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第三隻眼|以“民”為先以“實”打底

作者:由 法制現場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21

第三隻眼存在嗎

年末歲初,各地又開始派發民生“大禮包”了。這不,銀川市近日就釋出了2023年民生“十心實事”:

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在集市地攤等處建設200臺“共享電源”,新建小微公園8個,新建健身步道17公里,開展用工招聘活動100場次以上,購買城鎮公益性崗位2300個,新增學位2萬個以上,幫扶慰問困難職工等2萬人次,為困難群眾購買救助保險,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700套,改造老舊小區75個……從10大類50項民生實事的字裡行間,我們讀到了銀川市為民服務的誠心,也感悟到了辦好民生實事的要領。

民生實事,前提是“民生”。正所謂,“知屋漏者在簷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最渴望解決什麼問題、怎樣能把問題解決好?答案不在辦公室、也不在檔案會議裡,而在群眾的內心感受中。所以,欲把民生實事辦好,首先得弄清楚“老百姓需要什麼”。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精準、科學彙集民聲民意民智,才能把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如果要辦的事與百姓生活毫無關聯,又何稱民生實事?從銀川市公佈的各項舉措看,新增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招聘活動解決就業問題、公益性崗位解決困難家庭收入問題、新增學位解決教育資源不充分問題……樁樁件件都與群眾需求緊密銜接,都直擊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民生”二字,可謂貨真價實。

民生實事,關鍵還在“實”。承諾是基礎,踐諾才是目的。如果承諾的實事不辦,或者辦不好,就等於開“空頭支票”,視承諾為兒戲。此次銀川市立的“軍令狀”,無論是“順心”“安心”“暖心”等“十心”要求,還是“5000個”“200臺”“3700套”等量化考核指標,最終都指向了“實”,指向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也告訴我們,辦好民生實事,就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靜下心來,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將政策落地在基層;就得重諾守信,實事求是,既敢於擔當、有所作為,又盡力而行、量力而為,以一諾千金的態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真正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這是民生實事的最終歸宿,也是絲毫不能動搖的原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十心實事”最後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而解決民生之事也不應只是歲末年初的承諾,更應注重日常的點點滴滴。期望所有民生工作都能以實打底,所有黨員幹部都善於傾聽民聲、善於汲取民智、善於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把為民服務寫在每一位群眾的笑臉上。(虎權)

【來源:寧夏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