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紅樓夢: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作者:由 珍愛紅樓夢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22

身後有餘忘縮手橫批是什麼

紅樓夢: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紅樓夢》第二回裡寫到,賈雨村在智通寺門前看到一副對聯:

“身後

有餘

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他頓時想到:“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我也曾遊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亦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結果,他進去,看到的是一個老態龍鍾的和尚,在那裡煮粥。賈雨村想要和他說話,結果那個和尚“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

其實,這是曹雪芹給賈雨村一個頓悟的機會。賈雨村在看到這副對聯,看到那個糊塗的和尚之後,如果能夠有所醒悟,能夠放下對功名利祿的渴求的話,之後就不會因為

“護官符”而包庇薛蟠,就不會和賈赦狼狽為奸,陷害石呆子了。

賈雨村考取功名,是為了飛黃騰達,出人頭地。他一開始也算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詠月的那首詩: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很有氣勢,甄士隱這樣一個恬淡的人,聽了之後都覺得賈雨村“飛騰之兆已見”。但是,賈雨村在賈政的推薦之下,成為應天府尹之後,就逐漸墮落為一個官場敗類了。他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根本不把律法和百姓當回事。

賈雨村一開始也不算一個壞人,他在得到甄士隱的資助之後,進士及第,且官運亨通,升至知府大人。他並沒有因此就得意忘形,忘恩負義,還是想著報答甄士隱一家,還答應幫甄士隱的夫人尋找丟失的女兒。冷子興說賈寶玉將來會是一個色鬼,賈雨村就說賈寶玉是秉持了

“正邪二賦”,還舉出自己教過的學生甄寶玉作為例子。至此,賈雨村並沒有劣跡。

但是隨著賈雨村和權貴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當時官場的惡劣風氣對賈雨村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他包庇薛蟠是因為畏懼

“護官符”,可是賈雨村至少讓柺子得到了法律的制裁,讓馮家得到了燒埋費。但是,賈雨村誣陷石呆子拖欠官銀,就實在是太過分了。石呆子並沒有得罪賈雨村,他只是蔑視權貴,寧死不屈,為了保護自己手中的扇子顯得十分桀驁不馴而已。賈雨村為了巴結賈赦,也為了謀取私利,就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的確是賈寶玉所厭惡的“國賊祿鬼”。

賈雨村在脂硯齋筆下是一個

“奸雄”,是一個虛偽的,狡詐的,沒有良心的人。脂硯齋對賈雨村評價很低,甚至可以說,他很厭惡賈雨村。

甄士隱的《好了歌注》裡有

“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這樣一句,根據脂硯齋的批語,這一句是指賈雨村等人的命運。可見,賈雨村最終會自食惡果。正應了那副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我想,賈雨村到了後來,也意識到了自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但是卻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退。

根據脂硯齋的批語,王熙鳳和賈雨村一樣,也是

“奸雄”。

王熙鳳出身金陵王家,從小被長輩當成男孩子一樣教養,可是卻又沒有接受過詩書的薰陶。根據賈珍的說法,她從小玩笑間就有

“殺伐決斷”的能力。在嫁給賈璉,成為榮國府的當家少奶奶之後,王熙鳳為了錢財和權勢不擇手段,幹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弄權鐵檻寺”,在靜虛老尼的挑唆下操控婚姻官司,害死了一對有情人,同時坐收漁利。嚐到甜頭的王熙鳳從此貪得無厭,有了這樣的機會就會藉機斂財。

王熙鳳不相信

“陰司地獄報應”,也就沒有敬畏,沒有道德自律。她為了斂財,利用職權,拿著月錢去放債,收利息。按照第三十九回裡平兒的說法,王熙鳳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靠放債掙了上千兩的銀子。這些錢都是王熙鳳的私房錢,除了平兒和旺兒夫婦之外,就只有襲人知道了,連賈璉都不知道。

王熙鳳在

“大鬧寧國府”的時候,也沒忘記敲詐尤氏和賈蓉。她只花了三百兩銀子去打點官府,結果,在尤氏和賈蓉面前,她卻說自己花了五百兩銀子。可見,王熙鳳趁機賺了兩百兩銀子。

王熙鳳對於自身利益是很在乎的,她之所以那麼在乎權勢和財富,就是因為權勢和財富可以讓她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王熙鳳的人生選擇,和她的出身以及教養有關,和賈璉的靠不住有關,同時也和封建

“末世”的大環境有關。她不給別人留退路,也不給自己留退路。

王熙鳳的結局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見,精明過人也並不是一件好事。王熙鳳精於算計,她算計了很多人,賈瑞、尤二姐都被她逼死了。可是最終,王熙鳳卻把自己算計進去了。她是一個聰明人,卻沒有智慧。聰明人善於權衡利弊,而有智慧的人善於明辨是非。她的結局也應了“身後

有餘

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副對聯。

一個人積極努力地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奮鬥沒錯。一個當官的希望升官無可厚非,一個人渴望成為一個有錢人也無可厚非。但是凡事都有度。一個人一旦過度貪婪,就會害人害己。

做人,還是應該保持平常心,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適度的慾望可以激勵我們努力奮鬥,過度的慾望就會讓一個人沉溺其中,失去做人的原則,失去做人的底線。一個貪婪過度的人,最終只會淪為慾望的奴隸,失去真我,甚至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