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王陽明因為三句話,成為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

作者:由 可昕生活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1-08

險夷原不滯心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做官,是一門技術活,更是一門良心活。有人因做官而名垂千古,如周公、諸葛亮、王安石、海瑞;有人卻因做官而遺臭萬年,如伯嚭、安祿山、秦檜、嚴嵩。那些德才兼備的忠良賢臣,不管在何朝何代,都是國家之棟樑,百姓之福祉,值得後世景仰、緬懷和學習。在一長串燦若星辰的名單中,有一個特別的名字,他做官做得比諸葛亮輕鬆、比張居正自在、比曾國藩灑脫,而能力和功績卻絲毫不在他們之下,堪比商之伊尹,他就是明代中葉的大臣王守仁。他有一個更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王陽明。他還有個更為顯赫的身份,大思想家。

王陽明因為三句話,成為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幼年的王守仁,有著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十二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十三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

王陽明因為三句話,成為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

十八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二十歲時,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人後,學業大有長進。但他越來越喜歡談論軍事,並且很會射箭。然而,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歲的他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王陽明因為三句話,成為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

王陽明離開京城後,劉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隨,想尋找機會加害。王陽明在途中拋下衣物,裝出投水自盡的假象,然後搭乘商船去舟山才免去一死。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也就是在任貴州龍場期間的王陽明,可謂活成了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留下的三句話,對後人影響極大。一: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到了龍場驛站,又是困難重重,“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陽明一行人沒有居住的房屋、與當地居民的語言不通,又少吃少喝,沒多久、隨從們就病倒了……但是王陽明沒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對自己說:“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把所有的艱險都看作浮雲,隨他去吧。於是,王陽明生火做飯,照顧生病的隨從,還唱歌給他們解悶;開荒種地,與當地的居民交流溝通,並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他們。不久後,王陽明的所作所為得到了當地人的喜愛和誇獎,人們紛紛解囊相助,隨從們病好後,也一起開荒種地,生活慢慢的越過越好。面對坎坷,王陽明沒有輾轉反側、夜夜難眠,而是抬頭望天,學會釋然。

王陽明因為三句話,成為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

二: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細細思索不難發現,龍場驛站的住宅環境惡劣,開荒種地又身累體乏,這些對於過慣了公子哥兒生活的王陽明而言,大概跟地獄的生活一般吧。但是,王陽明卻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仍然不忘時常靜坐,苦苦追尋聖賢之道。他常常會想“倘若孔子身處這樣的境地,他會怎樣?倘若堯、舜、周文王、周公被趕到這個鬼地方,他們會如何應對呢?”想了數日之後,終於在一天夜裡,王陽明頓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務者誤也。”意思就是: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本心”,能夠分辨善惡、美醜、忠奸,能夠判斷世間的一切事物。隨心而動,隨意而行,這就是“心即是理。”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而中華哲學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也就此誕生。這種“心學”修身養性,對做事做人都有好處,王陽明將這些思想耐心傳授給當地居民。時間一久,當地居民與王陽明的關係非常融洽,還為他建造了“龍崗書院”,四周學子紛紛前來求教……頓悟之後的王陽明內心的力量正逐漸強大起來,果然不久之後,王陽明就告別了龍場,踏上了輝煌而充滿傳奇的人生之路。王陽明困頓之時,仍不忘探索聖人之道,他能有日後的成就,也就不足為奇了。

王陽明因為三句話,成為教科書級別的一輩子!

三:靜時存養,動時省察後來,王陽明仕途越走越順,但他仍然不忘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得意忘形,要謙虛處事。王陽明有言: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也就是說,省察克治是在有事時的存心養性,存心養性是在無事時的省察克治。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王陽明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麼愚蠢也會變成聰明,柔弱也會變成剛強。也正是因為王陽明對自己時時省察,才始終受眾人尊敬。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上有很多像王陽明一樣有智慧、有頭腦、有妙計的明哲先賢。他們的人物故事充滿了哲理啟發,就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可以指明我們工作、生活的方向。餘秋雨曾評價他: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