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5步就夠了

作者:由 清卿子兮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3-30

定窯就是白瓷嗎

定窯在北宋末年“靖康之變”後,由於連年兵災,逐漸衰落和廢棄。金朝統治中國北方地區後,定窯瓷業很快得到了恢復,有些產品的製作水平不亞於北宋時期。從有龍鳳紋飾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窯產品也是金代統治者喜愛的瓷器品種。到了元朝,定窯終於逐漸沒落。

北宋定窯以白釉為代表,其精美的造型,乳白、牙白的釉色與流暢的刻花、印花、 劃花裝飾為宋代白瓷之魁。北宋蘇軾《試院煎茶詩》、宋邵伯溫《聞見錄》、元劉祁《歸潛志》、明曹昭《格古要論》、清朱琰《陶說》等文獻,均對定窯有所記載。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北宋定窯白瓷不僅古今馳名,同時也是定窯瓷器的一個大宗,收藏定窯瓷器,第一步就是要把握住北宋定窯白瓷的特徵:

1.淚痕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載:“古定器……外有淚痕者是真”。“淚痕”是瓷器在燒窯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現象,透明釉在高溫熔融狀態下因重力垂流,積釉處形成蠟淚或玻璃珠狀凸起,猶如“淚痕”,是定窯白瓷的典型特徵之一。

淚痕又叫淋釉,是燒製過程中釉在高溫中融化流動而出現在釉面的一種蠟淚狀痕跡,又像泥漿淋澆在釉面的流淌痕跡。這種“淚痕”是由於上釉不均勻,入燒時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蠟淚狀凸起,球面下部呈淺水綠色。這種“淚痕”只出現在盤碗的外部。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淚痕是瓷器表面的一種流釉現象,定窯的流釉呈條狀,彷彿淚滴垂下,故名淚痕,淚痕現象僅見於北宋定窯瓷器,唐至五代定窯瓷並沒有這種特徵,因為唐代定窯施釉比較薄,胎釉結合十分緊密,所以無流釉現象,而北宋的釉凝厚而泛黃,釉內氣泡大而多,釉層在燒結過程中隨器垂掛流淌,形成淚痕。北宋早期,民窯採用正燒,流釉的方向是從口部到底部,而北宋中期以後,定窯開始採用覆燒的技法。

2.竹絲刷痕

定窯的碗或盆一類器物的外壁上,經常能見到非常細密,狀如竹絲的痕跡,這些痕跡是修坯時留下的,這種痕跡不只出現在定窯瓷器上,但是其他窯口的刷痕不如定窯的細密,因此可以作為定窯器鑑別的一個特徵。

要見“竹絲刷痕”。定窯的制胎工藝中,在胎半乾之時,有用竹絲刷子旋修這一道工藝,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絲刷痕”。定窯因為施釉較薄,燒成後,在釉薄處透過釉面就隱約可見竹絲修胎所留下的刷痕。這是定窯瓷的一個基本特徵之一,在鑑識時必須特別留意。仿品中常不見這種“竹絲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夠自然,據此可以鑑別。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3.釉面

定窯白瓷的工藝水平很高,原料加工篩選精細,燒成後胎體潔白細膩,釉色瑩潤勻淨。北宋早期白釉常白中閃青,之後則白中微泛黃,呈象牙般柔和質感。這是由於以煤取代薪柴作為燒窯燃料、窯爐氣氛由還原轉向氧化所致,它是北方地區制瓷業的重要技術革新。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後,定窯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妝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為白中閃黃,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謂的“象牙白”色。少數質差的釉為白中微閃灰黃。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狀,因為施釉較薄,所以薄處能隱約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處可見積釉呈淺淺的黃綠色。積釉處氣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這也是一個鑑識時要注意的要點。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窯特定的燒成氣氛,故難以燒出“象牙白”的釉色來。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黃,在器物折腰處也難見淺黃綠色

4.底足

定窯器物的底足型別不算多,主要有平底和圈足兩種,而其圈足具有與其它窯口器物圈足明顯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北宋中期以後覆燒成型的定窯器上,由於覆燒的發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將露胎處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層的器足在外觀上的表現並不那麼完美,足面(圈足與地面接觸部分)總是顯得不夠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撫之,明顯地感到凹凸不平,筆者所目見的北宋定窯圈足器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十分奇怪,但在鑑定中卻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窯圈足器(採用覆燒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徵,此為鑑定之關鍵。

另外,定窯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兩種型別,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見竹絲刷痕,刷痕呈同心圓,而小圈足器則無這種現象,但無論大小圈足,足均極淺,足牆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過肩,幾乎無鉤手。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5.裝燒方法

北宋定窯裝燒方法與以前相比有所變化,有支圈正燒法。即把碗、盤口沿架於支圈上, 若干個按一定間隔放在一起置於匣缽中燒造, 其產品特徵是口沿外撇,胎體普遍較薄, 內壁施滿釉, 外壁在口沿處因與支圈接觸形成一週約1cm寬的無釉澀胎痕。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據《吳越備史》記載:“九月十一日,王進朝,謝於崇敬殿,覆上金裝定器二千事。”此處之“金裝定器”,即指這類鑲有金口的定窯瓷器。這種工藝在唐、五代定窯瓷器上已有所見,當時鑲金屬釦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使器物顯得奢華尊貴。定窯覆燒法流行後,鑲金屬釦不僅具有裝飾功能,而且還能遮掩“芒口”的缺陷,因而更加普及。

覆燒方法是定窯在北宋晚期,為增加窯爐的裝燒數量,而大量採用的一種裝燒工藝,但採用這種裝燒工藝會造成器物口沿一週無釉,形成所謂的“芒口”。這件器物就反映了這種裝燒工藝。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深入淺出:北宋定窯白瓷鑑定  5步就夠了

​覆燒工藝,即將口部朝下倒扣裝燒。覆燒時,為防止盤口沿與支圈粘連,口沿不能施釉,以致露出骨胎,形成毛澀的“芒口”。所以宋人有定瓷“有芒不堪用”的說法。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人們遂在芒口處鑲一圈金、銀、銅等,被稱作“釦”。

定窯在宋代五大名窯中是唯一一個燒造白瓷的窯場,其他四個窯場以燒造青瓷為主,其他四個窯場雖然注重胎骨的質量,與定窯胎釉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定窯胎體潔白堅質,釉色溫潤。在晚唐五代時期達到第一個高峰。

定窯有長達350年的供御期,其精細白瓷的胎釉結合相當緊密,胎薄質堅特點,迎合時代審美的要求。宋代文人所推崇內堅而外表清雅俊逸的特點,得到充分的體現。在注重內在品質的同時,對外在的表現提倡“由內而生”,而不是內外兼飾,表裡如一的風格,正是民族風格真實寫照與追求。定窯像一個迎風飄然站立的素衫文人,樸素中蘊含著風雅。

諮詢交流請關注小編微信公眾號:清卿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