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地鐵站的清新空氣從哪來——探訪五號線的“呼吸系統”

作者:由 鳳凰網房產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27

什麼地呼吸空氣填合適的詞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胡禕 通訊員 潘星 廖啟玥

地鐵站,常年不見陽光。在這樣一個人來人往、相對密閉的公共空間,地鐵站如何“呼吸”?

12月23日,在武漢地鐵五號線開通前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紅鋼城站的通風空調機房,探訪這裡最新建造的“呼吸系統”。

空氣12分鐘迴圈一次

走進通風空調機房,10餘颱風機同步運轉,“嗡嗡嗡”的聲音充斥整個房間。

施工方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城鐵分公司專案書記樊皓告訴記者,風機一旦開機,如無特殊情況,會24小時運轉,平均每12分鐘可使大廳內空氣迴圈一次。

白天運營階段啟用正常模式,車站公共區及裝置區通風,夜間停運時僅開啟裝置區員工區域風機。

400多平方米的密閉空間內,佈滿了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空氣管道,這些管道猶如地鐵站的“支氣管”,保證著內外空氣迴圈暢通。

根據施工要求,站內分別有新風亭和排風亭。簡單理解,新風亭相當於人的鼻子,吸入地面空氣,經過地鐵站的“肺”,也就是空氣清淨機進行過濾和殺菌,將新空氣源源不斷地注入車站大廳,而大廳內的空氣將經過吸風口直接排出地面。

除菌率≥90%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新風亭從地面進來的風會把公路上的噪聲帶入地下,為了有效阻隔公路噪聲和風機運轉時候產生的噪聲,技術人員在自然風進入的道口設定了一組高4。8米的金屬外殼消聲器,可以有效阻隔噪聲雙向傳播。

從新風亭進來的自然風會透過40多個風道進入到新風機內進行過濾、殺菌,能夠有效過濾掉1。0μm的顆粒物,除菌率≥90%,從而使得地鐵站內的空氣始終處於優良狀態。

樊皓介紹,如果到了夏天,這些空氣就會進入到組合式空調機組,過濾完以後,還會透過冷水機組對熱空氣進行降溫處理,確保大廳溫度不高於30℃。

像這樣的“呼吸系統”,五號線上還有很多個,像一些大的中轉車站會有多個“呼吸系統”,確保室內空氣和戶外空氣一樣清新。

“搭積木” BIM,

工期縮短5個月

如此盤根錯節的呼吸系統如何施工,怎樣建造的呢?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城鐵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採用裝配式工藝和BIM三維視覺化施工實現施工效率的提升,原本需要1年,現在僅7個月就完成紅鋼城站“呼吸系統”建設。

以往,地鐵站內的通風空調機房一般採取現場切割風管、現場安裝的方法,這會造成原本狹小的空間格外擁擠。另外,由於站房內還涉及到土建、供電施工,現場切割裝配的方法難以滿足施工速度。

技術人員想到了“搭積木”的方法——在工廠進行裝置標準化生產,運到現場拆解後再安裝,這樣就減少了現場加工材料的人員,也節省了加工時間,同時誤差更小。

密密麻麻的風管,在安裝過程中如何保證不混亂?

在施工中,技術人員採用BIM數字建模技術破解這一難題,將現場施工流程繪製成三維地圖,施工人員按圖進行組裝和操作,避免了施工程式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