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NO.73|《論語》經典名句

作者:由 媽媽三天沒打我了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6

何以謂謀身

NO.73|《論語》經典名句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The Sounds Of Silence。mp3

The Sounds Of Silence。mp3

03:44

未知來源

NO.73|《論語》經典名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篇》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篇》

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論語·八佾篇》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篇》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篇》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篇》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篇》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篇》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篇》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篇》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篇》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

NO.73|《論語》經典名句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篇》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篇》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篇》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篇》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篇》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篇》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為政篇》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篇》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篇》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篇》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篇》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篇》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篇》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篇》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篇》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篇》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篇》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篇》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篇》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孫子兵法·九地篇》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篇》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篇》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篇》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篇》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篇》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篇》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篇》

NO.73|《論語》經典名句

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篇》

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篇》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篇》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篇》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篇》

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篇》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篇》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篇》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篇》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篇》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篇》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篇》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篇》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篇》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篇》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篇》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篇》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篇》

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篇》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篇》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兵法·謀攻篇》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篇》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兵法·始計篇》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篇》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篇》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篇》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篇》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篇》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