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作者:由 楊平文化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7

為什麼會非常討厭一個人

有人說,人間就是一個劇場,我們都是劇場裡形形色色的演員,自己的人生總是充滿著多種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自己。

在滾滾社會洪流中,或許我們早已把自己的內心扔到一邊,根本聽不到他的聲音。我想這本《次第花開》正是開啟我們心靈的一本療傷之書,讓我們變得隨喜,通透,不再執念,灑脫地

看待

自己的人生。

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其實人生,除了生死,其餘的都只是擦傷而已!——次第花開, 希阿榮博堪布。

《次第花開》“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看到一個熱詞:主觀厭惡定律。

什麼意思呢?

“你剛開始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會慢慢發現他真的好值得討厭,而且他也變得越來越討厭。”

在阿德勒心理學體系中,有“目的論”的說法。

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這個人做了什麼事讓我們討厭,而是我們從一開始潛意識裡就討厭他,所以他做什麼我們都覺得很討厭。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呢?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01討厭一個人的原因分析

第一:相由心生(糟糕的第一印象)

我們常說“相由心生”。

一個人內心什麼樣子,性格什麼樣子,都會透過他的面相以及表情展現出來。

包括臉型,眼睛,表情,神態等,這些都是我們觀察別人時著重觀察的點。

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如何瞭解對方?

只能透過面相去觀察對方,然後內心給對方貼上一個標籤。

這就是“相由心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就屬於“第一印象”。

如果對方留給你的第一印象很糟糕,那麼你今後只會越來越討厭這個人。

相反,如果對方帶給你的第一印象就很“驚豔”,那你今後也會對這個人產生強烈的好感與好奇心。

《後漢書》中有句話這麼說:

“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知其善。”

這句話的意思是:

喜歡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會忽略他身上的缺點;

厭惡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忽略他的優點。

前者是“光環效應”,後者就是“首因效應”。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第二:基因透過大腦傳遞“預警”

看到過這樣一個觀點:

當我們跟對方初次見面時,就對他產生了厭惡心理,這是隱藏在我們基因中的意識,在向我們預警。

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家族基因中,曾經被類似的人傷害過,與類似的人產生過一些不好的經歷。

所以,這種基因也遺傳到了你身上,並且藏在你的大腦裡。

就像有些人被某些特定的行為傷害過,內心產生恐懼感,那麼他再次處於同樣的環境,就會因為緊張、焦慮、害怕,產生強烈的不適感。

因此,看到討厭的人,並非是對方做了哪些讓你討厭的事情;而是,你的大腦直接向你釋放出了一些訊號。

就像武俠小說中,主角面對一個武林高手時,對方雖然什麼都沒做,但卻給主角一些“威壓”。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第三:慣性思維

你討厭的並不是某個人,而是一類人。

比如說:

在你過往的經歷中,你跟這個長相的人產生了一些衝突,導致你特別討厭這種人。

所以,下一次看到長相相似的人,你的潛意識裡就想要遠離這個人。

這跟喜歡一個人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時候,你發現現任身上會有前任們的影子。

這就是因為,你喜歡的並非是一個人,而是這一類人。

這也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慣性思維”。

一旦習慣了某種思維模式,那麼你就會順著這種模式應對相同的問題。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02第一眼討厭的人,今後也不容易喜歡

這種現象,在相親市場中表現更明顯。

舉個例子:

你跟某個相親物件相親,地點定在某個餐廳。

為了表達尊重,你提前精心打扮了一番,並且比約定好的時間早了20分鐘,先到達餐廳等待對方。

可你等啊等,對方竟然遲到了半小時。

不僅如此,他的穿著不修邊幅,沒洗臉沒洗頭,身上還有汗臭味。

初次約會遲到半小時,就已經給你留下了糟糕的“印象分”;

而不願意打扮,穿著邋遢,這又給你留下了更不堪的第一印象。

你第一眼給對方的評價是:敷衍,讓人討厭。

接下來,即使你們再約會10次,你也不會改變對這個人的看法。

這樣的現象,在很多情況下都適用,社交中也是如此。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心理學上有個首因效應:

你對某個人產生的第一印象,將直接影響到你們倆接下來的相處模式與感情狀態。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

如果第一眼就討厭對方,認為這個人“不靠譜”,那就會下意識地跟這個人保持距離。

不會刻意疏離,但也有明確的界限感。

這種選擇,也是人們內心中潛意識的自我保護心理。

藏地智者希阿榮博堪布在《次第花開》這本書中開示說:“放下自己的念想,把物質世界通通去除,把自己的身體念想通通放下,放下的也是執念,這時便能看到未曾看到的一狀態,這便是修行。”

他用睿智柔和的文字,以現代人的思維與表達方式,講述了痛苦、珍寶人生、我執、生命以及修行等課題,給予我們鼓勵與啟發。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次第花開》一書問世,深受大家的喜愛,成為了不少人工作、心靈、修行、人生的啟發寶典,幫助很多人走出困境,明白到生命的真正意義。

人生更像是一場充滿苦難的修行,實屬不易。想要通透過好此生,就得好好修煉自我,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淡定從容地面對各種困難險阻。

記得,樊登這樣評價道:“在《次第花開》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自由。這本書的閱讀方法是隨便翻開一頁,讀下去就好,都有心靈的收穫。”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如果你此刻正經歷人生苦悶、生活煩憂,本書《次第花開》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透過藏人精神保持愉悅的秘密,得到快樂生活的啟發,用內在的智慧面對生命的起伏。

需要學習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商品卡連結把這本書拿下,用一頓飯錢找到你的精神歸宿,給自己一個洗刷靈魂的機會,讓自己重新開始。

“主觀厭惡定律”:第一眼就討厭對方,其實是你的大腦發出預警

AX34 次第花開 透過佛法看世界 愛是慈悲人生三修

¥

99

精選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