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作者:由 全景欒川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9

伊尹耕於有莘之野什麼意思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伊尹,華夏第一相,輔佐成湯建立商朝。

伊尹究竟是哪裡人?

今人一直眾說紛紜,有嵩縣說、陳留說,甚至有山東說等等,但凡帶有“莘”或“空桑”字眼的地方,都要說伊尹是此處人。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其實,伊尹是哪裡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清乾隆年間的盧氏縣文壇領袖張月桂,曾針對伊尹出生地作過詳細的論證辨析,並形成《伊尹考》一文被載入史冊,影響深遠。

張氏《伊尹考》提到了一個最基本的地理和邏輯常識:

世上叫“莘”和“空桑”的地方很多,但伊水僅有一條,並非所有叫“莘”和“空桑”的地方都能說是伊尹出生地的;嵩縣雖然是伊水流經地,但“空桑澗”這地名,史料也無概略記載,顯然為穿鑿附會,不值得相信。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清張月桂《伊尹考》

而欒川,作為伊水源頭,有莘之野,除了符合《呂氏春秋》、《孟子》、《水經注》等古文獻記載外,更有唐代碑刻,明確記載了欒川是伊尹出生地!

這一直接證據,是其他任何附會者都沒有的。

更何況在古時,欒川有“伊尹城”遺址和稱呼,伊尹作為欒川人,是毫無爭議的。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以上是張氏《伊尹考》中的基本觀點,考證有理有據,讓人無可辯駁。可以說,別人有的證據欒川也有,別人沒有的證據欒川獨有!

眾所周知,越接近事件發生時間的史料,越有說服力

單伊水和唐碑,這些直接證據就是其他附會者不能推翻的。

而今人仍在紛紜,也許不是為了考證歷史真相,更多是在“借尹自重”罷了。

張氏曾在《伊尹考》文末感嘆:嵩縣、陝州、陳留等地,都在借尹自重,而真正的伊尹出生地欒川,不說伊尹是欒川人,反而把欒川叫伊尹城,這難道不是見識淺薄嗎?

張月桂對欒川的感嘆,可以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古人已經為欒川作了充分的考證,今人難道還要繼續忽視這點嗎?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附:清•張月桂《伊尹考》

《呂氏春秋》:伊尹母居伊水上,夢神云云,及身化空桑,有莘女採桑得兒空桑中,其說怪誕不可信要之,尹之生必近伊水為是。

皇甫謐雲:伊尹,力牧之後,羅氏路史堯之後也。又云:伊炎帝上世,所國今洛之伊陽縣,伊川堯母家,伊侯國雜書伊尹生於空桑,蓋地名。

今按嵩縣有空桑洞,陳留亦有空桑城,陝州鄉賢又載伊尹第一。然則尹果何地人與?

《孟子》雲:伊尹耕於有莘之野。盧氏稱古有莘,陳留亦有莘城,陝州又以莘原為莘野。據《春秋》:晉救宋戰於城濮,左氏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杜元凱注:城濮,衛地有莘故國名,宋今歸德商邱縣陳留,莘城即晉侯觀師之墟,尹所躬耕當在此。

盧氏去宋千里,中隔週、鄭,晉救宋與楚戰,無由得至千里之遠。《呂氏》所云:有莘女,有莘當是姓氏。邑志因謂盧氏為有莘,不知非也。陝州西虢地莘原,即《左傳》:神降於莘之處,若以莘原為莘野,則山東有莘縣文王母家莘國在今陝西郃陽縣。

《左傳》荊敗蔡師於莘,在今汝寧府,其地皆可雲莘野乎?上古有空桑氏帝王世紀,陳留縣南一十五里有空桑城,即空桑氏所都。伊尹亦生於此,陳留援伊尹正據此說,不知世紀亦襲。《呂氏》立言而特變空桑為地以示可信陳留。伊水相距千里,謂尹生空桑城,則可謂陳留即伊水,可乎?

嵩縣為伊水經過之地,然空桑澗不概見於他書,當屬附會不得據以為信。然則尹果何地人與?

按唐崔融《啟母石碑》:豚水之濱男生破竹,鸞川之上母變空桑。是尹之生乃在鸞川,非凡地有名莘及凡有名空桑者,皆可雲尹生處也。

酈道元《水經注》:伊水自熊耳東北流經鸞川亭,北葌水出葌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世人謂伊水為鸞水,葌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是崔融所云,鸞川即盧氏東南百八十里之鸞川。非自盧至偃,凡伊水經過之地皆可名鸞川也。

然則伊尹為盧氏人,不與嵩、陝、陳留相涉明矣?今嵩、陝、陳留皆借尹自重,盧氏雖稱有莘,自來無言尹為邑人,而反以鸞川縣城名為伊尹城,豈不陋哉?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伊尹確是欒川人,在清朝已有定論!

『 在小城遇見另一種你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