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這些習俗

作者:由 茂牌健康管理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12-21

端午節划龍舟嗎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其在世界上也有比較廣泛的影響。全國各地由於地域文化不同,習俗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那麼端午節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每年端午節大家都會包粽子來紀念屈原,除了粽子外,端午節還有哪些特色食物呢?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掛艾草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這些習俗

端午節是夏季節日,此時氣溫升高,天氣炎熱,也是很多疾病高發的季節,所以每年到了此時,很多人都會在門前掛上一些艾草,因為艾草本身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它主要被用來驅趕蚊蟲和辟邪。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這些習俗

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各家會在自己的門前掛上艾草和菖蒲等,具體會將艾草用紅繩綁成一束,然後懸掛在門前。在民間一直有菖蒲是天中五瑞之首的說法,寓意著徵驅除不祥的寶劍。

端午節吃粽子

每年到了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現在粽子已經有很多口味了,在北方主要就是甜粽子,多以紅棗為主,南方的粽子種類比較多,一般都是以鹹粽子為主。

端午節划龍舟

“龍舟”一詞,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絃,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韶關市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端午節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端午節佩豆娘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這些習俗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