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作者:由 小雅光愛娛樂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7-26

不食周粟餓死首陽是什麼意思

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勳,兵學奠基人。

姜太公是周文王姬昌的首席智囊,輔佐他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姜太公成為周國軍事統帥。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

後來被冊封為齊侯,定都於營丘,成為呂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一、姜太公禮待伯夷叔齊

伯夷叔齊本是孤竹國的兩個王子,孤竹國是商朝北方的一個諸侯國。孤竹國君有3個兒子,長子伯夷,次子亞憑,三子叔齊。

老國君希望三子叔齊繼位,叔齊認為有失倫常,應該是長兄繼位,就逃跑了。可是長子伯夷認為父親的心願是三弟,自己奪位就是不孝,也逃跑了。

在出逃的路上,兄弟倆又巧遇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們屢次聽說西伯侯姬昌有德、善待老人,因此決定去投奔。

等到了西伯侯屬地,聽說西伯侯去世了,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正興兵伐商。

二人就等在武王部隊必經之地,想要勸阻。不久,部隊過來,伯夷叔齊拉住武王的馬頭、扣住他的馬韁繩大聲說:“父親去世不好好安葬守孝,卻挑起兵事,這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卻要去殺君王,這是仁義嗎?(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武王的部下聽了,打算用武力懲罰伯夷叔齊的無禮,姜太公制止說:“不可以,這倆人是忠義之人。”說完讓士兵把他倆扶到路邊,部隊繼續前進。

很快,武王滅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齊寧可餓死也不吃周朝的飯,兄弟倆隱居在首陽山上,每天以採野菜充飢,還作了歌謠:“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不久,倆人餓死在首陽山。

二、姜太公殺華士

姜太公被周王封為齊國國君後,他初來齊地,要建設家園,急需人才,求賢若渴。他聽說齊國有個叫華士的人很有才能,品行高潔,但他不臣服天子,不結交諸侯,當時的人稱讚他為賢士高人。

姜太公便再三派人前往聘請他,可是三次都被華士拒絕了。最後,姜太公斷然下令殺死華士。

姜太公殺華士的訊息馬上傳開了,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聞訊後充滿擔憂地問姜太公:“我聽說華士是齊國難得的一位賢士,聲望很高,民眾很尊敬他,你為什麼要下令殺他呢?”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姜太公當即嚴正地回答:“對於這種不臣服天子,不結交諸侯的人,他就不能為國為民服務,他的學識品行還有什麼意義?

我身為國君三次聘請他,他都拒絕為國效勞,對這樣的人,不懲罰反而獎勵歌頌,是要他成為萬眾的榜樣嗎?讓民眾學他都不聽國君命令、不為國家社會奉獻?今後周王朝怎麼管理天下呢?

周公旦聽了也說不出話來。

三、姜太公為何對伯夷叔齊以禮相待,卻殺華士?

其實比起華士,伯夷叔齊的行為更過分:

第一,半路攔住周武王,抓住他的馬轡,斥責他不孝不仁;

第二,周王朝一統天下後,兄弟倆聲稱寧可餓死也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以采薇充飢,更不可能向周王朝稱臣,與周諸侯結交;

第三,編排歌謠,指責周武王以暴代暴,不明是非。

這三條的每一條都夠殺頭的了。但是姜太公不但沒有殺他倆,還以禮相待。為什麼呢?對伯夷叔齊以禮相待有什麼意義?對,很有意義。

第一,榜樣需要。伯夷叔齊作為王子,謙讓王位,美名遠揚,這樣的謙謙君子可以作為公序良俗的典範。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第二,時機需要。姜太公輔佐武王伐紂需要天下歸心,民心向背是決勝的關鍵。所以討伐商紂王的名義是替天行道,是因為紂王昏庸殘暴,“自絕於天,結怨於民”,武王伐紂興的是仁義之師。

仁義之師出征,不能濫殺社會名士。天下人都知道,商紂王剖殺親叔叔比干,監禁賢臣箕子,逼得微子裝瘋賣傻,造成眾叛親離。所以武王絕不能傷害謙讓王位的伯夷叔齊而失去民心。

第三,利弊權衡,伯夷叔齊的消極影響力並不強。周王朝天下已定,國勢蒸蒸日上,前朝遺老怎麼樣也影響不了。

相比之下,華士的清高隱居,三次拒絕姜太公禮聘,實在屬於自私行為。

自古以來的高人隱退大都源於國家混亂,君王腐敗殘暴,此時賢人出仕或被害,或不得不助紂為虐,所以不得已隱退。

而在清明盛世無論是隱士還是僧人道士,都要偶爾為國效勞。若太過自由任性,隨心所欲,反而失禮了。

比如西漢初年,高祖劉邦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卻被太子劉盈聘請到了。“商山四皓”真的想出山當官嗎?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並不是。他們識時務懂人情,是因為有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才有機會飽讀詩書。積累了滿腹才學卻不反哺民眾,為民服務,就是枉讀詩書,枉為民眾稱讚的賢士。

高祖劉邦請不動是因為自己修養不夠,常常辱罵儒士,不尊重人才。經歷過秦始皇焚書坑儒劫難的“商山四皓”對劉邦的不尊重人才心有忌憚。劉邦瞭解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因此並不強求。

三、寫在最後

人生在世,無不自帶責任,所謂盜亦有道。就是動物也不可過度任性,否則也會被孤立,成為敵人美餐。

國家的清明穩定,發展繁榮,離不開各階層民眾的勞心勞力,辛勤付出,民眾有權利生存,也有義務為國家服務。

姜太公為何禮待寧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卻殺了不稱臣的華士

華士太過自我任性,不識大體,不顧大局,絕不搭理國君姜太公,不考慮藉助國家平臺為百姓謀福利,因此被國君拋棄,以正視聽,以明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