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作者:由 獨釣秦時月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3-09

火神爺喜歡誰

耍社火是青海河湟地區除了回族以外的群眾在冬季農閒季節舉行的規模盛大,集祭祀、娛樂為一體的群眾性民間綜合民俗活動,也是本地區人們最大的群眾性表演活動。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舉行的時間集中在農曆正月初五到二十以及農曆二月初二期間。耍社火時參與的演員眾多,有的村子幾乎是傾巢出動。

表演的節目繁雜,有拉花姐兒、高蹺、藏舞、光棍舞、八洞神仙、西遊記唐僧師徒、花鼓、旱船、拳棍子等。

其中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角色:

報子、燈官、啞巴、世不全、胖婆娘

等。這些“大人物”不表演具體節目,只是到表演場所,坐在獻供品的桌前享用供品,同時監督全體演員的演出情況。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當然在社火隊伍行進過程中,這些重要角色除了“燈官”外,其餘幾個角色也插科打諢,做各種誇張的動作,逗觀眾開懷大笑。

那麼其中“燈官”這個重要角色到底是咋會事呢?為何如此神秘?下面我們就來探秘瞭解一番,揭開其神秘面紗。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青海河湟地區社火中的“燈官”多由村裡德高望重者扮演,也稱燈官老爺,大老爺,扮演宰相的角色。

“燈官”出場時辰,由本村三個以上懂曆法者,以前三年黃曆及莊稼收成推算而定。出“燈官”多在農曆正月初九或十二進行。

出“燈官”當日的凌晨,在社火中扮演專報平安的角色“報子”,依次到火神廟、莊主、火神會會頭、社火會租用牛馬的農戶家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拜年。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完畢後再回到火神廟向供奉的火神爺禱告拜年及社火演出的準備情況,流行的彙報詞是:

“火神老祖心喜歡,報子跪在您跟前,桌上擺著兩盞燈,燈上盤著兩條龍,敲起鍾,請起龍,火神保佑莊稼成,打起鼓,請走虎,火神爺保佑眾姓人等賜福壽,香在爐中蠟在臺,花在瓶中四季開,一年四季開不敗,天官下界賜福來……”

“燈官”化妝時,除“報子”、“胖婆娘”、“麻官”、會頭、莊主外,禁止任何人觀看,尤忌女人看見。“燈官”那頂貼有“槽頭興旺”四字的烏紗官帽,必須由本莊莊主親自戴上。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燈官”化妝完畢,“報子”首先出場,在香案前進行隆重的宗教舞蹈表演,還要呈報吉祥:

一報的一盞蓮燈,二報的二仙傳道,三報的三級連升,四報的四季發財,五報的五福臨門,六報的六連逢喜,七報的七星高照,八報的八福長壽,九報的九盞蓮燈,十報的十點狀元。

出“燈官”吉時一到,三銃齊鳴,全體角色扮演者下跪叩拜,香菸繚繞中,“燈官”大老爺由“麻官”陪伴姍姍出場,至此,出“燈官”儀式達到高潮,群眾一片歡呼,好不熱鬧。

說到這裡,還得提提陪伴“燈官”大老爺的“麻官”這個角色。“麻官”在一些地方又叫“二官”,相傳由於相貌醜陋、肩膀右高左低、撇足、滿臉麻相而得名,但由於學問博深、才高八斗而成為“燈官”的重要幕僚。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燈官”聽完“報子”關於本次演出的彙報,受過社火眾演員叩拜大禮後,從天、地、人、財四方面吩咐吉祥如意、五穀豐登、財源廣進等內容:

“近因眾姓人等,舉起香案燈棚,忠心耿耿把神敬,我老爺奉王母的聖旨,來到南州府道火宮祠,在火德星君位前傳諭,我老爺領了玉帝的赦旨、王母的金牌、三教經文,踏赤雲,跨火斗,來為人間降吉祥、賜福壽。我老爺來時空不來,金銀財寶帶上來;我老爺走時空不走,病痛災難帶上走。開場就把社火耍,啞巴扭的太平年,花鼓敲的是高產田,八仙飄飄走向前,齊唱道歌保平安,八大光棍扭得歡,金粉銀粉飛下天…”

之後正式宣佈社火演出開始。此時的“燈官”老爺滿臉油黑,頭戴烏紗,身穿紅袍,倒騎在黑牛上,高喊一聲:“夥計們開路!”

於是社火隊伍從火神廟出發,“報子”打頭陣,“燈官”、“麻官”騎黑牛居前,後面依次為“莊稼娃”、“大姐”、“小姐”等節目,浩浩蕩蕩的社火隊伍走出廟門,開始了新一年的演出,用祖先們傳承下來的方式,迎接又一個新春的到來。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青海河湟地區的社火表演,不僅是為了慶祝過去一年的收穫,更主要的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中莊稼豐收、牲畜平安。所以社火中的“燈官”每到一個表演場地祈祝,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從現存的地方史志資料來看,青海河湟社火無疑是隨著大量漢族在明代中期以後的遷入而逐漸形成的,其始發點完全源於中原地區的社火表演,逐步吸收轉化或借用本地的族群文化,而形成了如今獨具本土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這官不是官,為何卻眾人簇擁,一呼百應?

如今伴隨著國家建設美麗鄉村,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相信社火這一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一定會大放異彩,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宣傳鄉村文化,成為獨特的文化載體。

#歷史#、#民俗歷史#

參考文獻資料:

1。《湟中文史資料集萃》

2。《青海民族研究》

3。《西北民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