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作者:由 文化點心鋪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09-15

倚闌人是什麼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大自然是最公平不過的,可唯獨對“江南”它卻有了幾分偏心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蘇杭”,就是對江南風景的一種極度讚美。想到江南,人們就會忍不住想起這些字眼:小橋、流水、人家、青瓦、白牆、水閣、奼紫嫣紅、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煙雨朦朧……

從古至今,江南都是詩人們心中的仙境,美麗如畫,如詩如夢。對於江南,他們從來不吝讚美之詞。江南就像他們的一個精神家園,賦予了他們獨特的生命價值和人生意義。那麼,江南到底有多美呢?南朝詩人丘遲的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就已然令人心醉。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可是,江南的美何止於此啊!

不讀詩詞,你怎麼能知道江南有多美

?今天,就與大家分享

一首冷門唐詩。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字,卻寫盡了江南的溫婉秀麗

。它就是

唐代詩人戴叔倫的《蘇溪亭》

。全詩如下: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戴叔倫,江蘇常州人,是中唐時期的一位詩人,出生於一個隱士之家。其年少聰慧,博聞強識,“諸子百家過目不忘”。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他本來也想做個隱士,終生隱逸。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其25歲時,為避永王兵亂,他和族人流落到了江西鄱陽。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身處異鄉,上無片瓦遮身,下無寸土立身,戴叔倫只有放棄隱逸夢想,開始探尋仕途。後歷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廣西容州刺史。公元789年前後,57歲的詩人上表辭官歸隱,在返鄉途中客死四川清遠峽。在唐代詩壇,戴叔倫的詩作雖不多,但佳作頻出,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也有一些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這首《蘇溪亭》雋永醇厚,深婉柔美,是戴叔倫的一首經典代表作。其大約寫於公元781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的仲春。當時,詩人為求生計,由浙江東陽奔赴湖南曹王李皋幕府任職。在路過義烏的蘇溪時,詩人面對江南溫婉秀麗的晚春美景,一時興起,寫下了此詩。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詩作在描寫江南晚春的景色中,融入了一股憂鬱而沉重的心情,使整首詩迷漫著一種朦朧迷離的氛圍。這與世人心中的江南氣質是十分貼合的。首句寫地點和節候,次句寫人獨依,三四句寫春光將盡,燕子尚未歸巢,煙雨籠罩下的沙洲上,杏花瘦寒。用語淡淡,情韻深深!

首句“蘇溪亭上草漫漫”,開篇明義,質樸唯美:詩人站在蘇溪亭中,一眼望去,野草漫漫,遍地青青,此時已到了暮春時節。春天將逝,最容易喚起異鄉遊子的離愁別緒。於是,順其自然地,便有了下句“誰倚東風十二闌?”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誰倚東風十二闌”採用設問形式,將倚闌人的形象淡淡脫出。東風吹拂,春日遲遲,一個身影斜倚闌干,他是誰呢?或許是詩人自己,或許是一個滿懷思念與幽怨的婦人,或許是和詩人一樣羈旅天涯的遊子。他凝眸沉思,斜倚欄杆,心事滿懷,定格成了一幅美麗的剪影。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多麼美麗的詩句啊!倚闌人獨立亭中,在迷離的春色裡沉醉。此時,燕子還沒歸巢,而大好春光卻即將消失。咪蒙的煙雨籠罩著一片寂寞的沙洲,料峭春風中,原本嬌豔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的豔麗,顯得悽楚無依,令人生憐。

他是唐代冷門詩人,一首絕美詩作僅28字,卻寫盡江南的溫婉秀麗

“一切景語皆情語”,遊子眼中之景是“燕子未歸”,“一汀煙雨”,“杏花寒”,而心中之情卻是:遊子不歸,紅顏易老。“寥寥數語就將倚闌人的悵惘與哀愁形象而生動地刻畫了出來。如此,無形之情便有形了。後世詞人賀鑄《青玉案》裡的名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或許就源於此吧!

現代社會,交通發達,人們可以一日千里萬里,再也不會因距離遙遠而無緣目睹江南之美了。可是,江南的美僅用眼睛來看,又哪裡夠了?在古典詩詞裡,江南的美和著文化的底蘊,將時光定格在了文字中,引人遐想。

這是一種神思之美,可以掀開所有牽絆,構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中江南。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