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論語》第五篇公冶長(105):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作者:由 夜辰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30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怎麼讀

《論語》第五篇公冶長(105):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原文】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翻譯】

【楊伯峻】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李澤厚】子貢說:“老師講詩書禮樂、古代文獻,我們是可以聽到的。老師講人性和天道,卻是聽不到的呀!”

【錢 穆】子貢說:“先生講《詩》、《書》、禮、樂,是可以聽到的。先生講性與天道,是難得聽到的了。”

【夜辰心得】

這裡的“文章”,一指詩、書、禮、樂等知識和文獻。孔夫子講這些知識,學生們可以常常聽到,跟著學習。一指“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是說一切內在品德的外在表現,包括言談舉止、應事作文等等。跟在孔夫子的身邊,他的品德流露,這些學生們都可以見聞感受到。

什麼是聽不到的呢?孔夫子對於人性與天道的觀點,這個很少聽到。性,指人的天性如何形成,本源是什麼,就是人骨子裡的東西,估計包括現代所說的遺傳、基因之類的。天道,指的是宇宙是什麼構成,天體怎麼運轉,估計說的是世界的規律和本源之類的東西。“不可得而聞也”,這裡也有兩種說法,一說孔夫子知道自己的學生沒有達到談性和天道的境界,此時跟他們說了也白說,不懂還是不懂,反而會弄得更迷糊,說明人性和天道,很是玄妙。一說子貢現在稍稍摸到點邊了,他覺得老師的“文章”可以聽聞學到,至於老師關於人性和天道的知識,不是簡單的學聽就能知道的,必須悟而得,或者像佛家講的“求證而得”。就是說,這玩意兒太玄奧,玄到只用普通的方式根本沒法獲得。

這幾種說法都有道理。對於我們的啟示,還是引用孔夫子的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和思相互促進。其實,還可以加上一條“修”,這就是佛家的“聞思修”,邊聞,邊思,邊修,這才是完整的圓滿的學習。讀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而且是更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