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注重賡續“京味文化”

作者: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20

三注重是什麼

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注重賡續“京味文化”

北京市西城區鐘鼓樓周邊第五立面環境品質提升專案透過專家驗收。西城區什剎海街道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年間,北京努力探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委員們圍繞賡續“京味文化”、守護精神家園建言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來自教育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尹曉東談到,目前,中軸線申遺進入最後衝刺階段,2023年2月將正式提交申遺文字。申遺的過程,應該成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過程。而以崑曲、京劇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很好的彰顯。

他建議,在北京中軸線申遺過程中闡發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講述由線到面的建築群和城市生活空間與文化傳承發展的故事,講述文化遺產與中國人精神文化生活之間的關係,講述非物質文化對城市生活的滋養,以此突出崑曲、京劇兩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誕生和傳承發展與中軸線之間的獨特關係。

他認為,要透過中軸線申遺,講好中國人對待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守正創新的文化追求,講好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故事,傳遞好古今輝映、文明互鑑的聲音。

來自文藝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杜鎮傑認為,傳承非遺文化守護精神家園從非遺傳承保護的高度出發,更加全面地鞏固和發展“京味文化”。京味文化不是片面單一的,它是一個內涵豐富、包羅永珍的綜合體,是由京劇、相聲、鼓曲,衚衕、美食、古蹟等一個個具象概念組成。

他還建議加大對非遺文化創意和文化科技創新工作的鼓勵引導和政策支援。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目前對基於傳統文化的核心創意及其與科技融合創新的支援還不夠,還沒有把文化科技人才、文化市場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因此,希望有關部門鼓勵更多有識之士,尤其要鼓勵青年人才從事傳統非遺文化的研究與探索,努力使非遺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給人們帶來愉悅身心、寓教於樂的感受等方面貢獻智慧、增添力量、創造價值。

“我們生活在北京這座城市,人們動不動就講‘老北京’,‘老北京’不是說它歲數大了、年頭長了,而是指有文化積澱。”來自民盟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中華文學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勇強建議,在舊城改造中,應注重賡續京味傳統文化。

他關注到,許多騰退下來的文物建築大都變成了小博物館,發展比較受限。建議深入挖掘已經整治過的街巷、文物建築歷史,使歷史傳承與地域民俗文化、人文構思相結合,找出突破點,逐步調整,做好規劃,使每一個文物建築不但具有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更加具備文物特性、個性和活力。

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注重賡續“京味文化”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出土文物。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來自文藝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方銘談到,北京保有全國最大規模的古典建築群,建議對北京地區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古城遺址——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進行適當復原,以體現北京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節點的意義。

在他看來,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絕不僅限於對有形遺蹟的保護,還應包括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北京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保護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加強市民的倫理文化建設,從小教育孩子們學會與人相處的禮節和言談舉止,培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之德。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髮展規劃》指出,要統籌做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利用傳承,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實現市域保護全覆蓋,應保盡保不漏項,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按照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抓手推進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建設三山五園地區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地區,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創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構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治理體系,精心保護好北京歷史文化這張“金名片”,凸顯北京歷史文化整體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