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大旱之年,寸草不生卻生蝗蟲,是這樣嗎?

作者:由 科學興農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4-20

螞蚱是怎樣繁殖的

提要:大旱的年份多生蝗蟲,真的如此嗎?

大旱之年必有蝗災,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性規律;在《河南蝗蟲災害史》中對於河南地區發生蝗災的年份與當年的氣象狀況互有比對,歷史規律也確實如此,如果說單單一兩次如此的話,或許是巧合,但是巧合次數如此之多的話,那可就是歷史的必然了。

大旱之年,寸草不生卻生蝗蟲,是這樣嗎?

乾旱與蝗災似乎成為了統一性的話題,乾旱之後接著就是蝗災,在古代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東西方文明將這種災害歸咎於上天對於人類施政者的懲罰,也就是施政不當,遭到天譴。不過漫漫歷史長河中來看,乾旱與蝗災都具有十分高的統一性,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支撐了乾旱與蝗災之間的統一性呢?

大旱之年,寸草不生卻生蝗蟲,是這樣嗎?

這就要從蝗蟲的生長繁殖規律看了,雖說動物都需要水分,但是蝗蟲的取水靠的是植物中,並不像其他動物一般需要單獨飲水。因此這一特點也使得蝗蟲對於乾旱並不敏感,不會因為乾旱導致其渴死。但是乾旱卻提供了另一大優勢:繁殖,蝗蟲產卵的地方往往需要較為乾燥的環境,產卵於土壤,這也就是為乾旱條件下,蝗蟲快速繁殖擴張提供了先決條件。

對於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在內蒙古草原牧場得到印證,對於風調雨順的年份,往往蝗蟲災害反而沒有那麼嚴重,然而乾旱情況下,或者草原過度放牧,刺激土表過於乾旱後則會導致蝗災的發生。

蝗蟲不僅繁殖能力強,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遷移能力,這也就使得他們可以迅速從一個乾旱災區轉移至另外一個乾旱災區,這也正是1944河南鬧旱災之際,全省大蝗災的一大原因了。

大旱之年,寸草不生卻生蝗蟲,是這樣嗎?

​有印象的老一輩講,在當年河南發生蝗災的時候,從地裡或者草地過去,黑壓壓一片全是蟲子,而且由於蝗蟲數量過大,這也導致群落性的蝗蟲飛過之後,農田寸草不生,地裡的稻穀、玉米、高粱、穀子等,任你糧食還是蔬菜,飛過之後真的什麼收成也就指望不上了。

對於過去那個年代蝗蟲災害發生率高,對於如今來說即便是再度爆發大幹旱,其實發生蝗蟲災害的機率也要大大降低很多。比如說在去年我國也同樣發生了普遍性的乾旱,但是並未形成蝗蟲災害,一來得益於如今的病蟲害防空預警,二來如今農田灌溉裝置已經比較完善,不至於在田間導致乾旱,其三生物化學防治手段技術水平已經大大提高,能夠對蝗災寓意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