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作者:由 驚心鳥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5-20

北魏李衝如何建造洛陽

北魏孝文帝是南北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在位期間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改變了五胡亂華後北方因胡漢矛盾而頻繁陷入內亂的局面,使得北方少數民族順利的和漢族文化融合,為後來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礎。拓跋宏身上很多功績都只得後人大書特書,本章節便選取了遷都洛陽一事進行剖析。實際上拓跋宏遷都並不是一觸而就的,也受到了很多鮮卑貴族和少數民族首領的反對,甚至在選擇鄴城和洛陽時也產生的爭執。拓跋宏以他大無畏的能力解決了這些矛盾,最終促成了遷都的實行。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從當時的北魏都城平城的地理位置看,遷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僅得到了漢族門閥集團的支援,很多鮮卑貴族也支援遷都的決議。當初道武帝拓跋珪建國時,把都城定在了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大同附近。這個地方雖然是漢地,實際上實在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的交界之處,算是中原王朝的北疆的地界。這裡距離塞外鮮卑族各部族的發源地較近,又有很多北方的漢族門閥世家,所以拓跋珪在此立國能同時得到雙方陣營的支援。但由於平城地理位置太靠北,也為北魏王朝治理中原帶來很大的麻煩。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首先,這個地方依然是苦寒之地,農牧業生產都受到氣候的限制,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產量並不高。北魏建立初期南方有後秦、胡夏、南燕等國家,北方有強大的柔然,處於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為了同時與這些國家作戰,北魏需要保持大量的常備軍,這就是的軍糧消耗非常大。雖然作為部落國家,鮮卑族沒有軍餉和俸祿的開支,但每年春天仍舊出現青黃不接,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當時就有大臣提出過南遷的建議,但考慮到北方還沒有平定,這個建議只能被暫時擱置。這個事情在拓跋宏親政後再次被提出來,促使了朝廷考慮遷都的可能。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其次,平城由於靠近北方邊境,時刻受到北方柔然人和其他少數民族部落的騷擾和襲擊,不利於北魏的長治久安。而北魏要南下攻打劉宋,需要長途奔襲跨過關中、中原等地區,對後勤組織帶來極大的壓力。實際上每次北魏皇帝的南征,包括統一北方的太武帝拓跋燾的南征,都沒有解決柔然威脅平城的後顧之憂。南方打得如火如荼時,北魏朝廷卻不得不放一半軍隊守衛平城北方的防線,避免柔然人南下偷襲。再加上補給線長達上千公里,這讓南征軍隊根本沒法全力打仗。拓跋燾之所以在建康城和盱眙城下鎩羽而歸,上述原因便是決定性的。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第三,從拓跋珪建國開始,就有意識的讓鮮卑部落融入到漢族文化中,而平城卻不是最佳的漢化地點。雖然拓跋珪下詔遷移了大量鮮卑部族到平城,後來歷代皇帝也延續這個政策,並在文成帝拓跋濬和獻文帝拓跋弘時期達到巔峰,但漢化的情況卻不甚理想。這裡少數民族太多,很多人都寧願保持原有生活習慣,而拒絕接受漢族制度。可是要一統天下,亂七八糟的少數民族制度是不行的,所以漢化就成了必然。平城是個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根本不利於統一漢化制度的推行,所以拓跋宏才考慮到將都城南遷。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雖然遷都有如此多的必要性,但仍舊受到很多鮮卑族和北方少數民族守舊派部落首領的反對。他們一方面是不願意放棄傳統的遊牧生產生活方式,改為農耕為主的生產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對漢族文化和制度的抵制,甚至對漢族門閥集團有敵意,不願意接受漢化生活。

而漢族門閥集團的官員則比較支援遷都,因為門閥集團的勢力遍佈關中、中原、河北、山東等地。如果北魏在這些地方建都,能夠讓漢族門閥集團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政治上佔據先天的優勢。拓跋宏親政後,由於馮太后執政時期大力提拔漢族官員,使得朝廷對漢化接受度提高,遷都的阻力隨之減小。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儘管如此,對於遷都的具體地點和方式在朝廷內部仍舊有著很大的爭論,就連漢族門閥集團內部都有著不同意見。當時主要爭論的兩個遷都地點是鄴城和洛陽,這兩個地方各自都有優勢。鄴城是三國時期曹魏的都城,拓跋珪建國時便以曹魏的繼承者自居,所以鄴城成為重要選項。在北魏的經濟結構中,佔有重要比重的糧食、布帛收入都來自於冀、定二州。這兩州都是在黃河以北,而鄴城則是黃河以北最重要的堅城,所以很多人都支援遷都到鄴城。但是鄴城也有自己的缺陷,它在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對於關中的統治比較薄弱。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當時北魏有兩個重要的經濟發動機,除了鄴城所在的河北外,關中長安附近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地。但由於交通不便,長安的糧食常常不能運送的平城,所以平城缺糧的問題全靠河北解決。如果遷都鄴城,可以由河北和山東就近籌集糧食,但依舊無法解決關中糧食進京的問題。由於距離關中較遠,中間還隔著函谷關和崤山,使得北魏無法完全控制關中地區。在當時的政治和軍事環境下,無法完全控制就意味著叛亂的風險。本來鮮卑族人就少,還要靠著北方少數民族才面前和漢族對抗,怎麼可能主動削弱對關中地區的控制能力?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除此之外還有個政治上的原因,那便是孝文帝拓跋宏本人志氣極大,有著一統天下的抱負。他看不上鄴城其主要原因便是鄴城為曹魏首都,而曹魏只是篡奪漢室的三國割據政權之一。與祖上對曹操的崇拜不同,被馮太后養大的拓跋宏是嚴重漢化的鮮卑族皇帝。他有著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思想,所以割據政權的皇帝地位並不能滿足他的野心,他要成為堂堂正正一統華夏的皇帝。而洛陽在政治地位上則比鄴城更有優勢,它先後成為東周、東漢、西晉的首都,更有正朔的地位。遷都洛陽則代表北魏繼承西晉的衣缽,能夠合理合法的統一天下。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洛陽處於中原腹地,黃河以南,四周的交通非常方便。不但能透過水運和河北、山東進行連通,與關中長安也有武關和潼關兩條路可走。在這個地方不但解決了困擾北魏多年的糧食給問題,還遠離了北方邊疆的戰線,使得都城的穩固程度極高。對於即將展開對南朝的南征而言,洛陽也能夠提供足夠的後勤補給支援,戰線也大幅度縮短,這更有利於拓跋宏一統天下的計劃。但這裡也有個問題,那便是地理上遠離北方少數民族故地,讓鮮卑族和少數民族各部首領難以接受,更不可能讓他們在洛陽繼續遊牧的生產生活方式。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為了減少遷都洛陽的阻力,拓跋宏和皇叔任城王拓跋澄決定以南征的名義出兵,先把軍隊帶到洛陽駐紮下來,再逼鮮卑貴族和北方少數民族首領同意。在漢族門閥官僚李衝等人的支援下,拓跋宏率領三十萬大軍成功的在洛陽停下,並開始了一系列將南征轉變成遷都的戲碼。當時的鮮卑貴族既不想南征打仗,又不想遷都洛陽,最後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同意了拓跋宏遷都洛陽的政策。而遷都洛陽也為拓跋宏後來的漢化改革打開了缺口,為北魏國力再次騰飛奠定了基礎,但也為後來北魏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兩朝風雲(三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為何不選鄴城而選洛陽?

漢化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最大的政治功績,而遷都洛陽既是改革的開始,也是北魏國家的歷史轉折點。後世人總是說南北朝時期促進了漢人和北方少數民族的融合,實際上真正融合的正是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時期開始的。拓跋宏的漢化改革解決了北方打底胡漢矛盾的深層次問題,使得西晉滅亡後導致北方陷入亂戰局面的核心原因被解決了,這也為後來隋朝統一天下和唐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但拓跋宏的歷史侷限性讓他選擇了兩晉時期流行的門閥政治方略,這便為後來北魏被滅國埋下重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