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作者:由 海潮地理時空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2-24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什麼意思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蘇州自古富盛名,昔為江南雄州,今為國之最強地級市,在歷史沿革、文化衍變中,別稱很多,吳、姑蘇、吳縣、東吳、吳中、平江均是蘇州的別稱,而姑蘇最廣為人知,無論建制如何變化,姑蘇都附著於這片土地,眼下僅是“姑蘇藍氏”也能讓人們對“姑蘇”充滿想象。

姑蘇始終作為蘇州的別稱而存在,被文人墨客寫入詩詞中,如李白的“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半夜鐘聲到客船”、白居易的“妓筵今夜別姑蘇,客棹明朝向鏡湖”、杜牧的“堠館人稀夜更長,姑蘇城遠樹蒼蒼”等,歷代文人對“姑蘇”有情懷。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在2500年裡,蘇州地區建制多變,不變的是姑蘇總依附於其中,由此承載了蘇州的語言、歷史、文化,甚至地理形態。

“姑蘇”源於何處

傳說,胥是大禹在太湖地區治水時的助手,在水災弭平後被奉為“水平王”, 胥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封於吳”,這個地方後來被稱為“胥”,加上當地土語的發聲詞“姑”誕生了“姑胥”這一名稱,“姑胥”後來衍變為“姑蘇”。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姑胥之“胥”是否來源於傳說中的人物有待考證,因為“胥”即使來源於人名,也應該是受闔閭之命營建闔閭大城的伍子胥。

商代末年,泰伯、仲雍為避讓君位而遷江南,泰伯被擁為君長,駐梅里(在今無錫)建“勾吳”,到公元前585年,勾吳國君已傳十九代,公元前561年,諸樊(吳第十九代國君)遷駐地到蘇州一帶,闔閭繼承諸樊的國君之位後,營建新的都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受闔閭之命“象天法地,相土嘗水”,建築闔閭大城,此為蘇州建城之始。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泰伯、仲雍遷江南後入鄉隨俗,到了春秋時期,吳、越仍保留有古越人的語言,古越人語言同上古華夏語言相融衍變成古吳越語(現代吳語前身),在地名中,古人在用A語言音譯B語言地名時,如果無法在A語言中找到能與B語言地名對應的詞,往往會採用反切之法。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因此,“姑胥”要麼是“勾吳”衍變而來,要麼是古越人遺留的地名衍變而來,“姑胥”或曰“姑餘”,或曰“姑蘇”,這是語言的衍變,它們在古吳越語中都是相通的,因此後來文獻均認同姑胥、姑餘、姑蘇“其實一也”。

什麼是姑蘇之臺

剖析唐代之前的文獻,可知最先有姑胥(姑餘、姑蘇)之名, “姑蘇”最早出現自春秋末期的《國語·吳語》,即“入其郛,焚其姑蘇,徙其大舟”,《國語·越語》也提到“姑蘇之宮”,姑蘇這名稱最開始指的是地名還是建築,無法得到答案。

戰國時期,《墨子·非攻(中)》說“自恃其力,伐其功,譽其智,怠於教,遂築姑蘇之臺,七年不成”,《韓子·喻老》說“句踐入宦於吳,身執干戈為吳王洗馬,故能殺夫差於姑蘇”,原來闔閭在佈局新都城時,除了營建闔閭大城,還修築姑蘇之臺,出於東漢的《越絕書》和《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均說“秋東治於城中,春夏治姑胥(蘇)之臺”,姑蘇之臺是建築群,才能滿足“(吳國)春夏治姑蘇之臺”,而姑蘇臺則是建築群的制高點、高臺建築,才能滿足“望太湖”、“高見三百里”。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姑蘇之臺的位置或曰“吳西”、或曰“近湖”、或曰“西南”,綜合來看,姑蘇之臺應位於闔閭大城的西南,從更大範圍來看,南向為越國、西向為楚國,所以建姑蘇臺可作為闔閭大城的前哨,姑蘇之臺可作為行宮別苑,闔閭之後姑蘇之臺成為夫差與西施尋歡作樂的地方。

姑蘇之臺是吳國強盛的代表,因此當越國攻入吳國時要“焚其姑蘇”,《國語·越語》說“范蠡不報於王,擊鼓興師,以隨使者,至於姑蘇之宮,不傷越民,遂滅吳”,三國著名史學家韋曜為其作注:“姑蘇,宮之臺也”。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越國滅了吳國後,姑蘇臺被付之一炬,但作為越國佔有吳國的標誌,姑蘇之臺部分建築則留下來,《越絕書·記地傳》才會說“徙治姑胥臺”,西漢時,司馬遷“登姑蘇,望五湖(太湖)”,再往後,整個姑蘇之臺的建築遺蹟均無處可尋。

姑蘇山在何處

隋朝時,因姑蘇山而改吳州為蘇州,往後的人們也就都認同蘇州因姑蘇山而得名,那麼,姑蘇山因何得名呢?綜合唐代前的文獻,最早出現的是姑蘇之名,然後是姑蘇之臺、姑蘇臺,最後才是姑蘇山,隋唐之前,或許已經出現了口頭上的姑蘇山,不過典籍上的“姑蘇山”一詞,最早始見於唐朝人的著述,之前的文獻未嘗見“姑胥山”或“姑蘇山”,僅有“姑胥(蘇)之山”。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有唐一代的“臺因山名”之說對不上唐代之前的文獻邏輯,所以應該是“山因臺名”,而非“臺因山名”,姑蘇山的得名是因為這座山建有姑蘇之臺,這高臺建築群是吳國強盛的代表,“姑蘇”在那時就已成為這片土地的別稱,築有姑蘇之臺的山保留“姑蘇”之名,謂之姑蘇山。

如此一來,找到姑蘇之臺(及姑蘇臺)的遺址就能確認姑蘇山的位置,只是到了隋唐時期,雖然唐朝著述有“西南去國三十里”(出自《吳地記》)、“州西四十里”(出於《元和郡縣圖志》)、“吳縣西三十里”(出自《史記索隱》)等說法,但這時候“姑蘇之臺”已無跡可尋,既無廢礫、也無殘垣,如宋代《吳郡圖經續記》說的“(姑蘇之臺)今人殆莫知其處”。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關於姑蘇山的位置,有多種說法,但可以確認的是這座山要能支撐起一個建築群,滿足“春夏治於姑蘇之臺”,而姑蘇臺要能滿足“望太湖”、“高見三百里”,此外,姑蘇山離主城還應有一定距離。

古今的山湖地貌已經不同,但是無論距太湖距離、距主城距離,還是山體規模、海拔高度,七子山都要勝於靈巖山、橫山,因此在《吳文化地名保護名錄》中,姑蘇山被定位在“堯峰山西北1。9公里處,木瀆鎮九龍塢西側”。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吳文化地名保護名錄》中的姑蘇山位置,更切確的應是堯峰山以北1。9公里,地圖上被標為鳳凰山,山體規模足以建築姑蘇之臺建築群,可以滿足吳王“春夏治於姑蘇之臺”,也可以滿足越滅吳後“徙治姑胥(蘇)臺”,再築起高臺建築,“望太湖”、“高見三百里”是可能的。

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隋開皇九年(589年),因姑蘇山將吳州改為蘇州,蘇州的盛名開始流傳天下,但“姑蘇”一直是它的別稱,“姑蘇”一詞總會展現小橋流水、青瓦白牆、亭臺樓榭的畫面,如“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水、橋、人和諧交融是姑蘇的意境,當人們說到江南、憶起蘇州時,“姑蘇”一詞仍能跳躍出來,顯然已經成為蘇州歷史文化一個代名詞。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蘇州歷史文化厚重,縱橫交錯的水網、豐腴宜耕的土地、心靈手巧的居民維繫著這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在2500年的潮落潮起中,蘇州城僅有30餘年的遷城史,是一座幾乎不易址的城,經歷了春秋時的吳越之戰、東晉時代的蘇峻叛亂、南北朝時期的侯景之亂,還有隋滅南陳、蒙古侵南宋、張士誠兵敗、清軍屠城、太平軍破壞等多次震盪,但浴火之後都能迎來重生,有著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今天的蘇州,是非副省級、非經濟特區、非省會的“三非”普通地級市,但在經濟成績單上,它以普通地級市身份直追一線城市或直轄市,蘇州的經濟體量能與它們並肩而立,不失為普通地級市的擔當或標杆,現代大城市可以有強枝弱幹、強幹弱枝、枝幹平衡等多種模式,強枝弱乾沒有孰是孰非,這是蘇州的現代城市模式。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

高樓大廈與青瓦白牆在不同的空間遙相呼應,高樓林立的新城和小橋流水的古城新舊相融,古城銘記的是來時的路,新城創造的是新的未來,蘇州能屢屢浴火重生,或許是它能銘記來時的路,從中汲取經驗教訓,是它能踏實走好當下的路,不忘用心尋求突破,探索到適合自身的明天之路,一個用心的城市,總能迎來朝陽。

參考資料:

《吳國姑蘇臺考》,作者:吳奈夫

《蘇州地名與吳文化》,作者:曹莉亞

《蘇州地名的由來》,作者:萬峰海、伏承志、張成剛

《吳文化地名保護名錄》,來源:蘇州地名網

蘇州歷史文化的代名詞,“姑蘇”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