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今日廣東·鄉音|故鄉的水井

作者: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4

井為什麼代表家鄉

歲月無痕,人事更替,光陰不返。在時間的長河中,一代代鄉親們生於斯長於斯,生生不息的水井不但滋養了人們的生活,亦滋育了人們的心靈,歷久不衰……

醬紫FM出品

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紫薇

想起故鄉,就會想起水井,遠離故鄉,就是遠離水井,要不然,怎麼會叫“離鄉背井”呢?

記憶中的水井,在村西南方的山窩裡。井口兩米見方,井壁小石壘砌,青苔附著,如水墨畫中的翠黛。井盤寬大,人們用腳踩踏將它打磨得又光又亮,兩米多直徑的井口鑲嵌在井盤中央,白天與太陽對話,夜裡邀月亮來做客。

今日廣東·鄉音|故鄉的水井

資料圖/視覺中國

梯形井臺下有一泓魚塘,魚兒歡跳,惹得雞狗們也來看熱鬧。井臺兩側那十幾級臺階,也說不出這口水井的年齡,更說不清它到底供養了多少生命。

無論嚴冬酷暑,鄉親們總是早早地到井邊報到;不管村道多麼崎嶇,鄉親們也要靠自己的雙肩,將家中的水缸儲滿。缸中清澈見底的水,讓鄉親們感受到什麼是美滿,什麼是團圓。

故鄉的水井樸實無華,渾然天成。盛夏,井口鋪滿青苔,濃綠而厚重。勞作口渴的人們頂著烈日,蹲在井口,痛飲一口打上來的井水,如大旱逢甘霖。隆冬,井口白氣氤氳,井外冰晶閃耀,井內卻水清如鏡,從不見冰凍。

水井是鄉親們日常生活的見證,是鄉親們的交流平臺。當清晨嫋嫋的炊煙升起,三三兩兩的村民便在井臺互打招呼,問長短。傍晚,日暮西沉,辛勤勞動一天的鄉民,又三三兩兩去挑水,澆園子,洗衣服,淘洗蔬菜。水井邊,男人們交流著地裡莊稼的長勢,鋤禾田間的經驗;女人們則家長裡短,不時引來一陣輕鬆愉快的歡笑。

農忙時節的夜晚,水井邊不時有搓衣聲響起。白天,女人忙田活,夜裡她們就藉著月色浣洗衣裳。夏天的晚上,偶爾也有男人在井邊用冷水洗澡,有時他們邊洗邊唱,在歌聲中洗去一天的疲憊。他們說話的聲音格外嘹亮,把整個寧靜的夜晚攪得熱熱鬧鬧。

不許趴井沿邊玩,這是我們小時候大人經常的告誡,但這種告誡終會被我們的好奇心戰勝。我們試探著把頭慢慢移近井口,頓時,在井水中映出一顆顆幼稚的小腦袋,隨著水波的晃動向四處散去。

歲月無痕,人事更替,光陰不返。在時間的長河中,一代代鄉親們生於斯長於斯,生生不息的水井不但滋養了人們的生活,亦滋育了人們的心靈,歷久不衰……(羊城晚報2018年05月15日A15版)

編者按

本欄目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紀實性,以散文隨筆為主,緊扣嶺南文化。投稿請發至郵箱:hdjs@ycwb。com,並以“鄉音徵文”為郵件主題,個人資訊請提供電話、身份證號。

原標題:《今日廣東·鄉音|故鄉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