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劉邦見到劉太公,是一家兩綱還是一綱各表?

作者:由 歷來現實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19

君為臣綱什麼意思

儒家有三綱五常,三綱中的最後一綱在現代社會已經崩壞,除了四處走穴推廣“女德”學堂的那幫騙子,沒人執著於夫是妻的什麼綱,家庭基本大法往往都是圍繞女性構建。

但前兩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歷經兩千年封建時代的洗禮,還是順利的延續至今,存在即合理,說明這套自圓其說的理論能夠深入人心,說服大家。

“君為臣綱”體現的是“忠”,“父為子綱”體現的是“孝”,當忠孝相遇、難以兩全,誰是第一順位?

關於究竟是“為國盡忠”與“堂前盡孝”誰更重要,古人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出不同的答案,但總體來說,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是古代仁人志士更加推崇的格局。

三國時的名將朱靈最初是袁紹的部將,在攻打城池時,敵軍把他的母親綁在城頭之上,朱靈仍舊下令攻城,城池攻下了,母親卻遇害,算是“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取忠也”的一個典型。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劉邦見到劉太公,是一家兩綱還是一綱各表?

漢高祖劉邦也是一個典型。不同的是,他最初的形象是一個“壞”典型。

楚漢相爭時,兩軍對陣於廣武一帶,項羽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放在了砧板上,勒令劉邦投降,再不投降就把他爸給烹煮了。劉邦事先跟大家商討過,有充分的預案,並按照設計好的話術回答:

咱倆曾經結拜為兄弟,你煮我老爸,也就是煮你自己的老爸,既然你要煮你自己的老爸,我當然不會攔著你煮自己老爸,我不光不攔你煮自己老爸,我還懇求你,把你老爸煮熟了分我一口湯喝喝好不好啊大兄弟?

這句話成功的把項羽給繞暈了,最終有驚無險地保全了劉邦的老爸。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劉邦見到劉太公,是一家兩綱還是一綱各表?

劉邦稱帝后直到第二年,還按照習慣,每五天去看望一下劉太公,見面時行的禮節也仍舊是原來正常的父子之禮,但有一天,這種慣例被劉太公的家令打破了。

家令相當於太公府上的管家,這位家令跟太公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地上也不能有兩個君主。您家小三現在是當今天子,大家的老大,按理說,你在他面前也是臣子,天子見了臣子,您這臣子怎麼還讓天子拜見您呢。這事兒萬一傳出去,對他的威信很不好!”

太公一聽,似乎很有道理,於是等下一次劉邦再來見他,他就捧著一把掃帚出門迎劉邦,見面還倒著走,劉邦大吃一驚,我爸這怎麼突然罹患老年痴呆了?趕緊上前扶住他。

太公說,三兒啊,以後咱倆見面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你現在身份變了,已經是天子了。

劉邦回答,嗐!那是糊弄老百姓玩兒的,我還是你家小三兒!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劉邦見到劉太公,是一家兩綱還是一綱各表?

但轉念一想,似乎老爸說的也有道理,怎麼能兩全其美呢?這難不倒劉邦,他很快的想出來一條開創性的變通之策,把太公封為“太上皇”,太公也升級成功,見面仍然是行父子之禮,根本就不需要劉太公下跪。尷尬?一點也不尷尬!

當然,這位家令也獲得了漢高祖劉邦的賞賜,對合適的人拍出合適的馬屁,被拍的人總是受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