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陶淵明有才能不報效國家,寧願深山隱居

作者:由 人文探討談古論今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14

如果你是陶淵明你會隱居嗎

陶淵明,東晉末年傑出詩人、散文家,原名陶潛,人稱五柳先生,江西省九江市人,是江西省古代最有名氣的文人之一,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派詩人,《桃花源記》更是千古名篇,傳誦至今,描寫的世外桃源令多少人心馳神往,可現實是打臉的,陶淵明官至縣令,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憤然離去,跑去山間隱居了。

陶淵明有才能不報效國家,寧願深山隱居

陶淵明生於官宦世家,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姑爺孟嘉,有的地方叫姑公,孟嘉是晉代名士,陶淵明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父親陶逸也做過太守。陶淵明生逢亂世,家道也中落了,按理說,陶淵明應該發憤圖強,利用自已的才能,再創家族輝煌,青史留名,在後人的記載中變成中國晉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詩人,這樣子不好嗎?

陶淵明有才能不報效國家,寧願深山隱居

可是陶淵明卻選了另外一條路,棄官隱居,雖說在文學上一樣取得不錯的成就,但是是由於你的任性,清高,體現在後代了,有詩為證: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這是陶淵明所寫的《責子》,有人認為這是陶淵明寫的戲謔詩,很多人都認為是陶淵明對傻兒們的無奈與愁苦。

陶淵明有才能不報效國家,寧願深山隱居

陶淵明犯了個很多古代文人都會犯的錯,早年飽讀詩書,接受儒家思想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遠大志向,可在他當彭澤縣令時,可以為民造福了,卻因不願曲意奉承官場,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憤然而去,去歸隱田園,幾年後,妻子翟氏也只能默默承受氏。來看看陶淵明是因為什麼事而不為五斗米折腰。

上面要派人下來檢查工作,派了個督郵,陶淵明要向督郵匯報工作,縣吏提醒要穿好官服才可得見,陶淵明就說出那句千古名言,瀟灑離去,就這點小事都不能忍,真是服了,你要是作為小老百姓,還怎麼活。

陶淵明有才能不報效國家,寧願深山隱居

陶淵明其實早就厭倦了為官生活,從他寫的詩裡可以看出,“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這是他在劉裕那裡當參軍時寫的,心情複雜,想一展宏圖,卻又想著田園生活,或許陶淵明的性格就不適合當官。

陶淵明有才能不報效國家,寧願深山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