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麥克盧漢是技術決定論者?原來誤會了他這麼多年!

作者:由 愛醬師兄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3-23

技術決定論的代表是誰

麥克盧漢是技術決定論者?原來誤會了他這麼多年!

學傳媒,麥克盧漢是一定繞不過的名字,年年受出題老師寵愛。就說去年,上海交大、浙大等校都考到了麥克盧漢。

簡答:

1。 麥克盧漢的理論(價值)(華科專碩440、學碩620)

論述:

1。 麥克盧漢的理論概要及價值及意義(上交專碩440)

2。 用 VR 新聞,沉浸式新聞、今日頭條、演算法技術中的一個,分析麥克盧漢的 “媒介即訊息”理論。(浙大440)

3。 結合 VR 沉浸演算法等,闡述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浙傳440)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好好整理一下麥克盧漢其人、其理論。

麥克盧漢是技術決定論者?原來誤會了他這麼多年!

1960年代成名的怪

1911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分別在上海和伊利諾伊州出生了。也是這一年,媒介環境學派的先驅——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加拿大的一個偏僻小鎮出生了。

1934年,他申請到了留學英國的獎學金,來到劍橋大學留學。在這裡,他先後受業的老師有:曼斯菲爾德·福比斯、利維斯、盧卡斯、亞瑟·奎勒-考奇、理查茲、歐內斯特·塞林科特、提爾雅德等。理查茲等人的新批評、利維斯的將文學批評方法應用於社會,都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麥克盧漢喜歡在劍橋的一切:“就像是回家,就像回到我成長之地,回到我想象之中的大本營。”

畢業後,麥克盧漢在美國任教,1940年回到加拿大,教授英語和文學,1946年後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當時人們對他的印象是衣著隨便,丟三拉四,清瘦的臉透出幾分厚道。這種自由而寬鬆的性格,與自由而寬鬆的環境一起成就了他。

1951 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機器新娘》,對當代社會的新民俗——廣告進行了批判。

1960年代,他在伊尼斯的啟發下寫了兩本書——《谷登堡星漢:印刷人的誕生》(1962)和《理解媒介:人的延伸》(1964),重新發現和定義了“媒介”。這兩本書把麥克盧漢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教授,變成了在西方炙手可熱的學術明星,人氣高到紐約知識分子的頂尖代表伍迪·艾倫(Woody Allen),也邀請麥克盧漢到他的喜劇電影中客串了一把。

這裡我們需要知道,麥克盧漢在討論他所理解的媒介的時候,實際上主要討論的是大眾媒介(mass media),尤其是電力媒介(electric media),如廣播、電視。

1988,他和兒子合著了《媒介定律》 等書,進一步闡述《理解媒介》中的觀點。

他提出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把傳播學領域攪了個天翻地覆,留下傳奇與不休的爭議,以及傳媒人所熟知的那句——“媒介即人的延伸”。

認識你自己:麥克盧漢的修辭和認識論

麥克盧漢,一個永遠不肯好好說話的男人。他總是用一種先知式的語言來闡釋。比如他的名言“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本身就令人費解,他還不斷地變換形式,又提出“媒介即按摩”(massage)、“媒介即大眾時代”(mass age)、“媒介即混亂時代”(mess age),宛如一名斷句專家。這有點像希臘德爾斐神廟裡的三言兩語,如有名的神諭——“認識你自己”。

實際上,這種話語和他的修辭、認識論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麥克盧漢有一個著名的說法:“我們透過後視鏡來觀察目前,我們倒著走向未來。”他反對邏輯的或者“科學的”研究方法,他認為那是印刷媒介時代的思維方式,用這種帶有侷限性的修辭來討論媒介的影響,必然帶有印刷媒介感覺方式所固有的偏見。因此,麥克盧漢的修辭方式是“介面的”、“象徵的”和“馬賽克式的”。他摒棄了實證主義、條清縷析的表述方式,採用文學的聯想的表述,把在常識上缺乏直接聯絡的事物聯絡在一起,從中歸納出被人忽視的模式和規律。像是把一些玻璃碎片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更大更完整的鑲嵌畫。

麥克盧漢理論合集

媒介即訊息

這是麥克盧漢對傳播媒介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種高度概括,其含義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即人類有了某種媒介才有可能從事與之相適應的傳播和其他社會活動,因此,從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來看,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

比如,“飛機加快了運輸的速度,它使鐵路所塑造的城市、政治和社團的形態趨於瓦解,這個功能與飛機所運載的東西是毫無關係的。”

媒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每一種新的媒介的產生,都開創了人類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媒介引入了一種新的尺度,不同的內容呈現格式改變了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環境的框架,最終影響了人們的交往方式,“媒介是社會交往的訊息”。因此,媒介又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的標誌。

媒介不是中性的,它具有某種自治性。當我們使用某一種媒介,並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對它的依賴,按照該媒介所規定的框架和感覺方式來感知世界時,一個時代的主導性媒介便塑造了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進而影響著社會的所有方面。

媒介即人的延伸

在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中,中心概念是“感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充套件或延伸:文字是眼睛的延伸,收音機是耳朵的延伸。因為口語媒介沒有藉助任何外在的媒介,所以沒有感覺器官得到延伸,我們的多種感官處於平衡狀態,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和社會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統合”→“分化”→“再統合”的歷史。

史前人的聽覺文化在感覺上是具有統合性的,在這個時代,雖然感覺主要由耳朵來把握,但同時卻牽動著全部感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因此,部落人的感覺能力大體上是平衡的。

拼音字母的發明,使部落人失去感官平衡,眼睛獨佔優勢;15世紀的活版印刷術,加速了上述過程。

1844年電報的發明,預示著電子革命最終透過恢復人的感官平衡來重新部落化。現代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改變著文明人受視覺支配的狀況,不僅擴張了人類的視覺和聽覺,而且因其強烈的現場感和接觸感而擴充套件了人類的觸覺,使現代人找回長期失落的“感覺總體”。

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觀點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但它並不是嚴密的科學考察的結論,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礎上的一種思辨性的推論。

“熱媒介”與“冷媒介”

“熱媒介”與“冷媒介”是麥克盧漢就媒介分類提出的兩個著名概念。對這兩種概念的分類標準,麥克盧漢本人未進行明確的界定,人們只能根據他的敘述進行推測。一種解釋是:

“熱媒介”傳遞的資訊比較清晰明確,接受者不需要動員更多的感官和聯想活動就能夠理解,它本身是“熱”的,人們在進行資訊處理之際不必進行“熱身運動”;

“冷媒介”傳達的資訊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時需要動員多種感官的配合和豐富的想象力。

但是,麥克盧漢的這種分類並沒有一貫的標準,而且存在著邏輯上的矛盾。“熱媒介”和“冷媒介”的分類本身並沒有多少科學和實用價值,重要的是它給我們的啟示:不同媒介作用於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也各具特色,研究媒介應該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

地球村

在原始社會,口語是主要的傳播媒介,由於聽力的物理限制,人們必須生活在狹小空間的部落群體之中,相互保持著近距離的密切聯絡。

文字和印刷媒介產生之後,人類由“耳朵的社會”轉向了“眼睛的社會”,人類可以分散到廣闊的地域,部落社會便發生瞭解體,形成了“想象的共同體”。

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的普及再次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們以接近於實時的傳播速度和強烈的現場感、目擊感把遙遠的世界拉得很近,人與人之間的感覺距離大大縮小,於是人類在更大的範圍內重新部落化,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新的“地球村”。

但“地球村”並不一定意味著統一與和平。

麥克盧漢再部落化的地球村經常被描繪成一個和平且和諧的社群,實際上,麥克盧漢從來沒有認為統一和寧靜是地球村的特性。相反,地球村確保了所有議題的最大分歧,因為村莊條件的增加創造了更多的不連續性、分裂性和多樣性。人人互聯使得很多人感覺不堪重負,失去了個人認同。對此的迴應是暴力。戰爭、酷刑、恐怖主義和其他暴力行為都是在地球村裡對認同的尋求,導致屠宰對方成為最常見的部落遊戲。

延伸意味著截除

在麥克盧漢眼中,媒介就是人與社會和自然環境接觸的中介(media),任何工具(汽車、時鐘、服裝)、象徵符號(數字、語言、廣告)、交往形式(貨幣、遊戲)都可以稱為媒介。工具、符號和交往形式擴充套件了我們的能力和活動範圍,使我們的身體得到了“延伸”。比如起重機延伸了人的手臂,汽車、電梯延伸了人的腿腳,眼鏡、望遠鏡、手機、電視延伸了人的眼睛。

接下來麥克盧漢又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論點——“延伸意味著截除”。使用替代性的工 具,我們身體那部分的原有功能就會退化。有了汽車、電梯,我們的腳力會越來越弱,有了 眼鏡、望遠鏡、手機,我們就不必再像遊牧部落那樣靠眼睛觀察遠方的事物,說話的聲音也 越來越輕。不同器官的延伸會帶來人整體感覺器官的不平衡,只能藉助麻木和堵塞感知通 道,才能承受這種強度。電子媒介是人的中樞神經的延伸(人整體的延伸),中樞神經的截除則意味著全身的麻木。

媒介定律

1988年,麥克盧漢與兒子埃裡克·麥克盧漢合著了一本《媒介定律》,在書中以少見的清晰表述提出了媒介的四項定律,分別是提升、過時、復活、逆轉。這四項定律討論了新媒介的特徵以及它對整個媒介系統的影響。

提升(enhancement)意味著媒介使我們的身體得到延伸,使人類的活動能力與認識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網際網路和手機提高了人們遠距離交往的能力。

過時(obsolescence)意味著新媒介的出現,會使某些舊媒介和人類的行為方式被淘汰。比如印刷媒介使手抄書籍消失,數字電視的出現使模擬電視訊號逐漸消失……

復活(retrieval)意味著過時的東西又會以新的形式出現,就像時尚潮流一樣,舊的元素還會再迴圈。比如手寫書信逐漸消失,但是人和人之間用文字溝通的形式卻以手機簡訊和電子郵件的形式重新復活。但復活不是簡單的再生,而是在新的條件下以“提升”的方式復活。

逆轉(reversal)意味著物極必反,當新的形式被推向潛能的極限後,原有的特徵會發生逆轉。網際網路的開放性,最終又會逆轉成新的封閉——自我與實際生活的封閉,相似者結成群體後,這些興趣小組彼此間可能相互隔絕。

內爆

麥克盧漢認為,在人類社會進入電力技術發展的時代後,正在經歷內向的爆炸。20 世紀 50、60 年代,當時的西方世界是電力技術發展的一個加速時期,雖然它的成果還遠不如今天這樣發達,但是麥克盧漢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趨勢,發現了電力技術對媒介的加速度為我們塑造了“內爆”的環境。

在“內爆”的環境下,一個最顯著的特點便是時空概念的模糊化。因為它對資訊傳遞的瞬間到達性已經把空間壓縮在了瞬息的時間點上,“內爆”的環境真正在地理意義上打碎了距離的阻隔。這種在意識上對時空距離的重新認定,是“內爆”改變我們認知尺度的關鍵點,也是改變整個認知的基礎。可以說,“地球村”便是內爆的結果。

麥克盧漢是技術決定論者嗎?

攻擊麥克盧漢的人,通常以麥克盧漢是個媒介(技術)決定論者、他的思想缺乏有效的證據和理性的方法為理由。隨著幾次的“麥克盧漢熱”,學者們漸漸發覺,將他的思想生硬地列入技術決定論,不利於我們吸收麥克盧漢的思想精華。

過去我們認為麥克盧漢的理論帶有極端性和片面性,但如果說決定論意味著必然的因果關係,麥克盧漢甚至算不上一個決定論者。他在《谷登堡星漢》中曾表達立場:“本書絕非蓋棺論定之作,牽動社會變遷的因素不少,本書只希望闡明其中一項主因,指出這項因素未來或許能讓人類更為自主。”也就是說,他只是在矯枉過正地強調媒介在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並沒有排斥其他因素的影響。

保羅·萊文森將媒介決定論分成硬的和軟的兩種。硬媒介決定論指資訊系統對社會具有 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響。軟媒介決定論指的是媒介提供事件產生的可能性,事件的狀態和 影響是諸多因素的結果,而不僅僅是資訊科技的結果。麥克盧漢屬於軟媒介決定論,其實大部分傳播學者在某種程度上也都是軟媒介決定論者,否則他們就不會選擇把媒介與傳播放作為研究的重點。事實也證明,媒介技術確實正在改變著這個世界。

真正學術意義上的技術決定論,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因果關係推論,而是指人類的觀念和行為受制於媒介環境的限定乃至重塑。

麥克盧漢將會“永生”

麥克盧漢所關注的媒介技術效果,是指我們的交流體系所造成的心理和社會狀態,用他的話說,人的任何一種延伸,對整個的心理和社會複合體都產生影響。所以,無論人類使用什麼樣的新媒介,效果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這也是麥克盧漢在今天仍然會被我們繼續閱讀和闡釋的核心原因。

除此之外,許多大家在麥克盧漢的理論中深挖,獲得了豐富的學術資源。

身體 - 媒介/技術思想

在傳統的傳播研究中,身體問題幾乎一直不受重視,而最早明確談身體問題的就是麥克盧漢。其最重要的成名作 《理解媒介》一書的副標題 “論人的延伸”就明白無誤地彰顯了他對身體的研究關切。他最有名的一個觀點是“媒介是人體延伸”,同時還有不太被提及的另半句話“延伸意味著截除”,意思是當使用機器時,機器就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替代了原來的器官。這個觀點非常像後人類主義所說的賽伯格(cyborg),這樣的超前性令人驚訝。麥克盧漢以身體的尺度去想象、隱喻媒體,他理論的核心是身體的感覺。賽伯格概念裡提到,機器可以從人體的延伸發展到人機結合,我們現有的身體是我們使用的第一個身體和第一個假肢,我們完全可以像適應當下身體一樣去操縱其他身體。這些看法都可以在麥克盧漢的理論中找到根源。

也有學者認為,麥克盧漢從“身體/技術”“媒介/社會”的二元結構出發,透過強調媒介是人的延伸,來探討技術在其中起到的主導作用,從而在部分消解了作為生物意義上的人的主體性的同時,強調了社會意義上的人和人類群體的廣義主體性。

5G時代即將到來,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媒介技術正在向更先進的形態發展,麥克盧漢留下的“媒介即訊息”發展到今天,或許我們已經能夠喊出“網路即訊息”。

“現在這個世界如同一面不斷響起的部落鼓,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從那裡得到訊息。”媒介即訊息,在不久的將來,人們的任何行動都成為訊息,都成為媒介,那麼人、訊息、媒介三者,便將出現渾然一體的趨勢。麥克盧漢對於技術的判斷和思考,將會一直伴隨著我們。

會不會感到一絲害怕?我們終將往何處去?技術理性會不會吞噬人文理性?

麥克盧漢也已經給出回答:事實上,有一樣東西比電子媒介的速度還快,那就是思考。我們需要提前思考。

參考文獻:

[1]胡泳。理解麥克盧漢[J]。國際新聞界,2019,41(01):81-98。

[2]劉海龍,吳欣慰。2017年傳播學新觀點[J]。編輯之友,2018(02):12-16+27。

[3]胡翼青。理解麥克盧漢:寫於麥克盧漢的百年誕辰[J]。國際新聞界,2011,33(07):13-18。

[4]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正規化與流派[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6]李沁。沉浸媒介:重新定義媒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J]。國際新聞界,2017,39(08):115-139。

[7]張默。論麥克盧漢的“內爆”理論——兼與鮑德里亞觀點的比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2(02):133-137+165。

[8]劉婷,張卓。身體-媒介/技術:麥克盧漢思想被忽視的維度[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25(05):46-68+126-127。

[9]劉海龍。傳播中的身體問題與傳播研究的未來[J]。國際新聞界,2018,40(02):37-46。

[10]吳璟薇,曾國華,吳餘勁。人類、技術與媒介主體性——麥克盧漢、基特勒與克萊默爾媒介理論評析[J]。全球傳媒學刊,2019,6(01):3-17。

我是愛醬,專注新傳考研輔導五年,想得到更多新傳前沿熱點及乾貨分享,可以關注我,或請關注公眾號: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