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狐兔穴在哪裡?《禹貢》是如何記載周太王遷居岐山的?狐兔穴在哪裡

作者:由 周公禮樂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06-22

狐兔穴在哪裡

蔣志格

周文化探源之岐山考

周太王遷居之岐山

《禹貢》:岐山,即周太王遷居處也。其山在今陝西鳳翔府,岐山縣,東北五十里,旁有鳳凰山,有周原可見周室王業,所自起雲。

按《書經·禹貢》:治梁及岐,〈傳〉梁岐在雍州,〈疏〉岐山在右扶風美陽縣西北。〈《蔡注》〉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在今離石縣東北,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縣。狐岐之山,勝水所出,東北流,注於汾。酈道元雲:後魏於胡,岐置六壁,防離石諸,胡因為大鎮,今六壁城在勝水之側,實古河徑之險。阨二山河水所經治之所,以開河道也先儒以為雍州梁岐者,非是荊岐,既旅〈蔡注〉荊岐二山名。《岐山地誌》:在扶風美陽縣西北,今鳳翔府岐山縣東北十里也。

按《山海經·中山經》:隅陽之山,又東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鐵,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注〉今在扶風美陽縣西。

按《史記·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曰嶽山,岐山。〈注〉徐廣曰:武功縣有大壺山,又有嶽山。《索隱》曰:《地理志》:岐山在美陽縣西北也。

按《漢書·地理志》:右扶風美陽,〈注〉《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邑。有高泉宮,秦宣太后起也。

按《後漢書·郡國志》:右扶風美陽有岐山。〈注〉《左傳》椒舉曰:成王有岐山之蒐。

杜陽永和二年復。〈注〉《詩譜》曰:周原者岐山陽也,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

按《水經》:漆水出扶風杜陽縣,俞山東北入於渭。〈注〉孔安國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也,出馮翊北。周太王去邠度漆,踰樑上,止岐下。故詩云: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曰: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是符《禹貢》《本紀》之說,《許慎說文》稱:漆水出右扶風杜陽縣岐山東入渭。從水桼聲又云:一曰漆城池也。潘岳《關中記》曰:關中有涇、渭、灞、滻、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長安西,有柒縣〈宋本作在長安西南鄠縣〉皆注酆鄗,水北注渭。《開山圖》曰:麗山西北有溫池〈古本作地,吳本改作池,然《三秦記》及《漢武故事》並雲:驪山湯泉,又稱溫泉,不言溫池也〉,溫池西南八十里,岐川在杜陵埤〈宋本作北〉長安西有渠謂之柒〈當作漆下同〉渠。班固《地理志》雲:漆水出漆縣西闞駰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縣西北,岐山東入渭。今有水出杜陽縣岐山北,柒溪謂之柒渠。西南流注岐水,但川土奇異。今說互出考之,經史各有所據,識淺見浮無以辨之矣。

渭水注漆水出杜陽縣之漆溪,謂之漆渠。故徐廣曰:漆水出杜陽之岐山者,是也漆水〈水字疑衍〉。渠水南流大欒,水注之,出西北大道。川東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淮南子》曰:岐水出石橋山東,南流。相如《封禪書》曰:牧龜於岐〈《史記》作收龜,《漢書》作放龜,《文穎注》雲:周放畜餘龜於池沼之中,至漢得之於岐山之旁〉《漢書音義》曰:岐水,名也,謂斯水矣。二川洋逝,俱為一水,南與杜水,合俗謂之小黃水〈孫雲當作小橫水〉。亦或名之米流川徑岐山,而又屈徑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陽,而近西,所謂居岐之陽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稱矣。又歷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盜食穆公馬處也。

按《太平御覽·地部·岐山》、《河圖括地象》雲:在昆崙山東南為地乳,上多白金,周之興也。鳳鳴於岐山時,人亦謂岐山,為鳳凰堆。《酈元注水經》雲:天柱山上有鳳凰祠,或雲其峰高峻迥出,諸山狀若柱,故為名焉。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岐山,在鳳翔府岐山縣東北十里,亦名天柱山。漢右扶風美陽縣西北,周太王所邑,文王始亦治焉。《西京賦》《注說文》曰:岐山在長安西美陽縣界山有兩岐,故因以名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成王有岐陽之蒐。石鼓文在天興縣南二十里,石形如鼓,其數有十。韋應物詩謂:宣王大獵岐陽。《韓愈歌》亦云:蒐岐陽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五。〈注〉《呂氏春秋》:九山之一。《河圖》曰:岐山在昆崙東南,為地乳岐陽鎮,詩所謂居岐之陽也。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岐山一名天柱山,《禹貢》:導岍,及岐太王邑於岐山之下。文王時,鳳鳴岐山。《河圖括地象》:山在昆崙東南,為地乳上多白金。

按何景明《岐山志》:鳳翔即岐,周今在八府,為地少然邑溪,而無險阻土物,亞於西安。餘至鳳縣,觀鳳鳴之。山曰:南岐至成縣,詢古西康州,有鳳鳴處。鳳縣今屬漢中成縣,今鞏昌各去數百里,間於羌戎,則文王岐地蓋廣遠矣。餘又由南岐至柴關諸嶺,木爛於道,樵採弗睹,而長安之民無種火之薪,物用有無何可以相通哉。

按《陝西通志·山川考》:岐山,在鳳翔府縣東北五十里。山有兩岐,故名其一曰,天柱山,峰峻若柱,太王遷邑於此。《說文》曰:太華以西名山七之一。《河圖括地象》稱為地乳。

鳳凰山,在岐山縣北十五里周公廟後,即鳳鳴處,上有爪跡。

周原在岐山縣北四十里,岐山之陽東西橫亙,肥美寬平,詩謂周原膴膴者。即太王營邑之處。

按《鳳翔府志·山川考》:岐山在岐山縣東北五十里,即太王遷邑處。

按《岐山縣誌·山川考》:岐山在縣治東北五十里,山分兩岐,故名太王遷於岐下。

鳳凰山,史稱鳳凰堆,今猶有爪跡,存五色土。

仰天池,在周公廟後。

朝陽嶺,在鳳凰山下,周公廟東。

張仙洞,相傳張三丰曾寓此。在周公廟西。

鳳山洞,在張仙洞南。

古蹟:岐陽宮,在縣東北五十里,即太王由邠遷岐所建皋門、應門、冢土,俱在岐陽西北。杜陽村今俱廢,杜陽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本漢縣晉省即,今杜村是也。

三龍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猶有古城隍廟文昌祠。漢馬超井,即今岐陽鎮筀竹園,在周公廟前。見《一統志》,今廢。

岐山藝文一

岐山懷古賦〈並序〉

明王轂

平居懷古,雅慕岐風,筮仕服官,愴心周道。痛兵燹之相繼,致民社之丘墟。萬姓流離,一方憔悴。荒城日落,杳絕炊煙。破壁風悽,永無人跡。曩時名勝,悉成瓦礫之場。革代繁華,盡委荊榛之藪。撫今追昔,感慨系之。登眺興懷,泫然泣下。淒涼觸目,悲楚嗔喉。爰比賦於興衰,實未裁乎工拙云爾。

岐繇商祝,天作大邦。洪惟亶父,肇此西壤。地接梁山之脈,星分鶉首之鄉。甲雍州之膏美,鍾柞棫之幽芳;沃廑荼於原隰,奠弧矢於陰陽;由是山呈厥瑞,川貢其祥。天柱巍聳,太白鬱蒼。汧流分導,渭水環襄。姬圖式廓,王業寖昌。誕興奕葉,篤生文王。化行南國,澤溥西方。風淳俗厚,士秀民龐。頌孔邇而如戴,歌既醉以不忘。近質成於虞芮,遠威讋乎戎羌。一時人文蔚起,政教矞煌,鹿馴於囿,鳳鳴於岡。啟白魚之禎兆,衍赤爵之流光。遂有諸臣佐命,多士思皇。股肱締造,吏輔胥匡。綿十五王之歷祚,垂八百載之靈長。休哉化國,展矣名疆。自運會有隆替之異,將世代為興廢之常。降及後季,相率孔臧。沿為郡縣,代有紀綱。樹兩京之屏翰,鎮三輔之金湯。矜雄盛者,譜豐功於秦漢。誇富麗者,揚嘉業於隋唐。或擅六朝之美,或推五代之良。歷宋元而太平屢遘,迄明季而綏乂丕張。乃為逖稽隆勝,允誦吉康。上也穆穆,下也穰穰。家敦弦誦,戶溢笙簧。農服先疇之隴畝,士食舊德之衣裳。沐風雲者,輝聯甲第。詠櫛比者,積滿倉箱。於是朱楹紛列,繡闥成行。百廛鱗集,萬並煙藏。貨泉填市,筐篚盈箱。遂有張翠幰駕,元驦披錦,縠曳明璫,風流梁苑。富貴荀香,詩摧金谷,花照玉堂。鶯啼寶榭,燕語雕樑。蘭薰瑤鼎,蓉繞砂床。琴協太和之奏,歌傳卜夜之觴。極賞心之樂事,騁快舉於康莊。亦有青山寄傲,白屋顒卬,牙籤萬軸,縹帙千緗。芸封鄴架,卷擁曹倉。或睹西山別墅,或開北海幽房。或餐霞於鶴嶼,或煮字於螢囊。率彼都之蔥珩,鹹結調於琳琅。四壁鼓鍾,佐熙時之禮樂。千山花柳,映瑞世之文章。聿徵休美,莫與頡頏。不謂天收景慶,妖隱欃槍,萑符蜂起,刁斗塵揚。兜鍪馳驟,羽檄奔忙。從此四郊多壘,萬姓罹殃。東西焰逼,南北氛狂。既茹荼而飲蓼,復寢甲而枕鎗。勝國之餘,慘遭屠毒。興朝而後,疊創摧傷。劫火烈騰兮,灰飛城社。兇梟肆毒兮,血染疆場。憫餘息之將奄兮,時驚焚掠。痛殘魂之未定兮,頻陷鋒芒。由是室家淪沒,原畝拋荒。親知零落,骨肉參商。斷上林之喬梓,拆合浦之鴛鴦。糜人民於燧鏑,委陵谷於滄桑。是以愁雲結而成陣,淚雨注而如汪。試向空城憑眺,不禁四顧悽惶。人蹤杳絕,煙火微茫。荊榛塞道,瓦礫充牆。風摧敗樹,月冷頹廊。飢鳶晝伏,野雉宵翔。鵑夜泣兮青冢,烏暮號兮白楊。鷹隼搏兮署側,狐兔穴兮舍旁。畫棟煙消,莫問繁華故址。璚臺冰化,誰留歌舞遺坊。弔古徵奇,山川黯淡。尋幽選勝,草木淒涼。膴膴周原,想見當年富庶。蕭蕭遺孑,半成今日逃亡。白骨山高,僅保離群鴻雁。青燐夜遍,空嗟墳首牂羊。觸目流離,誰為繪鄭監門之畫。頻年饑饉,何從望汲都尉之糧。露宿原棲,影形共吊。星零籜散,魂魄相將。林莽昏翳,怯渡溪煙。野月村墟滅沒,驚看人跡橋霜。吁嗟噫嘻。舊事既難問,新愁莫可當。一望破垣埋蔓蘚,幾家殘墓絕蒸嘗。無人對月不揮涕,到處思鄉皆斷腸。痛莫痛兮家破,慘莫慘兮兵殤。可憐革代興亡,慨總付西風叫禿鶬。重曰:空城寂寞兮,逝水泱泱。荒原冷落兮,衰草雲黃。時期平定兮,風靜牙璋。重修樂土兮,永慶椒漿。

岐山部藝文二〈詩〉

岐山操

周太王

《琴苑要錄》曰:《岐山操》者,周太王之作也。太王居邠狄人攻之,太王踰梁山而邑乎。岐山喟然嘆息,援琴而鼓之。

戎狄侵兮,土地遷。移邦邑兮,適於岐山。烝民不憂兮,誰者知。嗟嗟,奈何兮,予命遭斯。

岐山操

周公為太王作

我家於邠,自我先公。伊我承序,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將土我疆。民為我戰,誰使死傷。彼岐有岨,我徂獨處。爾莫予追,無思我悲。

岐下

唐韓愈

誰謂我有耳,不聞鳳凰鳴。朅來岐山下,日暮邊鴻驚。

丹穴五色羽,其名為鳳凰。昔周有盛德,此鳥鳴高岡。和聲隨祥風,窅窕相飄揚。聞者亦何事,但知時俗康。自從公旦死,千載閟其光。吾君亦勤理,遲爾一來翔。

過岐有感

明成始終

蕭蕭書劍出興平,落日登臨萬古情。翠谷已荒鸚鵡去,青山依舊鳳凰鳴。秦州歌舞空流水,漢室英豪總廢塋。客裡逢君那忍別,秋風鞍馬又西征。

岐山

唐龍

古道黃雲裡,荒城落日前。巖林遺魯殿,畎畝變秦川。滴滴梧桐雨,離離禾黍天。鳳凰今不至,忽復幾千年。

岐山阻雨

郭莊

赤烏漏光商羊舞,青天倒瀉馮夷府。掣電鞭霆謝仙怒,離宮盡佔煙中雨。關西吟客縹緗囊,鹿車華裙霞衣涼。煉石補天喚媧皇,一夜青山入夢長。

鳳凰山

汪藻

鳳凰山上鳳曾飛,百鳥群中識者稀。一自岐州鳴未已,周家文運與天齊。

岐山紀事

《史記·周本紀》: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

《岐山縣誌》:周文王時,鳳凰鳴於岐山,

周幽王三年,岐山崩。

東漢安帝延光二年,岐州地大震,岐山有聲。

南北朝鄭修,北海人,少隱於岐南山谷中,不交世俗,雅好經史。有司每徵,不就。岐州刺史魏蘭根,頻遣致命。修不得已,暫出見,尋還山中。蘭根申表薦修。明帝詔雍州刺史蕭寶,夤訪其實,以聞。

《鳳翔府志》:岐山有石佛像。唐則天皇后,避暑九成宮,欲輦過岐山,石險,開鑿甚難,怒,殺工役甚眾。有二比丘,杖錫來曰:胡不煅以火油醋淬之。試,輒驗,知為異人。追,及巘,沒入土中,唯笠覆其處,錫卓其旁。掘而求之,得二石佛像。因建寺山下。遇旱,禱雨多應。以故,有人暗舁一尊出關東,竟不返。今山上,猶有笠錫跡。

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天鼓鳴於岐山。

宣宗大中元年十一月十七日,岐山周公廟靈泉出。節度使崔珙上其事,賜名潤德泉。

僖宗廣明元年正月,岐山崩,節度使鄭畋上其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地震岐山崩。

元統二十七年,李思齊部將李克彝據岐山。

岐山雜錄

《易經·升卦》:六四,王用亨於岐山,吉,無咎。象曰:王用亨於岐山,順事也。

《山海經·東山經》:屍胡之山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按此亦名岐山,但系《東山經》,自非陜西之岐山。故入雜錄〉。漢·劉熙《釋名·釋州國》:周地在岐山之南,其山四周也。河內河水從岐山而南,從雷首而東,從譚首而北郡,在其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