與銅鏡藝術相結合並大放異彩,體現了當時社會對孩童的無限關愛與期望,表達了古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和祝願,故而留存極廣。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宋 大蹴球銅鏡

縣五金交電工地(現人民商場東)出土

鏡面平直,鏡背橋型鈕,圓形鈕座,四大蹴球圖案。外飾一週凸弦紋,窄素緣。

《戰國策》和《史記》記載,早在戰國時期,齊國的都城臨淄就十分流行蹴鞠。到了唐宋時期,這項運動開始興盛起來,大量蹴鞠主題銅鏡亦隨之而來,霸州出土的大蹴球銅鏡就是其中之一,本主題的廣泛流傳也直接體現了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宋 八出素面菱花形銅鏡

康仙莊鎮薛各莊村出土

銅鏡為八出菱花形,半圓形鈕,光素無紋飾。菱花素緣,整鏡樸實無華。

素面銅鏡在早期銅鏡中佔有較大比重,既目前出土銅素面鏡中春秋戰國時期者眾多,但宋代出土素面菱花形鏡較少。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金 神獸瑞鳥紋銅鏡

舊藏

圓形,鏡面微弧。半圓形鈕,一週凸弦紋將紋飾分為兩區,弦紋內側飾一週鋸齒紋,內為四隻神獸及花卉,外為神獸瑞鳥,鋸齒紋。三角形緣,緣內飾鋸齒紋。

神獸紋鏡是較為常見的古青銅鏡式樣,始作於東漢,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有重列式、環繞式、區段式、對置式神獸紋鏡和佛獸紋鏡等多種形式,其基本特點是以神像(或佛像)與神獸為主紋,再襯托裝飾花紋和銘文。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金 蓮荷水鳥紋銅鏡

張崗墓群(現霸州鎮張崗村)出土

圓形,鏡面平直。半圓形鈕,飾蓮荷水鳥紋,外飾一週凸弦紋,寬平素緣。蓮花象徵“純潔”,寓意“吉祥”,是金代較為流行的銅鏡紋飾之一。

“鏡裡乾坤”——霸州地區出土銅鏡線上展

明 家常富貴銘文銅鏡

城關六街道出土

圓形,鏡面平直,鏡背半圓形鈕,圓形鈕座內飾乳釘紋,鈕座外為一週內連弧紋,四朵花卉隔出四欄,欄內篆書銘文“家常富貴”,銘文外一週飾凸弦紋。

家常富貴主題於漢唐時期較為流行,而明時仿造漢鏡和唐鏡的風氣很盛,本銅鏡便是仿製品之一。

明清時期,瓷器取代銅器成為主要的生活用品與藝術裝飾品,這一時期銅鏡紋飾的種類和數量都日趨減少,加之西洋鏡傳入,銅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END

霸州市華夏民間收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