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7

春節回湘需要核酸嗎

小時候的老家是個小小的村莊,村裡的人,祖祖輩輩住著土砌的牆。房前是小院,小院裡種著層層疊疊的蔥和蒜,每到冬天我蹲在圍欄旁,想把一年的故事同他們講。老家的夕陽,不只屬於天上,我們幾個小孩子把它摘下來,掛到自家的門樑上。大街的集市特別的香,蜿蜿蜒蜒地傳到我們的鼻尖尖上。大隊裡的茂腔是我們當時的“音樂會”,帶著小板凳,一坐坐到月亮爬到星星上。

——題記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鄉情篇

太陽從四面分割獨立的玻璃窗透進來,照到大白紙糊的牆上,照到老式的鐘擺上,照到我的被子上。回家的第六天,我醒了,還躺在床上,看老家的陽光裡飛舞著許多小小的塵埃。姥姥來喊我,我拖著和被子難捨難分的身體起了床。

今天是居家隔離的最後一天,在這五天三檢的日子裡,我和姥姥一同被鎖在家裡,不能出門。

老家暖心的事卻從院子的圍牆上落到心裡。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老家四周的圍牆不高,如今一米八五的我踮踮腳就能和它齊平。居家隔離的第二天,我在屋子裡上網課,隱隱約約聽見有人喚我的乳名。但奶奶就在屋子裡看電視,今天又不是做核酸的日子,老師剛好講到期末考試的重點,我就沒在意。等到下課後,那個聲音又一次傳來,這次更清晰。

我跑到院子裡尋找聲音的來源,看到和西屋相接的牆上,鄰居家奶奶正趴在牆頭,手裡拿著蘋果和梨。

“看到門口貼著封條,我猜準是你回來了,你跟你姥姥在家買東西不方便,我剛買的水果,你拿下去吃”。

“謝啥,小時候喊我奶奶,長大了難道就不喊了?喊著就不用謝。”

“我剛買的芹菜,快拿下去中午炒著吃”……

這樣的事在五天之中有三四次。

老家不大,小小的村莊,小小的我們,生在土地中,長在土地上,土地也將它的淳樸與善良,給予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豐子愷筆下的鄰里之情,在我回老家的那一刻,便化成生活流入我的心中。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鄉俗篇

進入臘月,年味漸漸濃了。坐在家裡,一陣鑼鼓聲透過窗縫鑽到耳朵裡。一定是村子裡來了表演節目的。跟姥姥說過後,我便縱身跑到大街上。

花紅柳綠的衣服和鑼鼓飛進我的眼簾,這是屬於高密地秧歌的問候方式。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說起地秧歌,還是蠻自豪的。

高密地秧歌是膠東半島唯高密獨有的一種民間歌舞演藝,在全國各地的秧歌表演中,具有獨特之處。

地秧歌也稱“地蹺”、“秧歌耍”、“秧歌戲”、“扮秧歌”等。

據記載,它起源於玉皇廟祭祀中以歌舞形式祈雨、祈福的民俗活動。傳說約在明朝時期,高密民間因旱澇災害,興起了到玉皇廟祭祀祈雨或祈晴祈福的民俗。後來,虔誠的鄉民們每年正月初九即到玉皇廟為玉皇過生日,以祈求玉皇大帝保佑平安。為表示祈求的誠意和隆重,屆時,人們都特意裝扮各種人物,穿上特製的服裝。這種服裝類似高蹺表演服,腳上綁一雙15—20公分高的木蹺腿,載歌載舞到玉皇廟慶賀,名曰“扮秧歌”或“秧歌戲”,因這種木蹺腿比高蹺腿矮一些,所以民間俗稱“地蹺”(低蹺)或“地秧歌”。這種表演形式很受百姓歡迎,漸漸地,每年春節、正月十五都會表演地秧歌來歡度節日。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小時候,我看到踩高蹺的害怕,覺得他們是地府派來的使者,專門抓小孩。可越害怕越想看,每次都躲在姥姥身後偷偷地瞧。長大後,姥姥的耳朵有些聽不清,便由我分辨是不是秧歌隊來了,出去看一眼後回家告訴姥姥,然後再一同出去觀看。

地秧歌的表演場地就是從村頭直通村尾的那一條大街,人們站在街道兩旁,哈出熱氣,揣著兜挽著手,看秧歌隊一直扭到村子的盡頭。

地秧歌演員手裡拿著各種道具,一邊唱著一邊扭著表演,走的並不快,所以我們一看能看好久。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地秧歌結束後往往接著上演撅登官。撅登官,也稱扮登官,是起源於高密的民間土戲。它有獨特的道具及程式化的表演模式,有固定的演員角色。

撅,即為撅官,是一個丑角坐在特製的撅架上,配合登官表演。登,即為登官,是扮演縣官的角色,身穿歷代的官服,坐在四人抬的官轎裡,隨時與“地方”角色對話和走出轎表演。演員有撅官、登官、長號、地方、茶挑、衙役、娘子、使女、婆子等十幾個角色,有舞燈隊、鑼鼓樂隊,共四十多人的表演隊伍。對小孩子來說,這種表演讓人更加的興奮和快活。

今年的地秧歌表演異常的熱鬧,彷彿要把去年前年沒表演的遺憾補上。

看著秧歌隊的表演,耳邊傳來一群孩子歡笑的聲音,夾雜著鑼鼓。街道對面正有一群小孩在歡呼鼓掌,看著他們,就像看到了小時候的我。

鄉景篇

從濟南站出發,高鐵直達241公里外的高密。

從只呆了三個多月的濟南再回到這個滿面大地煙火色的故鄉,熟悉中竟已夾雜了一絲絲陌生。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映入眼簾的便是站臺的變化。如今的高密站外型以中國古建築為底板,滿滿的古韻味,圍牆還間有鏤空的雕窗。走進高密站,是全新的空間。檢票系統更加完備,廁所也更加整潔,出入站口增加了自動扶梯,現在我回家,已經不需要因顧慮爬樓梯時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足而無奈地放下一些想帶的東西。

今天的高密已經通上了多條高速公路。其中有一條新建的,剛好路過我的老家周圍。

每次騎電動車從城裡回老家的路上,都會經過那條高速,它在上面,我從其下經過。

新時代的氣息一次又一次撲面而來。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水泥路代替了村裡大片的土路,包括老家上坡地裡那一條條小道。現在騎車去地裡,尤其是雨天,不用再擔心到不了我們家的地頭。儘管我現在去走那條田間小路,總感覺少了一些回憶的東西:雨天和姥爺到田地裡看玉米棒子有沒有被壓倒時,需要穿著雨鞋才能走到地頭……但對於依舊耕種在那片土地的人們來說,水泥路讓他們更加方便和實惠。

就像下雪天,我在驚歎於雪的美,而那些在雪地裡前行的人們,卻希望它停止擊打。

家鄉的變化還有好多,實在是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呢。

“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我的故鄉在發展,雖然發展的不快,但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卻是剛剛好。

在中國,它可能是一個平凡而不起眼的小縣城,沒有徹夜不眠的霓虹,沒有高樓林立的街道,但對很多在外漂泊的人以及在此地生活的人而言,這裡總有一扇為他們而亮的燈光。

春節回鄉手記|鄉情深來年味濃

春節回家,隨著故鄉的浸染,年味在我的心底越來越濃。

年味是什麼?我想,年味是家鄉,是家鄉的人,家鄉的事,家鄉的景,家鄉的俗,以及家鄉的回憶。

作者簡介:邱博,山東高密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生

指導教師:張然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