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無名詩人的千古名詩,把愛情寫得一文不值,卻催人淚下,流傳千年

作者:由 解憂文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0

隴西行是一首什麼詩

無名詩人的千古名詩,把愛情寫得一文不值,卻催人淚下,流傳千年

唐詩宋詞所蘊含的能量,遠遠不止輕歌曼舞吟哦醉月,它更可使靈魂在字裡行間穿行,讓思念在豔豔時光裡漫步,灑著青衫長袖,循著舊夢紅橋,找尋記憶深處那闊別已久的美好。唐詩宋詞的世界光彩奪目,這得益於構建它的匠人的辛勤耕耘,然而倘若我們只看到了作品的光芒,而忽略了作者的努力,這對他們來說是極不公平的。

不幸的是,在古詩詞的國度裡,諸如“詩紅人不紅”的案例實在太多,今天我們就來深挖其中一株。唐朝詩人陳陶的名字大家應該沒聽過吧?他不論在詩壇的聲名還是在古籍中的記載皆黯淡無光,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但他寫下的這一首詩卻是千古名篇,感染力極強。

無名詩人的千古名詩,把愛情寫得一文不值,卻催人淚下,流傳千年

《隴西行(其二)》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題為《隴西行》,可知這是一首邊塞詩,或許又是一些大漠孤煙、雖死猶生的戲碼,但這首卻不一樣,它在邊塞沙疆之外,更增添了一層悽絕的愛情,讓人一讀便潸然淚下的那種,這可比普通的邊塞詩要高明多了。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唐軍將士誓死奮不顧身也要橫掃匈奴,五千身穿貂錦的精兵戰死在胡地飛揚的塵土之中。開篇這前兩句沒什麼新意,甚至可以說是平淡無奇,因為曾經面對匈奴遙望長安,寫下熱血句子的詩人有太多太多了,而此二句的水平確實不算出眾。

無名詩人的千古名詩,把愛情寫得一文不值,卻催人淚下,流傳千年

不過,這前兩句卻為後兩句打下了一個合理且近乎完美的鋪墊。“誓掃”、“不顧身”,表現了唐軍的勇猛和視死如歸,同時隱喻了後面的死亡;“貂錦”是錦衣,只有精兵才可佩穿,而此次戰役一下子就損失五千精銳,足見其慘烈程度。如此一來,後兩句則可順水而出。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真可憐那些在無定河邊的累累白骨,他們還是家中閨婦們所翹首期盼的夢中之人!作者筆鋒一轉,沒有繼續深入描寫戰爭的殘酷,而是匠心獨運,以遠離戰場的家中女人的視角來訴說,她們不知道徵人已經戰死,仍在熱烈而焦急地期待著離人的歸來。這種生離死別的反差,給人以極其震撼的悲劇力量。

無名詩人的千古名詩,把愛情寫得一文不值,卻催人淚下,流傳千年

這兩句的悲主要體現在春閨之人的不知情。倘若她們已經知道丈夫戰死,固然會引起悲傷,但這種悲傷是平白直接的,沒有代入感,而且相關題材的作品很多,對於詩人來說也不容易描述,不容易出彩。然而此處的悲傷卻不必言說,就足以擊中心靈。

丈夫長年征戰,早已命喪沙場,可妻子卻還滿懷著熱切美好的希望,誰也不知道她到底期盼了多久,誰也不知道她究竟失望了多少回,誰也不知道當她得知真相時會是怎樣的心碎,這些作者都沒有說,而讀者卻都可以體會,作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去給讀者回味。

無名詩人的千古名詩,把愛情寫得一文不值,卻催人淚下,流傳千年

這是真真正正的悲劇。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夢境;一邊是白骨,一邊是閨人。反差極大,虛實結合,造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任憑誰讀了感觸都會很深,小解每次回味那個場景,簡直快要落淚。

這就是這首神奇的《隴西行》,前兩句平淡乏味,後兩句化腐朽為神奇。明代學者王世貞就曾贊後兩句詩“用意工妙”,而指責前兩句太過“筋骨畢露”。其實對比前後部分,的確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若不是後兩句的驚為天人,那麼前兩句必定不會廣為流傳。

在陳陶的筆下,在戰爭面前的愛情變得一文不值,戰爭毀滅了多少美滿的家庭,拆散了多少恩愛的情侶,這也是這首詩之所以如此令人悲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